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是中學教學階段的重要科目,是發展學生理性思維,培養其科學素養的重要課程。但是由于受到功利化教學思想,以及教學資源配置和教學理念的掣肘,我國高中化學教學普遍存在一定的問題亟需解決。鑒于此,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學教學實際,透過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并著重探究了有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化學教學;高中;策略;問題
高中化學是升學考試的重要指標,與此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科學意識的重要課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關注點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學生成績是否提高,抑或是教學任務是否完成等問題。而是應該立足與時代發展需求,全面提升學生動手能力、邏輯思維、科學素養等綜合能力。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功利思想的束縛,我國化學教學課程目標也呈現出急功近利趨勢,與此同時由于教學思維固化及教學策略實施不恰當,導致我國化學教學實效性也相對較低,鑒于此本文落腳于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分析,并透過弊病探析,積極探究了有關解決策略。
1 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分析
1.1 功利思想影響實踐教學實施
眾所周知高考是我國選撥培育人才最為直接的方式,但是正是由于選拔形式過于單一,嚴重影響了我國教學的根本性質。尤其是高中教育背負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高中教學往往都表現得比較功利,比較追求教學的“實際效用”(即升學需求),但缺乏對學科教育實質的綜合評估。具體到高中化學教學上,我們不難發現,在實際教學中理論知識灌輸幾乎成為了化學學科唯一的教學任務。但是化學作為嚴謹且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學科,僅僅以理論教學作為教學重點實則有些偏頗,這不僅違背了學科本身動手能力培養要求,同時也忽略了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人本教學要求。由此可見,落實實驗教學是現目前高中化學亟需解決的問題。
1.2 知識系統化教學力度不足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時常都會遇到這樣的窘境,即盡管教師傾盡所有的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到頭卻換來學生雖然對知識點悉數盡知,但都容易混淆不能靈活地運用到解題中去。造成這樣教學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知識的系統化歸納不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構建好良好的知識系統化,知識點在腦海中混沌著沒有清晰脈絡,所以就不要提靈活運用了。
1.3 理論與實踐聯系度較低,實效性不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必要途徑,只有將理論知識實用于實踐過程,我們才能辯證的認識到理論知識科學性,不僅如此通過實踐,還能夠有效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是著眼于高中化學教學實際,我們不難發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并沒有有機融合起來,并且大部分的理論教學幾乎都是與實踐活動相剝離的沒有任何的聯系。如此的教學現實,不僅不利于理論知識的深化,沒有也體現出理論知識的實效性,同時也沒有培養其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2 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 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是落實教學活動的指導性力量,其是確保教學活動規范化、科學化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全面提升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首先我們就應該敦促高中化學教師積極改變陳舊的教學思想,并積極的接受新的教學理念。首先教師應該及時摒除,應試教育功利思想,認清化學教學實質,辯證認識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內在聯系,并在實際教學中促進二者的有效融合。譬如學習有機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有關實驗,促進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融合,與此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苯酚變色實驗,因為這個實驗比較簡單可操作性較強,并且其安全性也相對較高,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總而言之,為了提升高中化學教學實效性,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之中。
2.2 知識系統化,提升教學效率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知識系統化教學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要素之一。因為系統化知識教學,是幫助學生構建完備知識結構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學生理清知識脈絡,避免知識混淆的有效策略。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知識的系統化。
其一,深入剖析教材構建完善的知識教學體系。在高中化學教學實際中,我們不難發現教材內容具有知識點遞進關聯的特點,即知識點由淺入深并相互關聯,但這樣的關聯性可能是跨章節的,因此為了落實知識系統化成效就應該對教材進行有效整合。
其二,通過繪制知識網絡圖,構建知識結構。知識系統化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知識的結構化。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制有關的概念圖,落實知識結構化要求。譬如學習氧化還原理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氧化還原性強弱概念圖,例如:氧化物質強氧化性強弱表F2 > KMnO4 > ClO2 > Cl2 > H2O2 > Br2 > I2 > S。
3 實施合作學習小組模式,促進學生交流
正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誠然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充分的交流的能夠激發思維活性,調動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并能夠有效進行查漏補缺活動。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較為深入的探究學習。想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首先就應該及時摒除是本位教學理念,認清學生的主體特性,樹立人本教育宗旨,將學習時間“還給學生”。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督促各個學習小組通過積極的探究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譬如在學習氧化還原知識時,我們會學習到Na2O2這個典型的氧化劑,我們首先就應該了解其一定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但是為了有效深化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進行一定的延伸教育,引入離子共存問題,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進行積極的討論學習,深化教學成效。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現目前我國教育的功利性思想嚴重阻礙了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在實際教學中,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聯系不夠密切,同時由于陳舊教學理念的束縛致使系統化教學力度相對薄弱。由此可見,樹立良好的教學思想,并促進知識系統化等教學策略,是解決高中化學教學問題的必要措施。
參考文獻
[1]張璐.略論有效教學的標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
[2]郭根富.讓教師在反思性教學實踐中成長[J].人民教育,2003.
作者單位
貴州省桐梓縣第一中學 貴州省桐梓縣 5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