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科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課堂上教師如何運用恰當的語言將科學思想表達出來,這是對教師能力的一種考驗。正確的數學語言是進行正確的數學思維的基礎,其對教學效果有著最決定性的影響。無論是數學知識的傳授,還是師生情感交流都依賴與語言,因此探究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策略
數學中每個詞語、概念、符號等都有其精確的含義,詞序不同或一字之差都有可能導致意義截然不同。因此教師在教授知識時一定要精確的傳達,而學生則應該將學好數學語言看作是整個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本文簡要分析了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存在的問題,重點探討了新課標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水平的策略。
1 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存在的問題
雖然小學數學教師都能夠意識到課堂語言的重要性,也有很多教師在課堂語言方面作出了各種嘗試,但不得不說,在現實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語言現狀卻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如下:
1.1 無效用語現象
一是學生懂的東西重復講;二是與課堂教學無關的知識胡亂講;三是主次不分平均講。
1.2 毛病語言現象
闡述不清,表達含糊。例如:在教學“位置”時,不注意就說成“小紅在左邊,小明在前面”等的錯誤語言。因為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必須要有一個參照物,不能單獨地說某某在上面,某某在前面,某某在左邊等,而必須準確地說“小紅在小剛的左邊”,“小明在小梅的前面”。還有些教師習慣用土語或者是方言來闡釋數學概念、數學性質等。如會將“垂線“直接說成是“垂直向下的線”,而將“最簡分數”直接闡釋為“最簡單分數”,這樣的闡釋也容易讓學生誤解。
2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師提升課堂語言藝術的策略
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性并不單單只一方面,真正可以稱之為藝術性的數學語言,不僅要具有科學性,還要具有啟發性、趣味性等。筆者結合多年經驗進行了如下總結。
2.1 語言要精煉
課堂上數學老師的語言不像語文老師那樣一瀉千里,而要言簡意駭,不重復羅嗦。能用一句話說的,最好不要使用兩句話,干凈利索,不冗長。教師講解時要抓住重點,簡單的概括,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問題,使用一些他們能夠理解和接受的語言。要做到準確沒有任何的失誤,不要繞圈子,要能夠在有限時間內在傳達出最多的價值信息。
數學語言精煉,既能夠節約課堂講解時間,提升教學效率,也能夠抓住重點,防止不停的重復,最為重要的是,學生頭腦中會形成深刻印象,利于日后的數學學習。
2.2 語言要有科學性
數學學科本身就一門嚴謹的學科,而這種嚴謹性體現最為明顯的就是數學語言。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關鍵階段,因此教師必須對自己更加嚴格要求,避免給學生日后的學習帶來不良的影響。教師在講解概念,闡釋教學內容時都要保證科學,含義準確,不產生任何的其一。如此才可以揭示出數學學科的本質。若教學期間存在著詞不達意、模凌兩可大問題,學生思維就會混亂,如在講解“整除”與“除盡”時,教師就必須要做好兩者的區分,再比如講解“圓錐體積等于1/3原著體積”時,不能忘記一個前提條件,即“同底等高”。
2.3 語言要有啟發性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要改變學生被動接受信息的現狀,通過教師講解后,學生可以主動獲取知識,為此,教師要不斷的啟發學生,通過日常的看、想等來啟發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信息。如在講解“圓周長”時,教師可以通過呼啦圈來導入主題。教師首先要問題學生這個呼啦圈水能夠告訴我,它一周的長度?這時學生就要開始想辦法,有些學生可能會想到使用量尺來計算;有些學生會說使用繩子圍繞呼啦圈一周,再用量尺量繩子;還有些學生是說,讓呼啦圈在地上滾動一圈,而后再測量滾動的長度。上述這些答案都是值得肯定,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活躍性。在此之后,教師要引出課堂主體,即圓的周長。教師可以這樣問學生:呼啦圈并不大,學生都能夠想辦法計算出來,但是如果是很大很大的圓,又該如何知道它的周長呢,由此引出課堂主體內容。
2.4 語言要幽默風趣
課堂之上教師運用幽默的語言能夠吸引學生注意,扣住學生的心弦,活躍課堂氣氛。保持學生大腦的興奮,消除學生的疲勞和緊張,因此,把幽默的語言運用到課堂上,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有一些數學教師可能會存在著這樣的誤解,認為數學學科是嚴謹的學科,語言不是以幽默,而實際上,任何學科都可以采用幽默風趣的方式進行講解,只要與該學科特點相結合,數學學科自然也不例外。
2.5 提高“無聲語言”的運用技巧
首先,教師眼神目視的教育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學生雖未聞其聲,但能感其意。教師盡管表面上沒有和學生語言交流,但一個適當的眼神,遠遠可以超過語言的作用。教師微笑的眼神,能使每個學生感到溫暖;教師鎮定的眼神,能使學生感到安全;教師信任的眼神,能使學生感到鼓舞;教師不滿的眼神,能使違反紀律的學生感到負疚。
2.6 數學教學語言的趣味性,生動性
小學生是天真爛漫的少年兒童,對過于理性的東西并不是太理解,但若能夠運用趣味性與生動性強的語言來進行詳細,對學生理解定會有一定的幫助。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學過程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數學教師要選擇應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提升數學教學自身的趣味性,不要讓學生感到枯燥。例如:在教學“時、分、秒的認識”時,為了揭示課題,教師先讓學生猜謎語:“兄弟三人來賽跑,個子有矮也有高,他們會走沒有腿,他們會說沒有嘴。會告訴我們在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上學去。”當同學們猜對后,教師很自然的引出課題:“今年我們來認識鐘面”。這樣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學生學習動機、興趣吸引到新知識的學習上來。
3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策略需要教師努力學習總結,更需要教師多用于實踐,這樣才能夠找到自己課堂教學語言的不足,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依照新課標要求,重視課堂語言技術,彼此之間相互交流,互相點評,這樣才可以快速找到問題關鍵點,加以解決。
參考文獻
[1]周麗靜.淺談小學數學教師的語言藝術[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6).
[2]楊玉珍.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數學高效課堂的建構[J].中國教師,2015(S2).
[3]陳明朗.小議城鎮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做好“大印象”數學[J].新教師,2016(03).
作者單位
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鉅橋鎮三里屯中心校 河南省鶴壁市 5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