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小的孩子相對矯正時間越短越容易,大了就千難萬難。
食物精細化使得人類咀嚼功能降低,導致牙齒不齊。當前最新的調查顯示,6~12歲兒童中牙列不齊(學名:錯頜畸形)達70%以上,這也就意味著大部分兒童都需要接受正畸才能擁有漂亮的牙齒。
常見的正畸方式,雖名目繁多五花八門,但是基本可分為兩大類:固定矯正(托槽式)和活動矯正(無托槽式透明牙套)。然而這些牙套力度太強,必須等待牙頜骨徹底長好才能做,均需拔牙或者片切、佩戴痛苦、易反彈,沒有換完牙的兒童生理和心理上都無法承受。絕大部分醫院仍在采用傳統正畸方式,因此需待孩子十二三歲換完牙之后才能做牙套。
然而,美國正畸學會近些年已經提出兒童正畸就診不宜遲于7歲。咬合誘導技術的活動式咬合器填補了傳統正畸市場的巨大空白,為換牙期兒童矯正牙齒帶來了福音,也為諸多愛美人士從娃娃抓起貢獻了一大利器。
市場廣闊
肌功能矯治技術已有50多年歷史。1989年,澳大利亞肌功能研究中心(MRC,Myofunctional Research Co.,)的Dr. Chris Farrell為3~15歲兒童研發出咬合式肌功能矯治器(Myobrace)。通過糾正口腔不良習慣、唇舌位置等,通過訓練肌肉功能來改變牙齒整齊度,收效甚佳。
兒童咬合誘導技術在MRC矯治技術理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在美國已有十幾年歷史,如今在歐美國家,這兩種技術已經成為替牙期兒童矯正牙齒的主要方法。羅慕齒美康(LM EGA)咬合誘導技術的發明者,芬蘭圖爾庫(Turku)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沃瑞拉教授Juha Varrela DDS以長期臨床研究和系列成功案例,證明LM EGA咬合誘導治療系統可以在替牙期幫助兒童舒適地矯正,并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不易反彈。
咬合誘導技術由青苗口腔于 2011年引入中國,4年來已有3000多個成功案例,往往佩戴幾個月就有明顯療效,堅持做完療程的案例效果顯著。沃瑞拉教授與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科主任葛立宏教授共同領銜青苗專家團隊。2013年8月,北京大學醫院兒童咬合誘導治療中心正式成立,這是國內首家專門研究替牙期兒童牙列不齊問題的醫療機構。該技術通過改善兒童口呼吸等不良口腔習慣、唇舌位置等方法,同時作用于牙齒和骨骼,幫助孩子在換牙期間把牙齒排整齊。
中國人口基數巨大,每年有一千多萬嬰兒出生,咬合誘導涵蓋的年齡范圍比較寬泛,潛在受眾人數眾多,2016年元旦伊始的二胎全面放開政策更是一個巨大利好。雖然該技術目前在中國仍屬于起步階段,但未來兒童正畸市場前景廣闊,具有強大的發展潛能。隨著更多人對此技術的了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因此受益。
早做,早美
越小的孩子相對矯正時間越短越容易,大了就千難萬難。就像小樹苗成長過程中,為了避免樹苗長歪,不需要砍掉歪的樹枝和樹干,而是用繩子輕輕在外面綁上,一段時間以后松開,樹苗已經長得很好,不會再歪。如果等長歪了再去矯正,要么砍樹枝,要么用大力松土拽樹干,必須用大動作才能達到目的。
傳統牙套需要每天24小時佩戴,不能自行摘下,這樣才能保證力度和足夠的治療時間。每顆牙齒上面粘了托槽,綁上明晃晃的鋼絲,“鐵嘴鋼牙”的形象令人想起來就退避三舍,但為了形象卻只能硬著頭皮偏向虎山行。吃飯時頻頻塞牙,必須隨身攜帶牙刷牙膏,每餐后仔細刷洗,否則難以避免會有各種難堪場面出現,給生活添了不少堵。想獲得一口整齊的牙齒,十幾歲如花年華要與鋼牙為伴幾年才能重獲自由,如若錯過這個時期,越晚正畸越是難度大時間長?,F在雖有隱適美等可摘的隱形牙套,美觀度增加不少,然而拔牙或者片切牙齒很難避免,對健康好牙的傷害之深與鋼牙套如出一轍,而且牙齒不齊嚴重的也無法使用。傳統牙套實現美麗牙齒之余,拔牙后的臉部變形也是潛在風險。
而從孩提時代就能夠輕松矯正牙齒,在換牙期間幫助孩子把牙齒排列整齊,不容易反彈的這種方法,無疑會受到愛美人士的更多青睞。規避了拔牙風險的整牙,不必等到青春期遭受痛苦就能獲得一口漂亮牙齒,所有媽媽了解到之后都會大喜過望。
