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華爾街做交易的時間越長,便越不相信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和內部信息。”
——巴魯克
1870年出生的投機大師巴魯克,是美國著名的股市投機者,在股市上成功賺取財富之后,從政成為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和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經濟顧問,以后又努力成為一個慈善家。巴魯克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最善于把握股票交易的先機。他多次在股市崩盤之前成功逃脫,最愿意被稱為“大崩盤之前拋出的富豪”。
算命先生決定的人生
14歲,立志要申請耶魯大學獎學金的巴魯克,被母親以“年紀太小”并且不希望這個心愛的二兒子遠行為理由,最終注冊成為紐約城市學院的學生。根據班級史冊記載,與巴魯克一同入學的幾百個學生中, 最后只有50位畢業,“都是精英”。
巴魯克以第13名的成績畢業。雖然他后來以對數字敏感而著稱,但在學校里巴魯克語言學科的成績比數學課好,繪畫課和美學課則學得很是掙扎。
父親從小教育巴魯克,一定要對任何侮辱報以顏色。有一次一個同學辱罵他母親,巴魯克毫不遲疑給了他一拳,這個事情很嚴重,校長暫令他停學,但是建議他應該去西點軍校。巴魯克真的去了,但是卻發現自己左耳失聰,進不了軍校。
后來巴魯克很喜歡提及此事,總是遺憾地說如果去了西點軍校,說不定就成了將軍。
按照父親的計劃,巴魯克應該和父親一樣成為一名令人尊敬的醫生。但這次仍然是母親引導了他的人生。母親讓一個算命先生——顱相師摸了摸巴魯克的頭顱,這位顱相師十分肯定地說,雖然巴魯克也能當好醫生,但是金融和政治領域才是他發揮才能的戰場。
母親對此深信不疑,想盡辦法向華爾街的一家公司推薦了自己的兒子去當學徒。
華爾街的活字典
顱相師的預言很準,巴魯克一到華爾街就被迷住了。套利交易,匯率計算、資產重組、投機交易……這些新鮮的內容比此前的玻璃器皿批發商行的工作有意思多了。巴魯克最喜歡讀那些記錄交易的賬本,并很快就顯露出他敏捷的思維,比如他幾乎能在瞬間換算出不同匯率的貨幣。
巴魯克的第一個奮斗目標是從跑腿員變成記賬員。他上夜校學習簿記和合同法,以至于他在后來的歲月中一直都能自己看明白復雜的賬簿。此外,他閱讀《金融年鑒》,博聞強記,直到能夠一口氣說出美國所有重要鐵路的運行路線,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于運輸哪些商品和物產。他不用查地圖冊就能知道,哪些鐵路在全國的某個地方會受到干旱的影響、而另一個地方則會受到洪水的影響,那些鐵路因某個新礦的發現而受到影響。
很快巴魯克就因為他常常能回答別人需要查《金融年鑒》才能知道的答案而聞名了。一些地位比較高的人常常向他請教,巴魯克覺得臉上有光,反過來又激發了他獲取各種信息的熱情。
比如當時著名的投資人巴里爾先生因為問他一些問題而偶爾請他吃午飯,這樣,平時只買得起三明治的巴魯克就能痛快地吃一頓烤牛肉和土豆泥了。
當然,巴魯克的收獲遠不止幾頓像樣的午餐,他建立起了更廣闊的人脈和客戶關系。
在不斷犯錯中成長
開始獨立買賣股票之后,巴魯克迷上的是保證金業務,也就是用10%~20%的“保證金”作為杠桿買賣股票,一旦股票上漲,利潤很可觀,而股票下跌的話,保證金就會被全部沒收,除非再追加保證金。
作為初入行的新手,巴魯克在這種高杠桿的操作下賠掉了不少錢。盡管如此,父親對他仍信心十足,讓他投資了畢生積蓄的一大部分,結果也賠掉了。
巴魯克十分懊悔,他開始變得無比謹慎,并且由此養成一個堅持了一生的習慣:分析失敗的原因。每次操作完一次重大交易,尤其當市場形勢轉向蕭條時,他便抽身離開華爾街,到某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回顧所做的一切,檢討在哪些方面出了紕漏,考慮以后要防止再犯同樣的錯誤。
在這樣不斷的思考中,巴魯克總結出股票市場上所有業余投資者幾乎都會犯的錯誤。第一個是,對自己正在交易的證券了解得不確切,對一家公司的管理層、贏利和未來增長前景所知甚少。第二個錯誤是,超出個人財力進行證券買賣,試圖靠極少的資金快速賺到大筆財富。
此后,巴魯克對經濟形勢認真分析,幫他的第一個債券客戶賺到了大錢。
第一次難忘的交易
巴魯克在自傳中認為最難忘一次交易是在1898年。7月3日,巴魯克全家正在新澤西州準備共度國慶節。巴魯克的老板豪斯曼打電話告訴他,西班牙艦隊在圣地亞哥已經被美國海軍殲滅,美軍已經取得了美西戰爭的決定性勝利,美西戰爭即將結束。
巴魯克立刻意識到,美國的金融市場將快速反彈。但是第二天是美國國慶節,美國交易所休市,但是倫敦交易所正常交易。在倫敦交易所開盤時,如果下單買入美國股票,就可以賺到可觀的利潤。
