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技術日益普及,為高職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與教學模式的改革給予了新的物質基礎和發展空間。它徹底有效的打破了“一支粉筆與一本書”上講臺的陳舊局面,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能較好提供給學生所需要的知識,創設了優美的課堂情境,進一步提升了教學功能,促進了教學方式的多變化,很好的豐富了教學科研模式與方法,充分有效的調動廣大學生日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給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使語文教學從新上了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信息化;語文教學;多變化
為了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隨著課程改革有序地推進,教育部就做出了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決策。高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語文教師團隊要努力準確的掌握和應用信息化技術,學校相關部門要給予配備相關設施如:計算機及相關配備、幻燈機、投影儀等相關教學器材、全面的裝備多媒體教室,從此來增強教學中的教學質量和工作效率。傳統單一教學模式與當今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已經格格不入,信息化技術已經在日益取代舊的教育模式,豐富的網絡資源能很好的提供給學生所需的知識,使課堂不再單一,學生的學習過程變的豐富起來,有效地提高了課堂重教學效率,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人從事語文教學多年,在信息化教育中不斷摸索、實踐、反思,現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簡單談談信息化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的一些認識。
1 信息化技術能很好的制造教學情境
長期以來,所有科目教學都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要位置。語文教學也不例外,但一直以來都只是停滯在“說教”這一層次,手段過于單一,方法太過陳舊,教育工具也不多,這樣是很難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的穩定性、持久性的,更難讓學生真正產生一種學習的動力。
學校老師們都希望可以讓學生在自我民主、精神歡快舒暢、和諧的日常教學氛圍中,從而掌握有用的、較強深刻的知識,并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傳遞。實踐證明: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建設一些情境模式,可以有效的強化語文在教學工作過程中的靈動性和探討性,更能充分有效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多媒體配套設施應用的教學功能是可以化靜為動,使想象可以真實體現,聲音、圖像、文字合并在一起,制造出可直觀的奇妙的情境模式,從而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在求學方面的強烈求知欲望,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有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覺。如我在教導朱自清的《春》這一課中,把課文中的〈春雨〉〈春草〉〈春花〉等一幅幅亮麗的圖畫利用多媒體設施唯美的展示給學生們。優美的風景,絢麗的畫面,進而激發學生對學習有更好的興趣,情緒也被有效的調動起來,學生也會積極參與,并且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優秀效果。
2 信息化技術可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說道:“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發現者、探索者。而在學生們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是特別強烈的。”
經過心理學研究闡述:學生們有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探索性學習的方法。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知識是接受的過程,也是創新和發展的過程。
學生思想、創作能力是給予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學輔助教學,由教學中設計非常形象、生動、直觀,學生可以直覺形象思維在這過程中得到了充分地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比如:我一個中學的朋友在教導他的學生《看云識天氣》這一課時,是靠通過一幅幅的云圖,讓學生近乎了解了云的動態、形態,讓學生真切了解了云與天氣的關系和變化,加深了對這自然知識的理解,這也很好的給了我啟發。
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教學運用,使廣大的認過程從文字教學走向圖像,從無聲生硬走向有聲有色,從單調走向色彩,從枯燥單一走向多元多變,從中產生豐富的內心感受與體驗,必將很好的換氣他們強烈的審美和情感,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快樂輕松的教學氛圍中培養聽說能力,增長有用的知識。學生還自己利用電腦做課件,更是大大提高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有些同學做的課件比老師做的都好,充滿了創意,其實語文也需要很好的創意。這就是你給他們提供舞臺,他們就能展示你意想不到充滿想象力的才智。這樣既能良好地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將他們的思維、想象力得到的充分的發揮與利用,有力地促進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3 信息化技術很好的優化語文課堂結構
在“新的語文課教學程標準”中提出,在課文應用教學中,要嚴格倡導合作、探究和自主的學習方法。這理念不止強調了教學中學習方法的變化,更強調了發展與學習的主要體系是學生,學生將在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準確的確認。同時,他們之中有不明白的學習上的問題,最初想到并不是向老師請教,而是相互交流、學習、探討,聯合解決。在以前傳統的課程教學過程中,統統都是由教師做為主宰,從課程教學的內容、方法、策略到教學次序都是由教師主導,學生只是非常被動地接受這個過程,并沒有自主性、靈活性,以信息技術的全面介入后,徹底打破了這種僵局。
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互動教學,密度大,信息量強,很適應現代高校學生求知欲望強等特點。尤其是在這個網絡科技的時代,更能讓我們可以隨時從互聯網上獲取相應的有效知識,讓我們課堂上掌握的知識更常規,更豐富,使我們的教學更具多變性。這進一步證實,信息技術的介入,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和聽受,以死記硬背為主的被動中轉變為個性化為主的主動,很好的證明了在這個時代信息化技術教育使傳統教育向前邁了很大一步。
英格蘭語言學家柯里福指出:“科技不能取代教師,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師卻會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術具有“超前性、創造性、全面性”的特有功能,教師要充分利用其中之資源,在教學中多運用多媒體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中培養出更多的創新的人才。依舊只是依靠粉筆、黑板在三尺左右的講臺上進行傳統的教學指導,已然不適合這個時代。開展信息化教學技術,為語文教學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多元化的先進的技術支持與考量,也使語文教學的發展步入一個完善、穩定、健康的高速公路,進而為全面提高綜合的語文教學體系和教學質量,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使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更充滿人情味。
作者單位
江蘇省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鎮江分院 江蘇省鎮江市 2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