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素質教育的推進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更高要求。它要求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要實現這些目標,高中數學教學必須要滲透數學文化。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缺失的表現主要有未能把數學文化融入到教學目標中、教學方法和形式單一、教學評價不能體現學生的數學文化三個方面。將數學文化滲透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的方法有四種:以數學思想方法來滲透數學文化、以展示數學美的方式來滲透數學文化、以數學史來滲透數學文化、以數學課本上的閱讀與思考來滲透數學文化。
【關鍵詞】數學文化;高中數學教學;滲透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傳統的數學教學是以知識傳授為主,學模式比較單一,數學自身價值被人們所忽視。要推行素質教育,就必須改變枯燥乏味課堂,以效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文化滲透于高中數學教學中,作為一種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可靠途徑,就顯示出了其重要性。高中數學教師如果能將數學文化無形的滲透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無論是對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還是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具有重要意義。
1 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缺失的表現
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有的教師迫于考試和學生升學率的壓力,一味地進行灌輸式的教學,把數學的形式化、邏輯性視為教學重點,不注重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滲透數學文化,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受挫,產生厭學的情緒。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缺失的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 教學目標的設計不合理,未能把數學文化融入到教學目標中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設計中,數學只是被看做一門知識或者工具,而包含不是思想、方法、精神等人文價值的學科。這就使得教學目標的設計只注重課本上的數學知識的掌握和公式定理的應用,而沒有突出數學文化的價值,沒有把數學文化融入到教學目標中去。在這樣的教學目標下,培養的學生的數學素養很難符合要求。
1.2 教學方法和形式單一,不能體現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高中數學課堂一般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聽課學習。在教學方法上基本以教授法為主,形式單一,不能創造條件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主體性受到壓抑,對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究精神、合作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1.3 教學評價不夠多元化和多樣化,不能有效評價學生的數學文化
教學評價是一種反饋,不論對教師的教學,還是對學生的學習都有重要作用。傳統的數學教學評價,評價主體比較單一,基本都是由教師來進行;評價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而不關注學習過程的評價。這樣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無法全面客觀的不能體現學生的發展進步過程,無法反映學生的素質,更不能凸顯數學的人文價值
2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的方法
針對上面的數學文化在教學中的缺失,必須采取措施進行解決。
2.1 利用數學思想方法來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思想反映著對數學概念、理論與方法的內在實質,是體現在具體的數學概念、法則、公式、定理等數學知識之中,比一般的數學知識更加深入和籠統的東西。有什么樣的數學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數學方法與之對應。所以大家一般將思想與方法合為一體,統稱為數學思想方法。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有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等。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可以在講題時,主動合理的使用這些方法或者把題目中所使用到的思想方法概括出來。
2.2 用展示數學美的方式來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美有概念美、公式美、體系美,也有抽象美、類比美、簡約美、無限美。數學美具有對稱性、簡潔性、統一性和奇異性的特點。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果能讓學生展示出數學美,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就不在話下了。具體來說,用展示數學美的方式來滲透數學文化有四種方法:第一,調整解題過程,使其感受對稱之美。第二,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使其感受簡潔之美;第三 ,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其感受統一之美。第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其感受奇異之美。
2.3 運用數學史來滲透數學文化
歷史是一本教科書,也是一面鏡子。數學史記錄著數學的產生和發展,是數學文化的主要承載者。學習數學史,不僅能使學生培養正確的數學思維方式、形成正確的數學觀,有利于學生的德育教育,還有利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比如,《張丘建算經》中的百雞問題、《孫子算經》中的“三女會和”問題、理發師悖論、科學之父泰勒斯的故事等等,這些都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動機。為了保持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高中數學教材是按照定義、定理、證明、推論這個思路來編寫的,而非知識的發現順序。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多講講數學史,以此來滲透數學文化。例如,可以借助數學家的事跡來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念;可以引入對數的發展歷史來激發學習興趣。運用數學史來滲透數學文化,可以讓學生理解數學發展創造的全過程,使學生在數學史里挖掘思想方法、形成創新理念,增強學生的科學精神
2.4 利用數學課本上的閱讀與思考來滲透數學文化
新課標的數學課本,每一冊的習題之后都有一個叫閱讀與思考的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內容來滲透數學文化,它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比如在學生學習三角函數時,可以利用的閱讀與思考中的《三角學與天文學》,引領學生更好地了解三角函數的產生和發展以及三角函數的廣泛應用,使認識到學習三角函數的用處,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當下,我們只有不斷深化對高中數學教學改革與研究,加大對高中數學教學數學文化的滲透力度,才能有效的促進高中數學創新性教學的實現,以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進生.小學數學課堂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J].教育創新學刊,2013(08).
[2]譚偉明,李連芬,蘇芳.數學思想方法與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以“數學分析”課程教學為例[J].梧州學院學報,2009(06).
[3]楊華,張振軍,賈學龍.淺談開展數學建模教育的作用[J].中國輕工教育,2006(02).
作者單位
河北省遷安市體育運動學校 河北省遷安市 0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