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電商的本質就是“一上一下”,農產品進城,工業消費品下鄉。消費品下鄉可以幫助農民省錢,農產品進城則是幫助農民掙錢。
4月18日,河南姑娘王茜作為阿里農村淘寶合伙人代表,應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邀請到瑞士日內瓦,與來自埃及、印度以及非洲的多個國家的官員分享農村電商經驗,以推動全世界更多地區實現電商扶貧。
在河南柘城縣大仵鄉馬莊村農村淘寶服務點,王茜通過網絡幫助村民買冰箱、洗衣機、衣服、火車票等商品。王茜的淘寶服務站只是河南迅猛發展的農村電商的一個縮影。隨著城市電商增速放緩,電商巨頭紛紛將目光瞄向廣闊的農村市場。目前,阿里巴巴、京東的農村電商重點在理念宣傳、基礎工作建設、人才培養、縣鄉村服務點建設等工作上。
電商下鄉先刷墻
在電商下鄉的潮流中,河南人胡偉發現了商機,他創辦的村村樂網在2015年一共刷了近千萬平方米的農村墻體廣告,電商廣告是最大的部分。“要想生活好,趕緊上淘寶”,“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老鄉見老鄉,購物去當當”,這些標語成為農村新景觀,也折射出電商下鄉的時代氣息。
電商巨頭們農村跑馬圈地的第一步是宣傳,而墻體廣告是最便捷的方式。隨后,在鄉村建立服務店,招募推廣員,融入到鄉村。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和阿里巴巴集團就返鄉創業發展農村電商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計劃2016年到2018年每年支持約100個返鄉創業試點地區發展農村電商,真正讓農民工在家門口就能創業。京東、蘇寧也不甘落后,大力布局服務站,招募鄉村推廣員。在農業細分領域,電商企業仍然積極行動。河南本土農資電商平臺——萬莊園農資電商交易平臺以原有的農資經銷渠道、互聯網金融為支撐,今年在全省建立100個市(縣)級服務中心和2000個鄉村級6S店。
在農村電商發展中,以縣、區、市為單位的縣域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在浙江麗水市遂昌縣,借助政府的強大支持和自身體系的巨大聚合力,遂昌遂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平臺將千余家松散的小賣家統一運營管理、統一培訓,對上游貨源統一整合并擬定采購標準,線下按照統一包裝、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等標準化操作執行。
河南在農村電商發展方面積極作為,我省已經擁有鄢陵、臨潁、光山等15個國家級電商進農村示范縣,到2015年底省商務廳與阿里巴巴合作的“農村淘寶”試點縣達到25個。淘寶網特色中國河南館已經成為推廣河南特色產品的重要平臺。據不完全統計,京東在河南共開設縣級服務中心15個、村鎮推廣員近2000人。河南蘇寧也開設了16個直營服務店。三者的合作模式基本一致,即“代理人+傭金”,平臺投入電腦、培訓、廣告、物流等資源,當地政府投入物業資源、租金補貼、水電光纖到戶等成本,合伙人吸引客戶到網站購物,合伙人獲得銷售傭金。
與發達的城市電商相比,農村從規模到水平都比較弱。馬云坦言:“農業電商還是早晨四五點鐘的太陽,有的地方看到一線曙光,大部分還是山的背面。”首先,農村市場基礎薄弱,農村人口進入城市,農民的購買力有限;農村基礎設施薄弱,運營成本高,物流成本高,售后服務困難;農村農產品面臨“散、低、少”的問題,缺乏標準化和品牌,附加值低;另外,東西部農村經濟水平差異很大,江浙農村電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西部地區的電商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
河南農村電商發力
農業電商的本質就是“一上一下”,農產品進城,工業消費品下鄉。消費品下鄉可以幫助農民省錢,農產品進城則是幫助農民掙錢。電商巨頭依靠成熟的電商體系在送消費品下鄉方面具有優勢。但是在農產品進城,幫助農民致富方面,需要河南農村電商創業者整合農戶、政府、企業、土地、資本等多領域的要素,通過標準化品牌化的生產運作,提升河南農產品的經濟價值。
因此,河南的農業電商協會組織打破部門限制,匯聚互聯網和農業等部門的資源,實現了河南協會模式的一次創新。去年7月,河南省電子商務協會農業分會、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促進會電商分會(以下簡稱分會)同時掛牌成立。兩個分會共用一套服務班子,又歸屬于不同的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與農業廳管轄。分會會長婁永戰表示分會得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圍繞農業生產的農資供應、農業金融、農業生產以及農產品的流通加工消費等農業產業鏈系統中的各個環節,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使農業的各個環節都取得突破進展。
分會正與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進行合作,適時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拓展我省產品的銷售渠道。目前,分會已經與鄭州百應虎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簽署合作協議,將生鮮農產品直接送達社區、商超和酒店。
河南擁有豐富的特色農產品,河陰石榴、西峽獼猴桃、焦作鐵棍山藥、靈寶蘋果等地理標志農產品享譽海內外,但是分散的農戶種植,收益有限,而且抗風險能力差,產品商標品牌知名度不足。中國(鶴壁)農業硅谷園(以下簡稱中鶴)以農業信息產業為核心,打造國內高端、全面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種植、推廣、服務集聚區。中鶴在農業種植階段已經實現現代化,通過設備化、全機械化與物聯網技術相配合,已基本實現了農田、養殖工廠的信息化采集、控制,同時向創意農業、休閑農業、生態農業等現代農業模式發展。
人才是制約農業和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阿里巴巴團體合股人、農村淘寶總經理孫利軍以為,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是農村成長的未來,“農村只要吸引大量懂電商的年輕人回籍,讓他們真正扎根在農村,農村的成長才會有可延續性,未來農村的農產品都可以經過這些懂電商的年輕人源源不竭賣進來。”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說:“農業生產要高產優質必須良種良法良田良態。”在良好的客觀環境之外,更需要像王茜這樣有愛心有創新精神的創業者,借助于農業電商、互聯網、金融等力量,拉近城市與鄉村的距離,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