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榮幸能在這里做報告。今天報告的主題是如何消除生產中的波動。農場的問題是我們把事情搞得太復雜。另一個方面,屠宰場需要的是非常整齊一致的生豬。歐洲屠宰場逐漸要求豬的體型大小一致。
豬群體型不一致會出現以下問題:①空圈;②生長不一致;③密度大或密度小造成健康不佳;④飼槽和飲水出現問題,如飼槽原本設計用于10頭豬,而實際用于15頭。主要問題是生產成本的問題。
造成豬群體型不一致起始于后備母豬,其飼養管理會影響后代仔豬的生產性能。關于這方面的原因還有很多,今天我主要從3個方面來講。從長遠來講,我們該如何做。我在亞洲工作了很多年,我發現公豬的使用效率不高?,F在中國進口頂級的公豬精液越來越重要。
在澳大利亞一家300頭母豬的豬場,“母豬一個發情期配種幾次?”在我很小的時候,一般是3次,有時是4次。配種的次數越多,需要的公豬越多,效率會越低?!懊看屋斁臄盗渴嵌嗌??”在亞洲,很多豬場的標準是50億精子,我建議輸精量為20億精子。在我的豬場,母豬一般配種2次,而不是配更多次。在亞洲,母豬一般要配種3次,每次輸精量為40億精子。如果母豬配種2次,每次輸精量為25億精子,這樣公豬的數量就可以減少一半,效益會提高一倍。
在養豬生產中,見圖1,X表示發情,如果在星期四斷奶,星期五是斷奶后第1天,有個別豬會在星期六(斷奶后第2天)發情,有部分豬會在星期日(斷奶后第3天)發情,大部分豬會在星期一和星期二(斷奶后第4天和第5天)發情,此時豬發情則會出現靜立反射,發情持續時間長。在斷奶后第2天發情的豬,發情時間會持續到斷奶后第6天,但斷奶后發情晚的豬,發情時間較短,只能持續1 d~2 d。
圖1中的紅線表示已經排卵70 %,箭頭表示精子開始接觸到卵子。排出的卵子只能存活6 h,精子的存活時間為24 h至三十個小時多,因此輸精的原則是讓精子提前進入母豬體內等待卵子的排出。研究表明,圖1中的箭頭位置是輸精的最佳時間,對發情早的母豬來說,在星期六和星期日沒有必要進行配種,當你檢測到早發情的母豬發情時,你需要做的是等待,不要著急配種。而對于發情晚的母豬來說,情況會不一樣,如果等母豬發情后再去配種,會錯過最佳的配種時間。
現在的養豬場規模都很大,時代不同,規則也要隨之改變。在我的農場,我只允許一頭母豬配種2次,而且都在上午配種。在豬場,沒有時間能在一天查情3次,而且也沒有必要。在斷奶后第2天和第3天也沒有必要進行查情,可以等到斷奶后第4天進行查情。然后在斷奶后第5天、第6天和第7天早上進行查情。如果按這種方法進行,分娩率可以達到87 %以上,產仔數可達到15頭,十分有效。按照這種方法,2個人在一個小時可以配種60頭豬。在中國大家可以考慮采用這種方法進行配種。如果配種的時間早了,效果反而不好。
我現在在進行一些研究,希望通過1次配種就可以成功。很多人都認為我瘋了?,F在我的改進方法是在斷奶后第3天給母豬飼喂激素,將原先發情晚的豬發情時間提前,然后統一在斷奶后第5天上午對所有母豬配種1次。在這里我要提醒大家,前面我講的2次配種的方法現在可以用, 1次配種的方法目前要謹慎,還不能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這兩種配種方法的分娩率和產仔數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但1次配種的分娩率要高些。1次配種的好處是在靜立反應非常好的時候才配,配種人員可以更準確地把握配種時間,配種效果會更好。這種方法可以減少很多公豬,還可以改善料肉比,何樂而不為呢!很多人還擔心減少精子數量會影響產仔數,但結果顯示1次配種的產仔數與2次配種之間沒有差異。
研究發現,利用2次配種的方法,體重30 kg~100 kg豬的飼料轉化率為2.75。如果利用1次配種的方法,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一倍,飼料轉化率改善為2.55,這相當于每頭豬節約了20 kg飼料(圖2)。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很多豬場,我發現配種都沒有一個很好的計劃,就像坐過山車,有時候配種的豬很多,有時候卻很少,忽上忽下。我問豬場的技術員:“你每周配多少頭母豬?”技術員回答:“每周有多少頭母豬發情就配種多少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在一個3 00頭母豬場,配種最低的有170多頭母豬,最高的將近290頭,兩者竟相差100多頭母豬。配種多的時候,將約有3 000頭仔豬斷奶,而配種低的時候斷奶仔豬還不到2 000頭,差異很大。豬場通過實行我的配種方案,配種的波動會漸漸減小,只有5 %(圖3)。
在一家英國農場,平均分娩率為83 %,平均斷奶仔豬數10頭,看起來還不錯,但每周的配種數量和斷奶數的波動卻很大。在同樣的情況下,當保育舍中豬的飼養數少了,溫度會下降,發生下痢的情況會嚴重,仔豬的生長會不好。當保育舍中豬的飼養數多了,發生藍耳病的幾率會增大。因此要降低每周數據之間的波動。
產房的投資很大,我拜訪農場時經常發現產房空著,產房空著就相當于扔錢。一個產房空著相當于少出欄10頭豬。很多豬場犯的錯誤基本都是相似的。豬場需要改變這種狀態。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世界市場,而且我們有十幾億人喜歡吃豬肉,因此豬場要高效率生產。我制作了一個表格可以幫助到豬場,包括有多少頭母豬配種、懷孕、產仔,該表格放在餐廳,信息公開透明,不藏著掖著。
圖4表示的是該英國豬場的實際配種情況和分娩情況與目標之間的波動,在前面的批次中,波動比較大,之后波動逐漸變小。在前面,斷奶數為10頭,中間變為10.5頭,現在漲到了12頭。
我到豬場不做別的事情,就是加強豬場的管理。在豬場要控制后備母豬,如果太多,容易出現問題。
關于每窩斷奶仔豬,我的目標是達到12頭。斷奶時不僅要達到數量,而且要獲得高質量的斷奶仔豬。在27 d,斷奶窩重要達到100 kg,12頭豬的平均體重要在8 kg以上。對大家來說,這個目標有點遙遠,但在養豬生產中有人可以達到這個目標。其實只要大家在生產中做好了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我們今天能做什么?我們要把斷奶仔豬養好,如果仔豬在斷奶的前幾天沒有采食,那么在128 d時,其采食量與開始時采食較好的仔豬相比會相差10 g/d。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方式。圖5左邊是傳統豬場的情景,當飼養員進去后,豬都離得遠遠的。我希望看到的是右邊的情景,當你進入豬場后,豬都圍著你。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行為改變豬的行為。
豬是我們的朋友。在中國,“豬”的字意中有“家”的意思。數千年來,豬和人住在一起。我希望我們能向全世界表明人要熱愛豬。如果我們愛我們的豬,豬也會給我們回報,將我們的錢包裝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