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比較側重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忽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隨著高考改革的趨勢,要求大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篇文章將從三個方面:注重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注重與化學實驗的聯系,以及注重與學生關系的調節詳細談一談高中化學教學優化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優化;建議
高中化學是建立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之上,難度系數不斷地增大。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鉆木取火、用火燒煮食物、燒制陶器、冶煉青銅器等等,都是化學技術的應用。學習化學一方面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另一方面是為了能夠將化學理論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高中化學的教學在高考的重壓之下,比較偏重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忽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應用技巧。高中化學作為理綜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多注重教學的實際操作課程。優化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之前有文章討論過這個話題,但大多數都是建議采用多種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課堂生活。本篇文章將從三個方面:注重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注重與化學實驗的聯系,以及注重與學生關系的調節詳細談一談高中化學教學優化的建議。
1 教學中應該注重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無論是在科學技術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化學歷史的發展也經歷了五個時期:遠古的工藝化學時期、煉丹術和醫藥化學時期、燃素化學時期、定量化學時期和現代化學時期。很多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對于一些公式和實驗的理解一直停留于課本上,同樣的理論換一種方式考查就很難理解了。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該重視理論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最典型的例子是侯氏制堿法的發明與原理,家用的堿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它的用途非常廣泛。侯氏制堿法的原理是依據離子反應發生的原理進行的,離子反應會向著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又比如“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是因為其中含有的蛋白質在分解中產生了少量的硫化氫氣體和大量的氨基酸。還有澀口的生柿子,因為其中含有鞣質,現在人們基本上都采用“二氧化碳脫澀法”:將柿子密閉于一個室內,增加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降低氧氣的濃度,生柿子在缺氧呼吸的條件下,內部會產生乙醛、丙酮等有機物,這些有機物能夠將溶解于水的鞣質變成難以溶解于水的物質,于是柿子就會變得又香又甜了。相似的生活化學例子還有很多,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一方面有利于增添課堂生活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是有利于檢測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2 教學中應該注重與化學實驗的聯系
近兩年高考改革的政策不斷地得到了落實,各省發展的主要趨勢是文理不再分科,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化學學科中的實驗部分,一直都是學生心中的一個難題。一方面是因為化學實驗多種多樣,考查范圍越來越廣,另一方面是因為在高中化學課程安排中實驗課程安排較少,也有的學校實驗設備不夠完善。對于學習化學學科而言,實驗是學習的催化劑與有效輔助工具。高中化學中實驗主要可以劃分為九個綜合實驗: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海帶中碘元素的提取與檢驗、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演變、乙酸與乙醇的性質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備、碘酸亞鐵銨晶體成分的分析與檢驗、原電池金屬的電化學腐蝕、硫代硫酸鈉與硫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酸堿中和滴定法鑒定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教會學生了解實驗器材以及實驗步驟,實驗步驟一般要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用品以及具體操作、實驗的評價與改進。例如關于海帶中碘元素的提取與檢驗的實驗,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溶解、過濾、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點,主要依據的原理是萃取,所采用的關鍵器皿是分液漏斗等等。其次教師應該讓學生分組合作、明確分工。有些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問題,化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實驗中表現的格外積極,而成績略落后的學生在實驗中總是站在一旁看著他人操作,實驗課的效果總是不盡人意。教師在指導教學實驗時,應該將具體的分工分到每一個同學身上,讓同學在享受實驗樂趣的同時,也能夠鞏固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最后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一些實驗具體操作的細節。化學實驗的具體操作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師應該將一些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學生討論一起解答。比如在使用分液漏斗時必須先檢測是否漏水;玻璃儀器的磨口部位容易因為粘固而打不開,可以采用木器進行敲打或者加熱或者浸潤;清潔儀器上的特殊污垢,應該先分辨污垢的性質,然后具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等等。
3 教學中應該注重與學生關系的調節
高中化學教學中主要側重于高考的考查,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并不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在高考的重壓之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整日勤奮努力。在日常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一切,教師的教學除了教會學生知識之外,主要是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方面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以及其他高科技產品。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將具體的化學事物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霉菌發霉的過程。運用微博、微信等聯系方式,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幫助學生學會總結歸納,例如酸的強弱規律及其應用,常見酸按酸性強弱的分類:強酸、中強酸、弱酸,酸的強弱變化規律:無氧酸、含氧酸、羧酸的酸性,酸規律的應用:離子濃度比較型、強弱互換利用型、逆向思維利用型、綜合運用設計型。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嚴謹的學科態度。化學是一門基礎性科學,要求嚴謹,有些學生在學習有機部分,總是想當然的解決問題。例如對于乙烷的提純,其中含有雜質乙烯,有的學生會想當然認為通過氫氣,可以使乙烯反應產生乙烷。錯因是無法確定加入氫氣的量,而且不符合操作簡單的原則。
4 總結
高中化學教學比較偏重學生的考試能力,強調學生的應試技巧,要優化教學,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也要重視化學實驗的操作與應用,還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優化高中化學的教學,能夠增添課堂的有趣性,能夠鼓勵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任雪明,吳文中.高中化學教學疑難問題研析[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2]沈正東.高中化學教育新論:化學教學中的人文素質培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高中新課程:化學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貴州省仁懷市第四中學 貴州省桐梓縣 56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