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名為《穿越故宮來看你》的創意頁面在微信朋友圈被瘋轉,這是騰訊與故宮聯姻的產品之一。借力年輕人喜愛的“網紅”騰訊,故宮可謂用心良苦。不過,在原本嚴肅厚重的故宮里“賣萌”,把握恰到好處的火候是一大考驗。就在《穿越故宮來看你》被大量轉發后,專家、網友開始為它“挑起了刺兒”:丞相制度在明洪武十三年就被朱元璋廢除,朱棣在位時不可能有“左丞相”“右丞相”點贊;于謙和已故的昭獻貴妃同時點贊,皇貴妃是明景泰年間才有的,而且謚號是死后封號,一個人怎么可能未卜先知用死后的謚號來當網名呢?
娛樂化開發的確可消解歷史文化的神秘感,拉近與大眾的距離,但過度商業化尤其是不尊重歷史、不尊重事實的運作活動則會讓人對歷史不再敬畏。
賣萌,能接地氣,讓人平添好感,但并不是一條萬全之策。過度賣萌,甚至一味迎合,就是自己“打臉”了。在互聯網傳播文博知識或產品,摒棄古板、枯燥,轉為生動、有趣,的確是必需的。但“互聯網+”不是簡單的相互捏合,更不是單純依賴互聯網的“為了讓你發笑而媚俗地笑、賤賤地賣笑”,起碼的底線和原則還是要堅守。
(余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