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對于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以及高校體育教學成效的提升都具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在對合作學習以及體育合作學習的必要性作出論述的基礎上,對高校體育合作學習模式構建中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校體育;體育教學
高校體育教學不僅應當重視學生體育理論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同時也應當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此,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得到了高校體育教育者的廣泛關注。對高校體育合作學習必要性及其運用策略作出研究與探討,對于提升高校體育合作學習成效具有著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
1 合作學習與高校體育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合作學習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通過相互合作來開展教學與學習,其形式包括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本文中所論述的合作學習主要指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
相對于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而言,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強調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以及教師與學生的的互動,因此,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彌補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對知識進行單方面傳授、學生對知識進行被動接受的缺陷,這對于構建師生與生生之間的多邊關系具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合作學習能夠弱化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權威形象,并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強化學生團隊意識與學習積極性的的基礎上,促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另外,從社會發展對現代人才的要求來看,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競爭意識,而且需要具備良好良好耳朵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如果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強調競爭而忽略合作,則不僅會制約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習得,同時也會制約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為此,高校體育教師應當結合體育教學實際和學生發展需求,將合作學習理論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并在對合作學習經驗做出借鑒的基礎上,確保高校體育合作教學成效的提升。
2 高校體育教學合作學習中需要解決的主要提問
2.1 合作小組的組建
在高校體育教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中,組件合作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本前提。在合作小組的組建實踐中,小組規模可以以4-6人的小組為主,同時,分組過程應當以異質同組為原則,即將具有不同體育基礎、學習水平、個性特征的學生分在同一小組,從而更好的實現小組成員的協同共進與共同發展。這要求體育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體育能力做出全面的了解,避免在分組過程中出現隨意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自身在小組中扮演的角色與承擔的責任,同時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角色互換來強化學生所具有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
2.2 小組競爭機制的構建
體育活動既具有著協作性,也具有著競爭性,如果在高校體育教學的合作學習模式中強調合作而忽略競爭,則小組成員很容易對其他成員產生依賴心理,甚至逐漸產生惰性而不再積極參與到體育理論學習以及體育技能訓練當中,因此,只有在強調合作的基礎上實現小組內部以及小組之間的競爭,才能夠推動學生體育素養的進一步發展。在此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體育活動乃至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競爭性,并通過評價小組在體育學習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小組成員個體在體育學習中所取得的成效,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2.3 體育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高校體育合作學習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走出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對自身作出的角色定位,并實現從絕對主導地位向體育活動的參與者以及學生的指導者與促進者轉變。這要求教師能夠與學生構建良好的互動關系,并在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當中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自身的建議,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遇到學習困難時將自身的真實想法全面反映出來,這對于體育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對教學策略作出調整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另外,社會建構主義知識構建理論認為,學習者對知識的掌握并不來自于教師的傳授,而來自于自主的實踐和體驗,而體育教師角色的轉變,也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性與主觀能動性,在體驗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完成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建構過程。
2.4 體育教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針對學生開展評價的唯一主體,但是這種教學評價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并不能夠體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同時也忽略了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另外,在高校體育合作學習當中,相對于教師而言,學生對小組學習過程以及自身學習過程具有著更加詳細的了解,因此由學生參與體育教學評價,也將能夠讓教學評價更好的反映出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為此,在體育合作學習評價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與教學評級,并以小組之間的評價、學生對自身小組的評價、學生對自身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以及教師對小組和學生的評價當做主要的評價形式,從而使學生對自身體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出更加全面的認知,也讓教師能夠在認識到自身不足的基礎上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優化體育教學策略,以便推動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以及體育合作學習成效的提升。
3 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以及高校體育教學成效具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高校體育合作學習實踐中,教師應當在組織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并在構建競爭機制的基礎上,對師生互動教學體系以及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作出完善,只有如此,高校體育教學合作學習才能夠體現出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祝平.合作學習在河南省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2,06:124-133.
[2]周英.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10:95-96.
[3]秦濤,劉新平.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方法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205-206.
[4]石宏.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09:9-10.
作者簡介
魏志勇(1973-),男,現為攀枝花學院體育部講師。研究方向為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
作者單位
攀枝花學院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