不痛苦的選擇
早期誘導矯治是利用牙齒生長的優勢來引導牙齒按正確位置生長的。仍以小樹苗為例,牙齒發育初期不時將其輕柔扶正,長大之后,牙根長結實就不容易歪。就像土壤還沒有緊實之前,樹苗很容易就能扶正,待到長大茂盛,樹根牢扎,土地堅實之后,再硬要將其移形換位,耗費力氣必然巨大,即使挪了位置,土壤也會變得松動,很難再自行完美修復。
如果錯過了以上時期,一旦牙根根深蒂固,頜骨發育已完成,則只能采用傳統方式進行矯正,簡單的案例可以使用隱形牙套,復雜案例用鋼絲牙套。此時矯正牙齒比小孩相對難度大,時間也長,容易反彈,必須堅持戴保持器。特殊案例甚至需要終生佩戴保持器。沒有咬合誘導矯正技術之前,家長們的認知都是苦苦等待換完牙,拖到骨骼定型后再去拔牙、綁住牙齒生生地移位,花費很大力氣和時間,承受非常多的痛苦。拔掉幾顆健康的大牙,哪個家長想著都會很痛心。
盤點固定牙套和透明牙套給人們帶來的痛苦:飲食諸多限制,較硬的食物必須小心吃;吃完食物之后最好馬上徹底刷牙,食物殘渣如果去除不干凈,齲齒幾率會大幅增加;稍有不慎咬了點涼東西,冷熱驟然交替之時,托槽可能會脫落、鋼絲也有突然崩斷的危險;通常要拔掉四顆健康牙才能為正畸騰出空間;正畸后要堅持長期戴保持器;粘上和去除托槽時破壞牙釉質;牙根吸收;每次調整完鋼絲的幾天牙齒酸痛酸脹;鋼絲磨嘴;口腔潰瘍大面積發生;牙周炎;復診間隔短;牙齦萎縮;牙齒敏感;臉部變形甚至顯老等。
如今科技進步給了人們更佳選擇,咬合誘導牙套是硅膠所制,柔軟舒適,安全無毒,孩子能夠比較容易地接納入口,質地有韌性。每天晚上睡覺戴,白天只需要佩戴2小時,在家里游戲學習或者玩耍時即可完成,不影響孩子的活動和美觀。與傳統牙套最后殊途同歸,然而不同年齡開始做,過程與感受卻有天壤之別。
價格有點小貴
鋼牙套幾千元就能做完,陶瓷或者水晶牙套相對貴些。因鋼牙套價格便宜,效果顯著,對牙齒本身條件沒有挑剔,對于正在求學的孩子們來說,美觀還沒有上升到選擇牙套的首要因素,因此這種物美價廉性價比最高的款式一直是廣大家長的首選。
一分價錢一分貨,美貌的代價就是錢包很受傷。牙內側的鋼牙套或者水晶牙套因完全隱形、完全不影響形象而相對貴了幾倍。透明活動牙套是諸多愛美人士最喜愛的,兩周更換一副,也較為昂貴。因每個人牙齒具體情況不同,而價格有較大差別。
據筆者了解,兒童咬合誘導器目前價格按服務時間而定,矯正期間免費更換牙套,2~4年的費用為16800~23000元之間。根據孩子換牙期長短不一,有的可以選擇較短年限,有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因此最終花費不同。
并非萬能
咬合誘導并非萬能,孩子如果在換牙期間發現比較簡單的牙齒不齊或者反頜(地包天)等小問題,利用咬合誘導器很容易就能在此期間將牙齒排列整齊。但如果有相對較嚴重的頜骨歪斜等問題,咬合誘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療效,而不是萬能地徹底解決所有問題。更為嚴重的案例,則需要成年后進行正頜外科手術進行治療矯正。
另外,只要是牙套,必定有移位功能,還是會有不舒適感覺。與透明牙套類似的一點是,咬合誘導器需要定期復查,根據牙齒和頜骨發育情況不斷重新設計并更換誘導器。每一次更換,誘導器都會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于牙齒和骨骼,給予輕微的力量幫助牙齒排列。因此每一次更換新牙套之初,牙齒對新位置和新的受力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同時,只要在口腔中有異物,百分百舒適是很難做到的。牙齒酸脹痛、口水分泌較多等都是自然的反應。
雖然年齡較小的孩子使用牙套或者誘導器,較難配合,配合度高的孩子治療效果才會更好,大一點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為了未來美麗而帶來的小小不適,但無論如何,咬合誘導已經是目前為止相對較好的選擇。如果家有還在換牙期需要正畸的孩子,不必再等到12歲,而是可以額首相慶,孩子恰逢其時趕上了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