
薛景山,研究員,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牧股份首席技術總監。
畢業于西北農業大學。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研究員,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戶部總經理,現任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生物制品事業一部總經理。
從事口蹄疫研究三十余年。
平和心態被本次報告放在最前面,究其原因在于,目前養豬場即使注射十幾元的疫苗仍舊發病,這不得不讓人發脾氣。因而需要平和心態、客觀認識口蹄疫,這樣才能考慮科學防控。目前,口蹄疫疫苗的確對該病有作用,但并非百分百保護,同樣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皆是如此,這是對待口蹄疫疫苗的首要認識。口蹄疫疫苗無法作用的原因在于,母豬注射疫苗后,通過母乳傳遞給仔豬,然后仔豬產生循環抗體,而循環抗體對絨毛膜產生的保護效果幾乎沒有。當疫苗無法通過腸道直接進入體內,那么該疫苗大多都沒有作用。理解這些就可以明白如何選擇疫苗,因而市場上大多肌肉注射的口蹄疫疫苗,無論幾十、上百元,都無法取得很好效果。
防控豬口蹄疫的難題在于排毒量巨大,傳播很快。由于排毒量大,構成空氣傳播的基礎。對牛的影響要大于對豬本身的影響(豬的呼吸道沒有牛敏感)。52 %的口蹄疫疫情找不到源頭。疫苗可控制疫情,但不能控制感染,使得隱性帶毒、排毒普遍,最后造成多型及毒株之間的抗原差異。
疫苗毒株抗原是否能覆蓋毒株變異,即所注射疫苗是否匹配流行發病毒株,可利用血清學方法進行鑒定。國際上普遍認為覆蓋值r≥0.4,那么疫苗就可針對該毒株進行保護。例如O型泛亞毒株在日本的應用,日本政府內閣官方長官平野在2010年5月18日表示,日本撲殺了114 177頭豬和牛。在日本用疫苗,要考慮修改法律以使免疫合法化。5月20日政府宣布疫苗已到位,22日免疫了16.5萬頭牲畜。截止2010年5月26日,共上報87次,病豬 20 261頭,病牛13 301頭,綿羊3只,山羊8只。日本宮崎種牛只有55頭,撲殺后只有5頭(冠軍牛忠富士也被殺)。因為目前的口蹄疫疫苗雖然可以抵抗口蹄疫的臨床癥狀,但無法控制感染和傳播,所以為避免排毒擴散,免疫后的動物都將被撲殺,并且全部焚燒不允許流入市場。
沒有100 %保護的口蹄疫疫苗,滅活疫苗通過抗原遞呈細胞(APC)對外源抗原遞呈(樹突DC、巨噬細胞),來激發體液免疫,其通過B細胞抗原受體(BCR)刺激B細胞和Th(CD4) 抗原肽- MHC-II 復合物激活發揮作用。活病毒感染是通過對細胞內產生的APC遞呈,來激發細胞免疫(Th和CTL細胞在抗原肽- MHC-I 復合物激活中發揮作用)。疫苗往往只能控制臨床癥狀,并不能控制感染和傳播,因為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才是滅殺口蹄疫病毒的主力。同時,疫苗是生物安全的最后防線。
通常預防使用的常規疫苗僅能提供4~6個月的免疫期。家畜一般每年需重復免疫1~3次,這取決于動物的種類、生命周期、經濟價值、疫苗的質量、型別以及當地流行病學態勢。我國的國家標準是半年。國外有報道超過12個月,但問題是在田間往往都只能表現很有限的時間。這可能與抗原的穩定性、抗原含量和佐劑的質量有關。
對疫苗毒型選擇和毒株選擇的一般規律是,產房多發的口蹄疫應多加考慮A型的免疫,育肥豬多發,大多應進行O型加強免疫。而現在廠家生產的疫苗,都無法百分百免疫口蹄疫,農業部攻毒檢查疫苗采用的是流行毒株檢驗,不管廠家采用哪個年代的毒株進行生產,只要能夠有效保護流行病毒即可。
針對口蹄疫的免疫劑量,豬不能少于2 mL,雙相佐劑≥2 mL/頭為宜,1 mL/頭則必須要用單相佐劑。由于口蹄疫抗原對溫度、pH、酶、細菌污染,甚至濃縮和稀釋等工藝都很敏感,為確保抗原足夠,5 mL是必要的。美國的口蹄疫戰略儲備大多來源于南美洲(圖1)。
針對豬的口蹄疫免疫,本人建議免疫密度盡可能高,加強免疫母豬可有效保護仔豬,但針對仔豬的免疫并沒有顯著效果,初免的時間應考慮母源抗體的干擾,必須加強普免以期彌補漏免動物和免疫應答差的動物。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編著的《OIE陸生動物疫病診斷及疫苗手冊》幾乎涵蓋了所有疾病的免疫程序,但沒有涉及豬的口蹄疫免疫程序,只能依靠大家的經驗進行免疫。
無母源抗體的仔豬接種滅活疫苗可在30日齡首免,58日齡加強免疫,加強后14 d抗體開始上升,28 d時幾乎全部轉陽。無母源抗體仔豬28日齡時抗體陰性,延遲到60日齡首免,免疫效果比30日齡首免要好,90日齡首免比60日齡要好。但僅免疫1次仍不能產生很好的免疫效果。在此特別需要注意母源抗體的干擾。
有母源抗體仔豬在30日齡首免、60日齡加強免疫,但加強后抗體一直呈下降趨勢,到加強后35 d時抗體全部轉陰。35日齡首免滅活疫苗,以及二免合成肽苗可產生良好的加強效果。同時,35日齡首免合成肽苗、二免滅活疫苗也可產生良好的加強效果。
綜合國內外數據建立免疫程序,無母源抗體的豬在30日齡首免,60日齡加強免疫;有母源抗體的豬在60~70日齡首免,4周后加強免疫;種豬需一年3次免疫,且跟胎免疫最為可靠。同時,可考慮干擾素的使用以期彌補窗口期的風險。應注意免疫程序要建立在使用穩定的疫苗基礎上。
控制口蹄疫的主導思想應為談控制,不談消滅;把好自己的大門,注重生物安全;疫苗是控制口蹄疫的最后防線;科學用好疫苗,使之發揮最大作用;防線如若被突破,應控制損失在可接受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