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院校法律類專業現有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制約了警察專業人才的培養速度,因此需要及時采取措施對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本文分析了警察院校法律類專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警察院校;法律類專業;教學方法;改革
隨著社會以及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公安部門對警察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求逐漸提高,而警察院校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型的發展,尤其是警察院校法律專業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且枯燥乏味,不能激發學生對法律專業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明顯,無法為公安機關培養大量的綜合素質能力較強的優秀人才,導致警察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有所下降,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警察院校有必要改革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推動警察院校快速發展。
1 警察院校法律類專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1 缺少警察職業針對性
在目前的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學中仍舊以灌輸式的方式對學生加大法律專業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即便能夠掌握法律專業理論知識,實踐運用能力也不會很強。而且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警察院校法律專業課程只是將普通高校的法律專業本科內容進行濃縮,并沒有針對警察院校開設專門的警察職業教育,導致警察院校法律類專業教學缺乏針對性,導致學生在進入今后的警察職業中無法很好地應用法律知識內容,不利與正常工作的開展。
1.2 教學方法缺少創新
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學的教學方缺少創新性,采用的仍是傳統課堂教學方法,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很少,只有偵查、專業以外,其他專業很少有接觸實踐操作的機會。教學主要是圍繞教師開展,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學生只能坐在課下聽講,很少出現交流互動環節,甚至是沒有交流互動環節。很多教師為了提升教學的進度,按照教材內容宣讀一遍,然后讓學生自己學習,或者有些教師更加注重法律條例論述,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乏味,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其中,再加之教師教授的內容不具有實用性。學生很難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都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警察職業注定要與犯罪分子作斗爭,必定要實際運用法律,而學生在進入警察職業以后,無法很好地應對復雜的法律關系。
1.3 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在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運用主要是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以及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運用各類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的成效,然而目前警察院校的法律專業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主要以課堂、教師以及教材為主的灌輸式教學,即便是采取教學方法也主要是采取提問、演示以及指導的方法,這些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并沒有多大的改進,不能激發學生對法律專業學習的興趣。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學的成效取法有效提升。
2 警察院校法律類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的對策
2.1 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
受傳統教學觀念以及方法的影響,法律專業教師一直處于課堂的中心地位這是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型的。在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是學生法律學習的幫助者或者是指導者,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應該對學生學習起到輔助的作用。法律專業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要給予充分的尊重,法律專業教師經過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充分開發出學生學習的潛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及時的互動,從而因造出比較和諧融洽的氣氛,使學生處于愉悅的氛圍中,充滿信心與勇氣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而提升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學的成效。另外,警察這一職業對警察個人的綜合素質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引起警察院校的教師的注意,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從而促使學生學會獨立的思考與探索,從而更好的適應今后警察職業生涯。
2.2 加強法律專業的交流互動
隨著網絡信息科技快速發展,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法律專業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新媒體交流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比如說:利用微博、微信等進行交流,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師要鼓勵學生及時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并要及時采取措施給予正確的引導,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而探索問題。另外,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師可以開展課堂活動,比如說:設計模擬課堂等,教師可以設定一些啟發式的任務,讓學生之間的進行交流互動,以更好的完成任務。最后,警察院校還可以請法律界權威專家學者到院校開展講座等,使學生接觸到法律前言信息,從而更好制定學習計劃,努力朝著及既定的方向目標發展。
2.3 運用豐富且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把多種教學法融入到法律專業教學中,從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適應以后的警察職業生涯。首先,運用體驗式式教學法,也就是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目標創設一定的情境,并設定問題任務,通過學生合作以及教師的合理引導下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成為合格警察的基本要求。其次,運用分組教學法,分組教學法也就是把學生分解成為多個合作小組,通過學生的之間相互幫助與相互學習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提升課堂氣氛,通過開展討論、集思廣益,能夠使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而且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提升。運用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也就是把實際的案例額問題引導到課堂上,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使學生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以改變警察院校法律專業教學枯燥乏味的現狀,能夠有效的活躍法律法專業教學課堂氣氛,促使學生提升對法律專業學習的積極性,使警察院校法律專業的教學質量得打有效的提升,從而為公安部門提供更多綜合能力較強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慧明,梁晶蕊.公安院校體改班刑訴法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探索[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1(01).
[2]杜惠潔,于蕾,湯智.大學教學方法改革向度的反思與展望[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作者簡介
1.柴若冰(1981-),男,遼寧省阜新市人。法學碩士學位?,F為中央司法警官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校學生管理與教育。
2.白亦清(1983-),男,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教育學碩士學位?,F為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助教。
作者單位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