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不剪、粗放修剪是甜柿整形修剪普遍存在的問題。科學的整形修剪必須依據品種特性和立地條件,通過人工誘導使主側枝合理分布,形成骨架,充分利用空間,達到豐產穩產、優質高效目的。
1 生長特性
以下是甜柿樹與整形修剪相關的十大生長特性,充分了解這些特性是實施科學修剪的前提和保證。
1)樹形開張,修剪不當容易形成“一窩蜂”。幼樹期應適當回縮,培養強壯的骨架,盡早形成樹冠。
2)喜光,日照少則葉片小,同化作用弱,影響品質和產量。
3)幼樹枝條直立,結果后逐漸開張。
4)頂端優勢明顯。
5)隱芽壽命長且極易萌發,尤其是副芽形成的隱芽易萌發。
6)大枝彎曲處能萌發很多徒長枝,枝梢極易衰弱。
7)木質脆,易折斷,特別是成枝角度小的易劈裂。
8)橫生枝、向上枝萌發力強,向下枝常成為無用枝。
9)粗細與母枝大體相等的大分枝一旦被鋸去,則留下的大枝生長衰弱。
10)強枝上發枝多而強,弱枝上發枝少 而弱。
2 整形方法
甜柿常用樹形為自然開心形、變則主干形、疏散分層形,以低主干自然開心形最為普遍。
主干生長幾年后,在健壯側枝中選擇3~4個角度位置方向均適宜的枝作為主枝,在最后一個主枝上方開心,即形成低主干自然開心形。整形時不能用輪生枝、對稱枝,因為這些枝容易形成“卡脖”現象。主枝間距離宜寬,中央領導干高度2.5 m為宜。
第一主枝距地面40~60 cm(陽豐60 cm左右),基角50°,第二主枝距第一主枝20~30 cm,基角45°,第三主枝距第二主枝20 cm,基角30°。甜柿樹整形不需要撐、拉,結果后枝條自然就會開張。
每個主枝留兩個側枝,每株樹共留6個側枝。如果株行距大,每個主枝可留3個側枝,全株共留9個側枝。側枝間距40~60 cm,各側枝間以不爭空間為宜。側枝上培養結果枝組。
主干、主枝、側枝均是樹的骨架,其上著生的結果枝組形成結果母枝的多少、配置是否適當是結果量多少的基礎,配置原則是“基部要大,頂部要小,中部居中,呈圓錐形”。結果枝組長成結果母枝是否強壯,與枝組在主干、側枝上萌發的芽位有關,下位芽萌發的枝條生長弱,上位芽萌發的枝條長勢強、易徒長、坐果率低,從兩側萌發的結果枝最好。
3 修剪技術
3.1 幼齡樹修剪 主要任務是培養骨干枝,整好樹形,調整角度,平衡樹勢。定干高度一般為 80 cm,選留5~6個飽滿芽,新梢長到50 cm時摘心,促進二次枝生長。以輕剪為主,選留主枝和結果枝組。
3.2 結果樹修剪 定植5年左右逐漸進入盛果期,樹勢穩定,產量上升,隨樹齡增長結果量增加,內膛枝開始變弱,結果部位外移。此期的修剪原則是:注意通風透光,加強結果枝更新,使結果枝盡量靠近骨干枝。
1)調整主側枝角度,平衡樹勢,對過多的大枝逐年疏除,改善風光條件,使內膛小枝正常生長發育,培養結果母枝。
2)逐年回縮主側枝原頭,促使后部更新枝向外斜,向上方生長,抬高主側枝角度。
3)疏、縮、截結合,培養內膛結果枝組。
4)充分利用徒長枝,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采取扭、拉、剪、牽等方法,將其培養成結果枝。
5)多截預備枝,每年短截結過果的枝或1/3結果母枝作為預備枝,交替結果,避免大小年。
6)及時更新2~5年生衰弱小枝,利用隱芽萌發力強的優勢復壯結果枝,延長盛果期。
7)結果枝組修剪要“去密留稀,去老留新,去弱留強,去直留斜,去遠留近”,相鄰的去弱留強,上下左右排開。
3.3 盛果樹修剪 原則是保證當年產量,適當控制花果量,減少養分無效消耗,增加樹體累積,促進花芽分化,為豐產打好基礎。
1)疏去或回縮位置不合適的大枝,減少花芽量。
2)疏去過密的結果枝組和結果母枝。
3)短截一部分結果母枝。
4)適時疏蕾疏果,葉果比保持在15~2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