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園紅是從金太陽杏自然雜交后代中選育的早熟杏優(yōu)良品種。近年引入陜西渭北白水及周邊縣市試栽,表現(xiàn)為結(jié)果早,成熟早,果個大, 1年栽樹,2年即可開花結(jié)果,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性好,品質(zhì)優(yōu),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品種。
1 主要性狀
1.1 植物學特征 自然生長樹姿半開張,干性稍強,冠幅中等,樹形較緊湊。1年生枝陽面紅褐色,主干和多年生枝暗褐色,皮孔大、中密。葉片圓形,葉色深綠,葉面平滑,老葉微卷,葉尖短尾,葉基圓形或楔形,葉緣鋸齒較粗鈍,葉柄平均長3.4 cm。花萼鮮紅色,初開花瓣粉紅色,盛花漸變?yōu)闇\粉紅色。
1.2 果實經(jīng)濟性狀 果實近圓形,果頂平,縫合線中深,兩半邊對稱,橫徑5.7 cm、縱徑 5.5 cm,平均單果質(zhì)量76 g,最大140 g,比金太陽杏大。果實底色橙黃,陽面著片狀鮮紅色或濃紅色,著色面60%左右。果肉較硬韌,耐碰壓,纖維中等,完全成熟后汁液多,風味酸甜適口,比金太陽杏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可食率95%,離核,甜仁。常溫下果實可存放7天。
1.3 生長結(jié)果習性 幼樹生長勢較強,樹體比金太陽緊湊,旱塬4年生樹高2.3 m,冠徑3 m,新梢平均長70 cm,節(jié)間平均長2.1 cm,干周12.6 cm。
萌芽率高,易形成較多中、短枝,初果樹長、中、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均能結(jié)果。花芽在枝條第2節(jié)位起始,單芽與復芽比為17 ∶ 83,自然坐果率33%,自花授粉結(jié)實率4%左右。
1年生苗栽植后當年可形成花芽,第2年結(jié)果株率可達96%;芽苗栽植后次年結(jié)果株率12%。
結(jié)果樹除第1年比對照樹金太陽產(chǎn)量略低外,從結(jié)果第2年起年年皆比金太陽產(chǎn)量高出20%左右。
大樹高接換頭第2年畝產(chǎn)可達1 600 kg。栽植第4年進入盛果期,第5年畝產(chǎn)3 000 kg。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比金太陽輕。
1.4 物候期 在陜西渭北物候期比金太陽早5天左右,在陜西白水縣城區(qū)2月中下旬花芽萌動,3月上旬開花,花期1周左右,果實5月15日著色,5月26日充分成熟(可適當提前采收),比金太陽杏早熟7天。葉芽3月中旬萌動,3月底展葉,11月下旬開始落葉。果實發(fā)育期65天左右,年營養(yǎng)生長期270天左右。
1.5 抗逆性 經(jīng)多處多年觀察,豐園紅在旱塬薄地、坡地、山區(qū)、堿性沙灘地均能正常生長開花結(jié)果。在花期、幼果期遇連陰雨,或-1 ℃晚霜低溫等惡劣壞境下,仍可獲得豐產(chǎn),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逆性。金太陽在上述惡劣環(huán)境下極易大幅減產(chǎn)。
對杏樹常見的蚜蟲、卷葉蛾、葉螨等抗性優(yōu)于金太陽杏,發(fā)生較輕。在正常作務(wù)管理條件下未見杏疔病、流膠病發(fā)生。細菌性穿孔病在葉片上偶有發(fā)生,但果實不會感病。
2 栽培要點
2.1 建園栽植 露地行株距4 m×2~3 m,也可按行株距2 m×1.5 m采取計劃密植。設(shè)施大棚按1.5 m×1 m行株距栽植。豐園紅建園時應配植20%左右授粉樹,如金太陽、金壽等。
2.2 整形修剪 樹形可采用紡錘形、主干形或多主枝自然半圓形。苗木定植后按70 cm左右高定干,主枝數(shù)10個左右均勻分布,主枝開角70°~90°,樹高2.5~3 m。幼樹夏剪以適時多次摘心為主要方法,促生分枝形成花芽,秋梢8月摘心亦可形成正常花芽。成齡樹生長期修剪以控制樹冠、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為主,冬剪時應疏除過密花枝和部分細弱花枝,剪截中、長花枝,控制花量和減少疏果工作量。
2.3 花果管理 豐園紅杏果枝量大,花量多,坐果率高,很容易過量負載。除冬剪時要剪除多余花枝控制花量外,還要重視花前復剪;花后及時、認真疏果,去除小果、病蟲果、畸形果,剩余果間距保持6 cm左右為宜;花后半個月新梢摘心有促進果實膨大作用。修剪后的杏樹應是枝多而不密、壯而不旺、通風透光、負載合理。畝產(chǎn)量旱塬控制在3 000 kg左右,可灌溉園控制在3 500 kg左右。
2.4 土肥水管理 豐園紅屬高產(chǎn)品種,須加強土肥水管理。提倡果園生草、覆草、秸稈覆蓋等提質(zhì)增效措施。基肥10月份施入最佳,畝施腐熟畜禽糞4 000 kg,并搭配60 kg三元素復合肥和一定量生物菌肥。
每年最少追肥2次,第1次在萌芽后,第2次在采果前1個月。第1次追肥以三元素復合肥為主,畝施50 kg。第2次追肥以硫酸鉀型復合肥為主,并配合一定量的微生物菌肥。
施肥方法:幼樹采用條溝施法或環(huán)狀溝施法,即在樹冠外圍挖深、寬各40~50 cm的溝施入肥料。成齡大樹采用條溝施法或全園撒施法,全園撒施后深翻20 cm左右為宜。
施肥時應注意:化肥必須和土壤混勻;微生物菌肥不能與化肥混用,可分層施入。
生長期葉面噴肥2~3次,可結(jié)合防治病蟲害進行。花后和果實膨大期噴0.5%尿素溶液+1%過磷酸鈣溶液+0.5%磷酸二氫鉀溶液。采果后噴0.5%尿素溶液,對花芽繼續(xù)分化和樹體營養(yǎng)儲備作用很大。
澆水一般在施肥后,以及萌芽前、果實膨大期遇旱時進行,其他時間一般不澆水。
2.5 病蟲防治 花芽萌動期噴4~5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流膠病、介殼蟲、葉螨和細菌性穿孔病等。花后噴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6 000倍液+2.5%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蚜蟲、卷葉蛾、細菌性穿孔病。果實采收后噴1.8%阿維菌素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防治葉螨和其他食葉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