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社會對“職業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汽車專業,在現代汽車教學中行為引導法教學應用比較廣泛。在實際的教學中行為引導法的應用與教師自身素質、教學實際環境以及其他硬件都有密切的關系,文章從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出發,對行為引導法在汽車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析,希望對相關從業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行為引導法;汽車教學;應用
當前教育改革大力提倡“以人為本”,就是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提高他們的主動性與課堂參與度。傳統的高校教育方式只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也就是在考試做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無法應用,受到了社會上的極大質疑和沖擊。所謂的傳統教育就是在教學內容上重傳授理論知識,對實踐應用輕視;在課堂上以老師教學為主,學生只是認真聽課做筆記,不參與授課過程。這就使得學生只會做題,能看懂卻不會動手,造就了成批的“高分低能”學生,而授課方式的枯燥也使得學生對課堂學習失去了興趣,學好課程也就無從談起。
加大傳統教育改革,完善教育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進行課堂學習,對相關知識掌握更加系統,是我們教學的目的,而行為引導法正是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情景式教學、新媒體教學等方式來引導學生,提高他們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在教師的指引下,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真正掌握相關知識。
1 行為引導法在汽車教學中的應用
1.1 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創新教學方式
當前,教師責任意識不夠強,在授課過程中沿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始終以“文本”為主,學生對課本提不起興趣,老師講的跟學生聽得不在一個頻率上,致使老師一提問,學生就翻書找答案,無法融入教學活動中去。教學活動應該是師生的直接對話,老師依據課本描繪一幅生活的情境,學生發自內心的,自主的去進入,使每一個情境、話題、活動都成為師生交流的紐帶,這就要求教師認真揣摩教材,善于總結生活中的點滴片段,把二者之間聯系起來,使學生提起興趣,并積極的參與課堂互動。
在教學中,老師應該積極發揮應有作用,調動學生生活情境,使學生進入情境,并與情境產生共鳴,進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心理研究表明:人的學習、認識活動與感情緊密相連,任何學習、認識活動都是在一定感情誘發下產生。因此,教師在感情因素的把控起著重要作用。第一,教師要融入學生生活,與學生近距離接觸,讓學生知道老師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有缺點的人,而不是包裹在教師角色里,使學生產生陌生感、距離感;第二,建立教師與學生的信任,充分展示教師個人生活智慧,使學生把老師當成親人、朋友,打破原有隔閡。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為前提,以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為目的,將教學內容從多方面進行講解,拓展學生思路,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只是流于表面。還可以將教學與當前新技術、新手段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以新媒體為依托拓展學生視野。
1.2 完善教學資源配置,加強應用實踐
教學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人才,在教學資源配置上應該加強學生實踐方面內容,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證將所學知識可以應用到實際操作用去,完成汽車教學目的。在教學中首先要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一切的實踐都是以理論為基礎,在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依靠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片、動畫、語音結合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上的感受,使學生更加清晰直觀的對汽車理論知識增強了解;其次加強實踐,學以致用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對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更進一步加深理解離不開實踐的應用,特別是汽車專業,畢業后學生肯定要到一線進行學習鍛煉,在教學中教師安排實踐課程,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對專業的興趣,探索中進步,探索中掌握知識;最后加強課余零碎時間的利用,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加強學生之間知識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知識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課堂之中,也促進了學生日常生活與知識的融合,真正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與熱情,把教學中主體賦予了學生,這也是教育與現代社會相融合的改革方向。
1.3 完善評價制度,調動學生積極性
完善的評價制度是對學生公平、公正的評價,在實際評價過程中教師往往因為嫌麻煩,只是依靠考試試卷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不同愛好的學生是不公平的,人應該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以應試能力這一點對一個人這一個面進行評價,有失公允,對學生發展也不利。我們應該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制度,是對學生成績、實踐能力與學習態度的肯定。在針對不同特點學生擁有不同擅長領域的情況下,建立行之有效的評估方法和手段、完整的評估體系是科學評價制度必不可少的。
建立科學的評價核制度要把握能力素質、道德品質和理想信念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遵循先進性、全面性、整體性等基本原則,本著“評價是為了提高學生積極性”為原則,認識到評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第一,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對學生的平時上課情況進行統計,并將結果參數化,便于評比;第二,對學生課余參加的活動進行參數化統計,并對不同獎項進行分數加成;第三,注重對學習成績的排名,要對其占比加重;第四,引入任課教師對學生課堂、課后作業情況的評議;第五,引入學生實習企業的評價等。這些考核條件要對學生進行公示,沒有異議后進行實施,將總的排名進行公示,保證公平性。
1.4 在汽車教學實踐中開展巡回指導
在實踐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行為引導式教學開展巡回指導,提高學生 的積極性,對學生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方便學生的錯誤及時糾正,減少事故的發生,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技能水平。巡回指導還可以對學生的操作過程和操作方法進行檢查,對違規操作、失誤等進行糾正。
參考文獻
[1]朱輝,董建利.行為引導式教學法在汽車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16(06).
[2]康凱.行為引導式教學法在汽車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2015(22).
[3]張月異.汽車教學虛擬實驗系統應用研究[J].軟件,2013(10).
[4]劉宏舉.任務引領教學法在汽車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1(16).
作者簡介
高睿(1985-),男,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人。大學本科學歷。現為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汽車。
作者單位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 01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