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05-0105-02
HSE目的就是要通過培訓,提高我們對安全、環境與健康的認識,改變我們對待安全、環境與健康的態度。開展工作前,各級管理者和工作組成員應接受HSE管理體系標準及相關知識的培訓,保證他們對體系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體系運行需要的內審員,也要進行相應培訓(圖1)。
體系建立之初始階段,重點培訓高層領導及主要人員的HSE意識,目的是要獲取公司管理層及主要人員對實施HSE管理體系的承諾、支持和參與。培訓內容包括:為何實施HSE管理體系,HSE管理體系實施狀況;公司HSE管理體系要點;建立HSE管理體系步驟、要求;初始狀態評審匯報;各管理及主要人員責權及所應扮演的角色。
體系建立的第二階段重點培訓各部門主要人員及HSE工作小組成員,目的是培訓如何作風險評估及如何建立HSE管理體系,使各部門主要人員及HSE工作小組成員能有效地掌握各種危害及環境因素的識別、風險評估的方法。內容包括:工作安全分析(JSA)、安全檢查表分析(SCL)、預危險性分析(PHA)、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MEA)、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等等;如何針對不可容忍的風險制定目標,指標、管理方案;HSE管理體系要求、建立及實施方法。
體系建立的第三階段重點培訓全員HSE意識,目的是要獲取全員對實施HSE管理體系的承諾、支持及參與;加強HSE宣傳教育,提高HSE意識。培訓內容,包括:HSE事故、事件案例分析;建立HSE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公司HSE管理體系概要;初始狀態評審現場發現;員工職責及建立HSE體系所應扮演的角色。
飼料生產企業可以根據飼料行業的特點展開相應的培訓,飼料加工企業是自動化水平較高,易產生粉塵、噪音的糧食加工企業。常見安全隱患有:火災及粉塵爆炸、機械傷害以及粉塵、噪音、高溫造成的職業病危害。
我們在這里就火災的預防如何在HSE的培訓體系中實施培訓來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首先,我們要了解飼料行業的生產過程中的點燃源是哪些。在飼料生產企業中有以下幾種可能引起火災的點燃源:
① 明火:飼料企業的明火來自違規吸煙以及違規動火作業,如電焊、氣割、焚燒等。
② 電火花:線路接觸不良、開關電弧或是線路過載、破損短路或由靜電放電所產生的電火花。
③ 高溫物體:在飼料車間、倉庫使用大功率燈具,如白熾燈、碘鎢燈等;由于機械異常磨損導致局部高溫。
④ 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質在沒有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熱或自身發熱并儲熱所產生的自行燃燒現象,在飼料企業常用的有機原料,在儲藏過程中易發生吸濕、熱量轉移并積聚,使內部局部溫度繼續升高,達到自燃溫度而自燃起火。
⑤ 粉塵爆炸:爆炸是物質的一種非常急劇的物理、化學變化。飼料加工領域是粉塵爆炸高危領域,國內糧食加工企業曾多次發生食品粉塵爆炸事故,世界上許多國家也發生過糧食(食品)加工領域的爆炸事故。
由于飼料企業發生的生產安全災難無非是上述幾點誘因,因此培訓之前,HSE的風險評估小組將首先對工廠的設備維修體系及原料的化學品安全說明書及相關信息等安全參數做一個系統性的風險分析。可以按SIL的分級方法,整個生產過程中均未在采取安全措施的前提下作風險的識別。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針對上述火災的誘因,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樣的培訓。
針對第一項誘因,即“明火”可以為全員做維修工作許可證,并且針對動火、登高、LOTO等作業作相應的JSA,同時為整個廠區設立禁煙區,嚴禁在此區域內發現明火。
第二項的誘因“電火花”,可以通過對電器的使用規范及各種原材的MIE(最小引燃能量)作相應的培訓,同時要求所有的設備外殼必須接地。當然,安全巡檢過程中發現的不符合項是提供培訓素材的最好的方式。
針對第三項誘因“高溫物體”,可以通過節能降耗的方式,盡可能地將照明燈換成LED;同時,對每臺設備的關鍵指標為每位實際操作的一線員工作培訓,讓員工了解設備什么樣的表現是正常的,什么樣的是不正常的,以便第一時間處理異常的磨損。
第四項誘因是“自燃”,我們可以首先對每種原料的化學品安全說明做一個概述性的培訓,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制作一張清單,列出每種原料的燃點、閃點、毒性等指標。對于危險性較大的原料,盡可能找到可替代物,或者對其存放的環境作特殊要求并跟蹤。
針對最后一項誘因“粉塵爆炸”,除了之前的幾項誘因(主要針對的點燃源)的培訓以外,如何防止粉塵的產生將是培訓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