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研究中藥-益生菌復合制劑在生態肉雞養殖中的經濟效益,本研究以生態放養的肉雜雞作為試驗對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在補飼飼料中添加自擬中藥-益生菌復合制劑,空白對照組僅采用放養結合補飼方式。結果顯示試驗組肉雞增重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發病率僅為5.84 %,死淘率為1.6 %。以1 000羽肉仔雞一個生產周期(4個月)為基數進行經濟效益分析,與對照組相比每戶養雞純收入可提高0.74萬元~1.97萬元。
關鍵詞:中藥; 益生菌;生態肉雞;效益分析
中圖分類號:S8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06-0093-02
中草藥和益生菌在畜牧生產中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大量的實驗證明中草藥和益生菌能改善動物腸道內環境,維持健康微生物區系,增進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和酶的合成,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防治疾病,提高動物繁殖力和生產性能,同時在使用中無毒副作用,不易產生抗藥性,藥物殘留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把傳統上的益生素定義為可直接飼喂的微生物,是真正的綠色飼料添加劑[1,2]。
中藥益生菌制劑相關研究發展很快,但多處于試驗研究階段,推廣應用效果研究較少,為了深入了解中藥-益生菌復合制劑在生態肉雞生產中的經濟效益,結合甘肅省青年科技基金計劃項目“中藥益生菌制劑在生態養雞中的應用效果研究”和甘肅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中藥益生菌制劑的研制及其在肉雞生產中的應用”的推廣實施,我們在甘肅黃羊河集團公司園藝公司開展了肉雜雞果園生態放養工作,期間進行了中藥-益生菌復合制劑作為補飼添加劑的推廣試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中藥-益生菌復合制劑
自擬復方中藥與從天祝白牦牛腸道提取并分離、純化的優勢菌種枯草芽孢桿菌、嗜酸乳桿菌經發酵、噴霧干燥研制的益生菌復合制劑按照1∶1比例進行混合即得中草藥-益生菌復合制劑。
1.2 試驗地點和時間
甘肅黃羊河集團公司的前身是黃羊河農場,是甘肅農墾最早建設的機械化國營農場,現已發展為貿工農一體化的企業集團。擁有土地100 km2(15萬畝),已建成標準化農田60 km2(9萬畝),旗下園藝公司擁有果園534 km2,該公司果園承包戶長期與我院合作開展肉雜雞果園生態放養,據2013年統計結果,該公司開展肉雜雞果園生態放養的承包戶有86戶,占39 %,取得了蘋果生產與養雞生產雙豐收。試驗時間為2014年5月1日~2014年10月30日。
1.3 養殖、銷售模式
肉雜雞苗(公雛)由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畜禽養殖實訓中心提供,以海蘭褐商品代蛋雞做母本,安納克父母代肉雞做父本。采用人工授精雜交方式生產,雛雞經翻肛鑒別法鑒別公母雛。飼養方式分為舍飼育雛期和放養育肥期,舍飼育雛期在學院畜禽養殖實訓中心育雛室完成,育雛期5周,育雛期間按免疫程序進行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炎、禽流感等疫苗免疫。放養育肥期在果園完成,采用自由采食加補飼方式,養殖戶在果園搭建養殖保溫棚,供雞夜間或雨天棲息,同時在放養區用尼龍網搭建圍欄,設置食槽、飲水器等設施,每日定時補飼2次,保障充足清潔飲水,發病動物常規治療[3]。學院派專業人員開展養殖技術服務,飼料由公司統一選購,按0.25 %添加項目組研制的中藥-益生菌復合制劑,放養肉雜雞體重2 kg以上即可出欄,公司將果園生態放養的肉雜雞以“黃羊河蟲草雞”商標進行注冊,公司聯系客戶,統一銷售。
1.4 推廣規模
在宣傳及動員工作的基礎上,甘肅黃羊河集團園藝公司22戶果園承包戶自愿參與本項試驗,養殖總量23 000羽。其他養殖戶飼養的放養雞作為對照組。
1.5 方法
試驗期間記錄周體重、出欄體重、出欄量、發病率、死亡率、收入與支出,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由表1可知,添加中藥-益生菌復合制劑放養肉雞發病率為5.84 %,與對照組9.92 %的發病率比較降低了4.08個百分點;試驗組死淘率為4.31 %,與對照組相比降低了2.71個百分點;育成量明顯增加,育成率比對照組增加了2.7個百分點;試驗組的出欄平均體重與對照組的比較提高了802 g。
以1 000羽試驗雞一個生產周期(4個月)為基數進行經濟效益分析,由表2可知,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收入提高了4 925.92元,每羽肉雞平均提高4.93元。
3 討論與分析
(1)通過本次小范圍推廣試驗,除了進一步驗證了中藥-益生菌復合制劑對生態雞生長性能的影響外,還發現中藥-益生菌復合制劑降低了生態雞的發病率和死淘率,這主要是因為益生素可以在肉雞機體中產生一些消化酶和促生長因子,增強機體消化吸收;或是合成氨基酸、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供肉雞機體吸收利用。所以益生素的添加有利于肉雞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促進肉雞的生長發育[4]。
益生素進入肉雞腸道后,對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對有益菌的促生作用,以至凈化腸道內環境,有效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在飼料中添加益生素,能促進雙歧桿菌等厭氧菌的增殖,抑制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的生長[5]。
(2)根據上述推廣試驗結果,該復方制劑的應用獲得的經濟效益主要表現在降低生態雞的發病率、死淘率,提高成活率、增加出欄體重等方面。截止2014年11月,在河西地區推廣肉雜雞果園生態放養肉雜雞,采取分批飼養、分批出欄的方法,一年可飼養3~4批,每戶每批500~1 000只,每只獲純利潤19.85元,每戶年出欄生態型肉雜雞 1 500~4 000只,每戶養雞純收入可達2.98~ 7. 94萬元,與對照組相比每戶養雞純收入可提高0.74~1.97萬元。
參考文獻:(5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