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教師反饋能夠影響學習者在寫作輸出中對語言形式的注意。本研究意在探討不同類型的教師反饋在促使學習者對語言形式的注意方面所產生的不同影響。實驗方式除寫作還使用問卷調查和訪談。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教師反饋均能提高學習者的注意質量;詳盡的教師反饋效果更顯著。
【關鍵詞】教師反饋;寫作輸出;語言形式
語言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的輸出具有引發注意的功能,即輸出目標語的活動能促使二語學習者注意或認識到自身的語言問題。國內外相關的實證研究已證明,輸出在引起學習者注意和習得特殊目標語形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這種注意由反饋引起。作為外在反饋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師反饋能夠影響學習者在寫作輸出中對語言形式的注意。現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2007年)規定:學習者能就一般性主題比較自如地表達個人觀點且具備能用英語撰寫所學專業的簡短的報告和論文的能力。然而由于每年實際招生時各校生源不同,學習者的英語寫作表達以及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注重提高學習者的寫作輸出能力并促進其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意義深遠。
1 探討不同類型的教師反饋在促使學習者對語言形式的注意方面所產生的不同影響
基于此,本課題主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師反饋是否會在促使學習者對語言形式的注意上產生顯著性差異,教師反饋的類型應怎樣隨具體語言形式的變換而變化,以及不同水平的學習者對教師反饋的區別。參加此次實證研究的對象是本校非英語專業的50名本科生,分為兩組作為對照。因部分學生問卷或作文不全,最后只對40名學生的數據進行了統計與分析。需要說明的是,參與研究的學生英語個體水平差異較大,另外上學期期末英語測試中平均分為72.4。這50名學生的英語水平基本反映了我校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習者的總體語言素質和程度。
第一階段(第1周),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習者對教師反饋的反應和態度,偏好類型及看法意見等。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問卷共設16個結構性問題,采用萊克特量表形式(Likert Scale),每個調查項目都設計了五個不同等值的規定供學習者來選擇答案。第二階段中(第2-3周),實驗要求兩組受試提交寫作任務后,研究者對兩組作文中存在問題的語言形式分別施以詳細的反饋和簡略的反饋。為保證實驗題目的客觀性,從全國CET6級標準考試中抽取寫作真題題目“Will E-books Replace Traditional Books?”,要求研究對象在30分鐘內就給定題目完成一篇至少150詞以上的作文。
第三階段(第4-5周),受試者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師反饋形式在作文稿的基礎上進行重寫,30分鐘內提交自己的修改稿。課下研究者首先評閱修改稿,然后對比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作文稿和修改稿中注意質量前后的變化。第四階段(第6周),研究者根據實驗對象英語期末測試成績及作文分數,從兩組中分別抽取3名學習者(高,中,低不同水平的代表)進行訪談,以了解訪談對象對教師反饋的不同策略與態度。為保證受訪者隨意暢談,訪談在會議室用漢語進行,對訪談內容錄音并總結,再作定性比較分析,為定量研究進一步作補充。實驗中除要求受試者完成兩次寫作任務外還使用了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來收集數據并利用SPSS(13.00版)軟件包進行處理。
調查問卷主要反映了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大部分學習者(約75.80%)認為語法和詞匯方面的糾錯在教師反饋的內容中占很大比例。此結果表明,相對而言教師和學習者一直以來比較偏重于語法與詞匯的教與學。其次,問卷反映出目前教師反饋的內容并不能讓學習者很滿意。約有45%的學習者表示無法很好地理解明白評語的內容,這主要是由于寫作教師的書寫,教師評語中使用的語法術語以及代碼符號等問題而引起。另外,學習者對待教師反饋的態度有很大區別,而且約63.70%學生認為教師劃錯并指出錯誤類型比直接修改更有效。采用曼-惠特尼U檢驗及符號秩次檢驗分析兩組的作文稿,其中P=0.938(P>0.5),結果顯示無明顯差異。說明教師評估反饋前兩組對語言形式準確性的注意功能基本一致。
2 實驗對兩組的作文稿和修改稿分別進行了比較
實驗對兩組的作文稿和修改稿分別進行了比較,兩組在前后兩稿中的平均值都有提高,實驗組由70.68%變化為85.80%(上升15.12%),對照組由71.48%變化為77.16%(上升5.68%)。此外,Table3.3 顯示了兩組在前后兩稿中語言形式出錯總數的統計,修改稿中各類語言形式的出錯均明顯下降。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教師反饋均會對學習者提高對語言形式注意的質量產生促進作用,此外詳盡的教師反饋比簡略的教師反饋更有助于學習者提高對語言形式的注意能力。因為詳盡的教師反饋不僅標出了錯誤表達的地方而且指出錯誤的類型,這樣有助于學習者清晰自我語言狀況,方便查漏補缺,提高其寫作能力。此外,學生寫作輸出中出錯頻率較高的多為內容復雜的語言形式。容易的語言形式出錯頻率不會因教師反饋類型的改變相應產生太大變化,因為學習者相對較早輸入容易的語言形式,知識印象更接近他們的心理認知基礎,輕易很難改變。
3 小結
在訪談中,學習者一致認可反饋有益于寫作,如提高其語言能力拼寫,語法,詞匯選擇等。但均反映教師的反饋總體太籠統,多停留在表面,反饋技巧有待提高。此外,不同寫作水平的學習者在對待教師反饋的態度和反應上也不同。高水平學習者反映會仔細閱讀并認真修改,中等水平學習者有選擇的閱讀或修改,而水平較低的學習者通常不關注或忽略教師的反饋內容。這也證實了注意的質量在寫作階段是因學習者語言水平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注意與學習者的二語綜合水平(Proficiency Level)存在交互作用。訪談反映出教師應清晰學習者二語寫作的水平及要求,并應繼續堅持和改進反饋。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習者對作文進行再次閱讀和修改,因為改寫是促使學習者對教師的反饋作出反應的有效手段,而且有利于學習者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并增強寫作技能。
作者單位
集寧師范學院外語系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 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