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各學校積極探索科學教學方法,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顯著作用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本文從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優勢入手,著重分析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旨在為網絡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英語;教學方向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成為新的研究課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研究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不僅有利于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于我國新課程改革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1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優勢
1.1 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灌輸式教育模式下,教師處于領導地位,一味要求學生服從命令,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學習途徑增多,學生不再僅僅依賴于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還可以通過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聽優質公開課、選擇在線家教來獲取新知識。學生將自學的知識與老師傳授的知識進行比較融合,能夠完善知識體系,提高學習質量。同時,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學習能夠改變傳統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另外,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學習,能夠促進教師角色轉變,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
1.2 有利于豐富教學手段
傳統英語教學手段單一,通常采用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知識、書寫板書,學生聽課做筆記的方式。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高低不一,單一的教學手段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全體學生的需求。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英語教學,能夠豐富教學手段。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英語知識以圖片、錄音、視頻等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使抽象的英語知識變得形象具體,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對學生加以針對性輔導,在網上進行英語教學,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使英語教學更加方便快捷。另外,寬松的網絡環境能夠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有利于培養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1.3 有利于優化教學資源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資源大多來自教科書和輔導書,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量。而網絡環境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能夠利用網絡技術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料,豐富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使學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另外,網絡技術能夠節省教師搜集資料的時間,提高教師工作效率。
2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大部分學校已采用網絡技術進行教學改革,探索科學教學方法,但是在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仍存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加以重視并采取相關解決措施。
2.1 網絡設備利用率低
首先,缺乏網絡設備管理與維護。在新課程改革進程中,大部分學校積極置辦多媒體設備以改進傳統教學模式。但在使用多媒體設備的過程中忽略了對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導致設備配置落后,性能不完善,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故障。例如,有些學校的多媒體設備投影模糊,網速慢,在課堂使用中頻繁出現故障,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計劃。另外,頻繁出問題的多媒體設備使學生對學校多媒體教學產生抵抗心態,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網絡設備投入不足。雖然許多學校已配備多媒體設備,但是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權由教師掌握,有些學校甚至禁止學生接觸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學生無法使用多媒體設備查詢資料,學習知識,網絡設備的利用率有待提升。因此,學校應加強網絡設備的投入和管理,保證網絡設備的使用性能,提高教學質量。
2.2 教師技能缺乏
網絡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具備完善的網絡知識和技能。但是由于大多數教師缺乏系統的計算機技術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充分發揮網絡作用。首先,在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多采用在課堂上播放PPT的方式,有些教師不懂如何插入圖片、播放視頻,教師課件成為板書的翻版,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其次,有些教師不能正確使用網絡技術,為了節省自己備課時間,在課堂教學中直接播放網絡上的教學視頻。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而網絡視頻面向全體大學生,缺乏針對性,不適合在課堂教學中直接使用。
2.3 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首先,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學英語課程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依然以試卷成績作為唯一參考依據。因為試卷題型的設置和分值不同,學生對每一部分知識掌握程度不一,試卷成績具有偶然性,不能全面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其次,單一的評價手段只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考察,缺乏學生的英語技能考察。而評價內容決定了學習重點,造成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卻不重視學生英語口語等技能的培養,這種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技能的提升;最后,試卷考察評價方式具有功利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味追求優秀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英語知識的運用。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只是考好學校,找好工作,而這種功利性的目的使學生一直處于被逼迫學習英語的狀態,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3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3.1 加強網絡設備管理
首先,學校應端正態度,正確認識網絡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學校不僅要積極鼓勵教師使用網絡設備進行教學,而且還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利用網絡補充知識。其次,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滿足學生對多媒體設備的需求。例如,學校可開設電子閱覽室,保證每一位學生有電腦可用。另外,學校要積極引進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注重多媒體設備的更新換代;最后,學校應重視網絡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積極引進先進技術人才,負責網絡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對網絡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保養,排除故障,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3.2 提升教師素質
首先,學校應強化教師的教學技能,對教師進行網絡技術培訓,完善教師的網絡知識儲備,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使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熟練使用網絡技術,將網絡中的視頻、圖像等帶入課堂教學,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另外,學校應組織教師開展研討會,積極探索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科學方法,加強教師間的相互交流,集中教師智慧,推進英語教學改革;其次,學校應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教學積極性,教育教師在面對方便快捷的網絡技術時,能夠正確使用網絡技術進行英語教學,避免教師為節省時間和精力而讓學生在課堂上直接觀看網絡公開課的現象;最后,學校要積極鼓勵教師利用網絡技術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聯系。鼓勵教師通過QQ、微博等網絡軟件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與學生做朋友,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3.3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要積極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探索靈活多樣的評價手段。首先在英語理論知識的考察過程中,教師應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考試內容,使教學評價能正確反應學生的真實水平和學習狀態;其次,英語教學評價應注重學生英語技能的掌握程度。學校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英語聽力和英語口語等技能測試,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加強技能鍛煉。
3.4 強化網絡觀念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要強化網絡觀念,充分發揮網絡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首先,學校應強化教師的網絡觀念,積極鼓勵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英語教學,營造良好的網絡教學氛圍。同時,學校應教育教師使用網絡技術,通過網絡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學生的情感價值變化并加以及時教育引導。另外,學校要積極鼓勵教師開設網絡公開課,拓寬英語教學渠道,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學校應強化學生的網絡觀念。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搜集學習資源,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學校應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技術與國外友人聯系,在英語交流中不斷提高英語技能。另外,學校應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修養,教育學生合法規范使用網絡,自覺抵制網絡中的不良誘惑。
4 小結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大學英語教學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視。在當今網絡時代,積極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改革已成為普遍趨勢。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科學發展方向,有利于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龔國英.試論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1(03).
[2]王善江.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黑河學刊,2010(03).
[3]張群.淺談多媒體應用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優越性[J].才智,2016(08).
[4]張蕊.淺談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使用[J].學周刊,2013(18).
作者簡介
王麗君(1987-),女,江西省九江市人。研究生在讀。現為九江職業大學助教。研究方向為外語教學。
作者單位
九江職業大學文化旅游學院 江西省九江市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