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關中地區,葡萄是很多果農的家庭經營支柱產業。生產中,相當數量的果農為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在果品質量上動心思,也不在銷售上想辦法,把重心一味放在提高產量上,要么加大種植密度,要么增加化肥用量。這些措施雖然短期內能夠實現高產,但幾年后問題就暴露出來了——葡萄園病蟲危害嚴重,果實品質下降,出現大面積的樹體黃化,甚至枯死。果農往往把這些問題歸咎于土壤環境和苗木抗性, 但經筆者多年調研分析,其主要原因在施肥上。
1 施肥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營養調配不合理 生產中,果農施肥普遍比較單一,不考慮樹體對多元化營養的需求。主要表現為:萌芽肥過分偏重于氮肥,有的1畝園要用50~75 kg尿素;第1次和第2次膨大肥偏重于二銨和鉀肥;秋施肥用的是沒有完全腐熟的雞糞等。
多年掠奪式生產,造成土壤有機質和中微量元素極度匱乏,大元素肥料施入越多,對土壤的損傷越厲害,植物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越低。而大多果農并不重視有機肥和生物菌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的施用,造成肥沒少施,錢沒少花,樹體卻不健康,效益提不上去。
1.2 施肥方法不科學 從目前的生產管理狀況看,大多果農在葡萄施肥時間和方法上仍處于盲目仿效水平。看別人咋弄咱就咋弄。弄得好了,滿心歡喜;弄得不好了,大家一個樣,誰也不笑話誰。
就拿施肥時間來說,有人把膨果肥放在花前,加快了枝葉旺長,對果實膨大起不到應有的促進作用;有人把秋季施肥放在了冬季,達不到養根和積累營養的目的。
筆者建議施肥抓住以下幾個關鍵時間點:萌芽肥,必須在萌芽前7~10天施入;第1次膨大肥,要在花后7~10天施入;第2次膨大肥,在封穗前施入;月子肥,早熟品種采完果立即施入,晚熟品種采果前7~10天施入;秋季基肥,最好在9月15日至10月20日施入。施肥時間把握不好,容易擾亂樹體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造成樹體營養積累差,來年花穗少而小。
再說施肥方法。大多果農喜歡在樹體的兩邊同時開溝施肥,且有的施肥區距離主蔓僅30~40 cm。在樹體旺盛生長期,這樣施肥極易造成斷根太多,營養難以向上輸送,而且斷根傷口也容易被化肥浸入,出現燒根現象。燒根后的地上表現是肥施了果實卻不長。久而久之,還會影響樹勢,甚至造成死樹毀園。建園沒幾年,效益沒顯現,園子卻毀了,實在是得不償失。
建議施肥距離主蔓80 cm開外,最好單邊施入,減少旺長期的斷根數量。這樣對強健樹勢、果實膨大都是非常有利的。
2 葡萄園全程施肥方案
2.1 催芽肥 施肥時間,依當地氣候在杏樹開花前1周施入為好。這次施肥應以氮肥為主,亦可加入適量優質菌肥,增強土壤活性,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宜淺不宜深,土壤墑情不足的必須及時給水。施肥量,以每畝追施尿素25 kg+優質菌肥40 kg為宜。
2.2 膨果肥 第1次肥,應在果實綠豆粒大時施入。這次施肥量要足,營養要全。施肥量,以每畝追施高氮高鉀復合肥100 kg+二銨50 kg+生物菌肥80 kg+速效沖施肥10 kg為宜。若土壤墑情差,要及時給水。
第2次肥,在第1次肥后40~50天施入。施肥量,以每畝追施高鉀型復合肥100 kg+純硫酸鉀50 kg+生物菌肥80 kg+速效高鉀型沖施肥10 kg為宜,與上次施肥點錯位開溝施入。
2.3 葉面肥 在果實開始著色期,追施1次速效高鉀型沖施肥,用量10~15 kg/畝,作為補充養分,對葡萄著色、膨果十分有利。
2.4 月子肥 施肥的最佳時機為采果前7天至剛采完果。每畝施入平衡型三元復合肥50~75 kg,穴施或溝施均可。關鍵是及時。
2.5 秋施肥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施入。這次施肥以有機肥和磷肥為主,老齡樹根據生長情況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施肥量,以每畝施入優質有機肥80 kg+生物菌肥80 kg+二銨50~75 kg+中微量元素肥25 kg為宜。這次施肥可在距葡萄主蔓70~80 cm處開溝施入。
3 一點說明
以上為中晚熟葡萄科學優化施肥方案。如果是早熟葡萄,少施1次膨果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