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在經歷了一輪野蠻生長后,伴隨著行業自身問題的不斷凸顯和國家監管的加強逐漸步入“寒冬”,曾經風光一時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開始舉步維艱,但作為社會進步的必然,其發展注定無法阻擋,只是互聯網金融的未來之路應該如何行走?
2016年5月20-21日,“中國金融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金融創新服務,助力‘雙創’引擎”。其間,各路專家圍繞“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趨勢發展與風險防范”話題展開探討,也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之路提出了眾多見解。
風險是互聯網金融不可逾越的底線
王思聰 翼龍貸董事長
如果讓我說2016年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應該如何做,那就是怎么合規怎么來。
雖然說這個行業還沒有一個合規的標準,但是我們一定要自己合規,只有自己合規了,我們未來才能走遠。因為我認為金融它所有的場景和要素都是風險,現在沒有風險也許明天就有風險。那么風險對于我們互聯網金融來講,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底線。
互聯網金融核心是解決融資成本問題
王志堅 福銀票號CEO
2016年互聯網金融在走回歸之路,回到監管體系當中,國家已經對互聯網金融行業作了一個明確歸屬,我們是被銀監會管,銀監會管的是什么呢?管的就是銀行。國家既然把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歸為銀監會,我們這個行業將來所面臨的就是跟銀行差不多的監管體系。
互聯網金融出問題,我的判斷,無非就是三個原因,缺乏真實的融資、缺乏透明的信息披露、缺乏道德底線。
雖然說有林林總總的互聯網企業倒閉,其中很多從事的根本不叫互聯網金融,但是沒辦法,它們以前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現在出事了,把這個臟水潑向全行業。
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是什么?是解決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問題,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問題。如果說互聯網金融企業不是服務于這個的話,它不應該叫做互聯網金融。
真正的P2P應該就是一個市場
胡德華 投融家聯合創始人兼CEO
網貸平臺不同于線下財富,這個專業人士都是清楚的,但是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整個行業監管機構并沒有對大眾有這樣一個深刻的教育或普及。傳達的都是很淺顯的、抽象的知識,P2P是信息中介,但是這個信息中介的定位過于抽象。對于一般老百姓來講,它過于理論化了。
真正的P2P應該就是一個市場,正如傳統行業的市場一樣,你得有一個場地,你這個市場要經營下去得有相應的規則,得有交易雙方準入規則。
在交易的過程當中要保證、維護市場的聲譽。通過市場帶來更多交易,通過交易繁榮市場,這是P2P的本質。
互聯網金融服務價值高于投資價值
喬志杰 永安信(北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我一直堅持認為,真正的互聯網金融概念,就是把我們過去必須去銀行做的所有的功能和職能移到網上。
所以我堅持認為,互聯網這個領域,服務的價值應該高過投資。
可是遺憾的是,我身邊所有做互聯網金融的其實都是在做投融資。有一個獲得資金的渠道,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互聯網金融理解。
他們總是告訴我,用眾籌、P2P等方式可以獲得大量資金,最后出現一個問題,這些錢怎么創造價值?
這個時候就出現一個偏差,很多人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解和把控不是全面的。
互聯網金融要注意隱私保護
李麟 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研究部總經理
隱私是什么,是你身上的一部分,你愿意給別人看別人才可以看,別人想看首先要經過你同意,但是這一點我們就沒做到,我們的制度還不足以保護我們的隱私,這是第一。
第二,大家都說大數據,我就可以把你采集了,誰授予你的這個權力?美國只有兩種數據可以采集,一個是指紋,一個是DNA。但必須是國家授權的司法機構。
如果誰都可以采集大家的東西,隱私就沒辦法很好保障了。所以這些深層次的東西,它會導致互聯網金融的穿透。
但是互聯網的特點是什么,它的優點是穿透,缺點是穿透力太強。它現在已經穿透到法律層面,隱私如果都沒有保障,大家都在光天化日之下裸奔,是什么感覺?
最后大家可能就會關閉這一扇門,而且越有錢的人越反感這些,這是我們最大的問題。
互聯網金融是在傳統金融基礎上的升級和補充
臧延斌 中普互聯網金融總裁
互聯網金融業態不是要顛覆傳統金融,而是要在傳統金融的基礎上,做升級補充,升級的是技術,補充的是服務。從而擴大金融服務所涉及的人群,達到普惠的效果。
我談一下技術提升帶來的模式創新,創新不是無源之水,民間金融早已蓬勃發展。之前小額貸款公司等已經遍地開花,但是受限于技術手段,上述的業態并沒有對傳統金融體系有更大的促進,目前自身發展也面臨著后勁不足的局面。
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實現了資產供需雙方的匹配,互聯網天生的大眾屬性也降低了金融門檻,讓大眾更便利地從金融投資中獲利和享有有效的借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