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這周,我們接待了來自中國的訪客。目前,中國的養豬業利潤豐厚,豬價在19.54元/kg活重。一頭113.4 kg(250 lb)的商品豬可帶來340美元的毛利,利潤在120美元~ 150美元。中國每周有1 000萬頭豬上市。每周的行業總利潤應該高于10億美元。中國養豬業過去2年的大面積虧損造成的巨大缺口,使得母豬減欄1 100萬頭,再次驗證了“治療低價的靈丹妙藥就是低價”這句話。中國市場的利潤驚人,多么希望這種形式繼續長期保持,而中國的母豬減欄才剛剛結束。由于母豬減欄的后遺癥,我們預計接下來幾個月生豬會減少。
有人寫道,中國正在通過提高生產力彌補母豬群的減少,那是癡人說夢。母豬數量比高峰期減少了20 %。反應中國生豬供應的唯一且真實的指標是豬價。過去幾個月,豬價上漲了125美元/頭,或者說1.06美元/kg(48美分/lb)。美國生豬的總價也上漲了這么多。生產力不可能給中國帶來克服母豬減欄影響的生豬供應。加裕已經進入中國市場,是中國進口豬的最大供應商。中國有95 %的市場會使用我們的種豬。中國的豬肉價格是3.02美元/kg (1.37美元/lb)。是生豬供應的真實指標,豬比過去少得多。再加上豬肉進口量增加(主要來自歐洲),生豬供應嚴重不足一目了然。
上周我們接待的中國團體正在建設更多新農場,今年將新增4萬頭母豬,他們目前有18萬頭母豬。對加裕來說,提高他們的生產力和肉質非常重要。作為行業革命的一份子非常激動。中國讓我們想起了1994年,那時美國豬肉價格暴跌,母豬大面積減欄,許多小型生產者跳出行業,投資者進入行業,并建立大型企業。這種做法有時管用,多數時候行不通。20世紀90年代,飼料公司認為,如果他們自己養豬,他們的飼料就會流動起來,他們投入更多飼料,結果不是全軍覆沒也是大多數失敗。大多數飼料生產者從來沒有意識到,飼料只是生產成本的一部分,想要成功需要成為豬業運營者。
中國會建新豬舍,但是除了利潤大,他們面臨著許多挑戰。獲取資本、環境、專業勞動力,豬病和飼料成本高都是挑戰。
貸款不易獲得,而新建大型農場需要大筆資金。
豬場的環境控制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新的法律法規使得獲得許可更為困難。
勞動力,很難聘到能管理5 000頭母豬的專業人員,這需要他住在豬舍邊,一次在豬場工作數周,且不得離開豬場。中國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的政策意味著工人變少,造成勞動力成本更高。
PRRS、PED、豬瘟、口蹄疫等,需要控制。高健康農場很少。豬死亡率高,藥物的使用和成本高。
飼料成本是美國的2倍。這大多由于中國的扶持和控制措施造成。中國會因未能擁有低成本的生產體系而受到挑戰。
去年,歐盟增加了向中國的豬肉出口量,相當于500萬頭商品豬。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豬肉減少。美國現有更多的豬肉加工廠獲得中國認證,不再使用瘦肉精會使出口到中國的豬肉增多。
我們和中國官員進行會晤,他們相信長遠來看,由于我們所列的這些中國面臨的因素,中國豬肉需求量的10 %~15 %需要進口,相當于每年6 000萬頭~ 8 000萬頭生豬。中國資本收購Smithfield食品公司的舉措從來不是賭博。他們知道市場會打開。□□
原題名:China Market Sizzling(英文)
原作者:Jim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