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蛋率是衡量蛋雞生產性能的重要指標,但由于某些因素會導致產蛋高峰維持時間短,隨后出現產蛋量突然下降,或緩慢下降,或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等現象,致使高產蛋雞群產蛋高峰不能維持正常水平,嚴重影響蛋雞的生產效益。本文結合大量生產實踐,認真分析了引起產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飲水、應激、飼料、藥物、疾病等,旨在為臨床預防和治療此類現象提供理論依據,保證蛋雞高產穩產。
關鍵詞:蛋雞;產蛋率;下降;原因
中圖分類號:S831.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08-0052-02
維持蛋雞產蛋期高產穩產是蛋雞飼養中最關鍵的環節。一般情況下,蛋雞群開產后產蛋率逐漸升高,直至進入高峰期,高產蛋雞高峰期的產蛋率應保持在92 %~96 %左右,一般持續4~8周,之后產蛋率開始緩慢下降,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產蛋時期。
但是,在蛋雞生產實踐中,經常會出現產蛋率突然下降的情況。除經濟損失外,可能是某些疫病發生的先兆,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診治,會造成很大損失,甚至產生難以估計的嚴重后果。因此,在蛋雞生產實踐中,應該在溫度、濕度、通風、光照、飲水、應激、飼料、藥物、疾病等方面重點控制,以防引起產蛋率突然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從而保證蛋雞健康生產。
1 溫度
蛋雞在生產過程中最適宜的產蛋溫度是18 ℃~ 23 ℃,產蛋溫度范圍5 ℃~30 ℃,超出這個范圍就會明顯影響正常產蛋。當遇到極端天氣或外界氣溫驟變時,會嚴重影響產蛋率。當溫度在0以下時,產蛋率可下降10 %左右,同時采食量上升10 %左右。持續超過30 ℃高溫或5 ℃以下低溫,悶熱,濕度過高,機體難以適應,雞群采食量下降,產蛋數減少、產蛋率突然下降。
2 濕度
蛋雞在生產過程中尤其是產蛋期的相對濕度應當保持在50 %~60 %。一般情況下,濕度對雞的影響與溫度共同發生作用。表現在高溫或低濕時,高溫度時的影響最大。在高溫高濕環境中,雞采食量減少,飲水增加,生產水平下降,雞體難以耐受,且易使病原微生物繁殖,導致雞群發病,影響蛋雞的產蛋率。低溫高濕環境,雞體熱量損失較多,加劇了低溫對雞體的刺激,易使雞體受涼,用于維持所需要的飼料消耗也會增加。
3 通風
雞舍建造時,要充分考慮通風換氣,及時排出舍內空氣、補充新鮮空氣,保證舍內空氣質量優良。因為,雞在生長過程中,雞舍內厭氧菌能夠分解糞便和飼料、墊草中的含氮物產生氨氣,雞體呼吸時產生二氧化碳,空氣中存在的粉塵、微生物等,豆漿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當舍內有害氣體、粉塵、微生物等污染物含量超標時,能刺激呼吸道黏膜損傷而造成應激,使產蛋量減少,產蛋率突然下降。
4 光照
適宜的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是保證蛋雞高產的基本條件,光照的改變對產蛋雞產蛋性能影響十分明顯。因此,蛋雞產蛋階段必須保持恒定光照,每天光照16 h,光照強度一般為10 Lux~20 Lux。如果蛋雞舍光照突然停止、光照時間變化、光照強度改變、光照顏色改變時,產蛋率會突然下降。所以,一旦光照條件發生改變,必須人為干預,保證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減少蛋雞應激,防止產蛋量下降,鞏固或提高產蛋率。
5 飲水
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質和雞蛋的重要成分,也是蛋雞生長過程中最敏感最重要的物質之一,清潔、衛生、充足的飲水是蛋雞正常生產生活的基本保障。突然斷水、水質不良或較長時間飲水缺乏,都能造成產蛋率明顯下降。
6 應激
異常聲響、突然驚嚇、撲捉、突然停電熄燈、疫苗接種反應、雞群不健康接種疫苗、操作程序突然變化等因素均會造成應激綜合癥,使產蛋率明顯下降。天氣驟變如刮風、下雨、下雪、高溫、高濕、寒流等也可使產蛋率下降2 %~5 %。工作人員突然變換,工作服顏色經常變化等也使雞群產生應激反應,使產蛋率突然下降。
7 飼料
蛋雞對營養的要求十分高,飼料要求營養全面、搭配合理、品質優異、比例合適。飼養過程中突然更換不同品牌或不同成分的飼料、原料配比不當、飼料顆粒太細、鈣磷比例失調、微量元素或維生素缺乏、飼料發霉變質或被污染均會導致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營養缺乏從而引起產蛋下降、蛋品質不良。
8 藥物
蛋雞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預防疾病和提高生產性能會使用一些藥物,而許多藥物會影響蛋雞的產蛋性能,導致產蛋率明顯下降。實踐證明,常用防治禽流感的金剛烷胺經常使用會導致蛋雞不出現產蛋高溫且蛋殼質量不好;磺胺類藥物會使蛋品質和產蛋率下降,用磺胺二甲嘧啶3 d~5 d可使產蛋率下降10 %~20 %;四環素類抗生素會影響采食量和產蛋率,用金霉素拌料飼喂蛋雞5 d,產蛋率下降20 %~30 %;大多數抗球蟲藥物可以在蛋內殘留且影響產蛋率;用丙硫苯咪唑大劑量進行驅蟲后,可使產蛋率可下降30 %左右。
9 疾病
引起蛋雞產蛋率突然下降的疾病非常多,生產中常見的病毒性疾病有低致病性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鼻炎、產蛋下降綜合癥、非典型性新城疫、傳染性腦脊髓炎、白血病等,常見的細菌性疾病有雞白痢、大腸桿菌、禽霍亂、霉形體等,普通病有脂肪肝綜合征、產蛋疲勞癥、輸卵管囊腫等,發病后可導致產蛋率下降15 %~50 %不等。因此,在生產實際中,要按照生產實際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并嚴格執行,同事做好種雞群的疫病凈化工作。
引起產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很多,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一旦出現蛋雞產蛋率突然下降,要綜合分析多種因素,明確真正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及時消除病因,保證蛋雞健康生長、正常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劉大勇. 雞產蛋率下降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J].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11):117.
[2] 李中習,何樹斌. 預防雞產蛋率下降的技術要點[J]. 養禽與禽病防治,2015,(9):15.
[3] 桑乃元,俞小波,江煒煒. 淺談肉種雞高峰產蛋率下降快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4,(10):52-53.
[4] 馮貴軍,趙金魚,李巖石. 不明原因產蛋率下降的原因分析[J]. 中國動物保健,2012,(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