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電工程調試外委工作中遇到了諸如“談判成本高,對專業調試承包商的依賴性強”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文結合交易成本理論及伙伴關系模式對調試外委項目降低成本的途徑進行了闡述,分析了伙伴關系模式在調試外委工作中發揮的效益及其可行性。
[關鍵詞]核電調試外委項目;伙伴關系;交易成本;創新
1、引言
核電工程調試是工程完工移交給生產運行機構前,對構筑物、系統和設備的全面測試和考驗,并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消除缺陷,以確認達到設計要求,能夠在各種運行工況下安全運行。核電工程調試階段的采購活動主要包括需要外委的調試項目、調試物資采購以及調試培訓項目,在這三類采購中,調試外委項目有其特殊性,因此本文基于調試外委項目進行相關闡述。
2、問題的提出
調試外委項目具有技術復雜、專業性強、市場壟斷程度高等特點,因此,在選擇、確定專業調試分包商的過程中往往遇到很多困難。
2.1談判次數多、難度大,人員、資金、時間等成本花銷大
多數調試工作由于技術復雜,在國內只有一家或兩家單位具有相應的承擔能力,無法通過招標方式進行采購。因此,通常專業調試工作的分包通常采用競爭性談判的方式。與潛在承包商進行競爭性談判通常需要多輪溝通和澄清。多次的談判不僅增加了潛在承包商的成本,也增加了甲方的管理成本,寡頭壟斷的市場情況也使得談判的難度很大。
2.2專業調試承包商“挑肥揀瘦”
調試項目涉及到很多涉電網項目,這些項目中某些特定的工作只能由當地的電網調試企業所承擔,而當甲方發出詢價通知,電網調試企業由于種種原因僅就其中的幾項進行報價,造成有些工作“無人能做”的局面。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合同簽訂的拖延,增大了各方面的成本。
如何更好地解決上述問題,使得調試合同的簽訂和執行更為順暢、成本更為節約呢?本文引入交易成本理論并借鑒了創新的項目管理模式——伙伴關系模式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3、伙伴關系模式與交易成本
3.1理論基礎
伙伴關系是指參與一個項目的各方之間的關系。以伙伴關系為基礎,項目各方通過互相的理解和承諾,著眼于各方利益和共同目標,建立完善的協調和溝通機制,以實現風險的合理分擔和矛盾的友好解決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就是伙伴關系模式。它并不改變原合同的內容和各方責任、義務的承擔以及權力的分配,而是用一種新的管理方式去弱化分明的壁壘關系和對抗思維,加強全過程的合作,降低各方的管理成本,建立多元化的互信,共同去追求和達到一個既定的目標和結果。
交易成本理論由科斯于1937年提出。交易成本可以分為事前與事后兩大類。事前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簽約、談判、保障契約等成本。事后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契約不能適應所導致的成本;討價還價的成本——指兩方調整適應不良的談判成本;建構及營運的成本;為解決雙方的糾紛與爭執而必須設置的相關成本;約束成本——為取信于對方所需之成本。
3.2伙伴關系模式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徑
建設項目伙伴關系管理模式是一種基于共贏理念的項目管理方法,它以共贏理念為基礎形成項目參與各方的信任關系,能夠有效地降低核電工程調試外委項目實施中的交易成本。
3.2.1前期準備階段
總承包方與專業調試承包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可以增加雙方的信任度,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降低搜集信息的成本。主要包括:潛在投標人對總承包商信譽的信息搜集成本;總承包商對潛在投標者信譽、技術水平的信息搜集成本等。
3.2.2招標/詢價階段和合同訂立階段
確立伙伴關系模式的基礎上,訂立合同可直接進入合同談判階段,這一方式減少了交易的次數,降低了交易發生的成本,具體表現為:避免了發布招標邀請的成本、潛在投標者購買資格審查文件和招標文件的成本、招標人為防止投標人欺詐的成本、投標保函的成本、總承包商對潛在承包商資格重復審查和評標的成本等。在合同簽訂階段,降低了總承包商與各方談判的成本,以及各方為保障合同實施所付出的成本,如各種保函等。此外,由于核電工程調試項目中某些特定調試承包商數量有限,為解決每次招標/詢價、價格談判困難的情況,降低交易成本,應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
3.2.3實施階段
茌調試實施階段運用伙伴關系模式進行項目的組織管理,降低交易成本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降低監督成本和降低救濟成本。
伙伴關系管理模式降低監督成本主要是指投人較少的項目管理人員,從而減少監督費用的支出。專業調試承包商在調試過程中,如果遇到導致成本增加的不可預見的障礙,會及時與總承包商在公開和坦誠的氛圍下討論如何解決問題,而伙伴關系倡導學習和共享,這不僅有助于及時解決問題,更能夠逐步提高我司調試隊伍的專業能力。研究數據顯示:用合作伙伴方式管理項目,平均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提前4.7%,而用傳統的方式管理的工程項目平均工期比計劃工期要拖延10.04%;用合作伙伴方式管理的工程項目質量更有保障,項目業主的質量滿意度平均比傳統管理方式的項目提高約26%。
結語:
伙伴關系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然而它作為一種新興的項目管理模式也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如參與各方依賴于信任關系更多,而缺少嚴格的約束機制。因此,除了訂立合理約束和風險分擔的合同,伙伴關系模式成功的關鍵還在于合作關系中的信任。從博弈論的觀點來看,在理性假設前提下,如果合作雙方不會再次相遇則不可能建立有效的合作,合作可能出現是因為博弈雙方會再次相遇。因此,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可以使伙伴關系模式得以順利建立和運行,更有利于建設項目交易成本的降低。核電工程調試外委項目因其特殊性更適合于采用伙伴關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