那個時代沒有現在發達的交易終端和無線WiFi,要做到向倫敦交易所下單,他們必須趕回紐約的辦公室,在凌晨5點之前發出越洋電報。
周末的晚上,已經沒有火車了,巴魯克通過鐵路員工租了一輛帶煤水車的機車頭,掛著一節旅客車廂,向紐約飛奔而去。巴魯克興奮不已,感覺自己正在經歷類似羅斯柴爾德家族發家史中重要的那一環:在戰爭勝利后的第一時間搶占盈利的先機。
好容易趕到了辦公室,巴魯克卻發現自己沒帶鑰匙,只能從窗戶爬進去,向倫敦交易所發出了電報。
巴魯克和他的公司為客戶吃進了大量股票,干凈利落擊敗了紐約的其他證券經濟公司,為公司贏得了大量利潤,以及贊譽。
隨后,巴魯克就接到了他職業生涯中從未遇到過的一筆重大交易:給當時的金融巨人托馬斯·萊恩進行交易操盤,為美洲煙草收購大陸煙草爭奪市場份額。操盤成功的同時,巴魯克原本被允許在股票市場上虧損20萬美元,結果讓他得意的卻是,在操盤打壓對方股價的同時還賺了不少錢回來。
決不能相信內幕消息
巴魯克的又一條至理名言產生于他最大的一次失敗之后:“決不能相信內幕消息”。
在一次交易大獲成功之后,巴魯克洋洋自得,自視甚高。聽到一個所謂內幕消息說美國烈酒釀造公司很值得買進,他并沒有進行仔細的分析就盲目買進了,而且使用了杠桿操作。股票在預期之外急劇下跌,巴魯克不得不賣掉其他股票來彌補保證金的不足。這次失敗造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損失。
巴魯克反思此事,他認為,一個人要是沒有特別的信息渠道,可能會去研究某個形勢下的經濟事實,冷靜地以此為據實施行動。如果讓這個人有了內幕信息,他就會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得多,這樣的話,最顯而易見的事實他也會視而不見。
那么,人們依靠自己對經濟事實進行冷靜而客觀的判斷是更為可取的做法。巴魯克從此以后絕不相信內幕消息,有時別人在向他透露些什么的時候,他會打斷別人的話,拒絕接受類似的信息。他說:“在華爾街做交易的時間越長,便越不相信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和內部信息。”
這個信念讓他很快從失敗中走出來,接下來他投資了布魯克林捷運公司的股票,其領導人公開發布消息成功將股價從20美元推到137美元,并一再預言股價將持續上漲時,巴魯克認真研究了公司的財務報表,感覺到不那么清晰明確,可能有點問題,斷然決定把手中的股票在100美元處全部賣掉。
這只股票很快跌得一塌糊涂。巴魯克在其中賺到了6萬美元,又一次重拾信心。
31歲那年,巴魯克根據一位專家對銅業供求關系的分析,看空美國銅業,基于這個判斷,他沒有被市場上紛紛擾擾的各類信息干擾,堅持自己的操作,最終賺到了最大的一筆:70萬美元。
他所堅持的重要投資理念就是:“獲得事實并采取措施。無人能讓二加二不等于四。”雖然他也承認,“尋找事實的工作非常困難。”
一次次轉身
32歲的巴魯克參加了一次普通的飯后賭局,輸的人很快將賭注越推越高直到變得孤注一擲,最后達到了100萬美元一局。
雖然巴魯克并沒有在這次賭局中失去什么,但是投機者們的豪賭心態令他不安,感覺市場出了問題。他說,人們在賭牌、賭賽馬時把那么大的賭注押來押去,意味著他們已經喪失了價值感。這個時候的市場不可能穩定。
根據這個判斷,他盡快賣出了所有股票。很快,1903年的大崩潰到來。
第二年,他完全退出所在的經紀公司,開設了自己的公司,不再為任何人做代理,自由從事投機交易,此時,他將投資視野轉向了對社會有益的一些嶄新的領域。
從1903年開始的10年里,巴魯克看到,國家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工業迅速發展所需的原材料基礎出現的巨大擴展。他投資了古根海姆家族的礦產,投資硫黃、黃金、鐵礦、鉛銀礦。在意識到汽車時代即將來臨時,他看好橡膠市場,去墨西哥尋找橡膠,甚至建立了橡膠園和提取工廠。
電氣時代到來,巴魯克在各種原材料中意識到銅的重要性,他在猶他銅業公司最初創立的時候就購買了大量原始股份,在1907年的金融恐慌中毫不猶豫借出50萬美元幫助公司度過危機。危機過后的30年里,猶他銅業公司給股東分配了2.5億美元以上的紅利。
硫黃也是巴魯克關注并投資的重點,他在得克薩斯海灣硫礦公司的股權投資上花費了不少心思。公司成立伊始股價為10美元,但是巴魯克并沒有急于投資,他在慢慢觀察,甚至在公司發不出工資的時候還解囊相助,等到后來其他股東急于出讓股權的時候巴魯克才大量買進。
公司股價后來達到最高341美元。在股價漲到高峰之前巴魯克已經把持有的12萬股全部拋售。股票還在上漲時,朋友們都不理解。但是很快,1929年的大崩盤證明了巴魯克的敏銳和正確。他又一次守住了自己的財富。據估計巴魯克在此公司獲得的紅利達到100萬美元,而拋售股份的利潤高達600萬~800萬美元。
有人算過如果巴魯克在股價的最高點拋出的話,將獲利超過兩億美元。但是巴魯克永遠不會那樣做,他堅定地認為,沒有人能夠在最高點拋出,除了騙子。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一次次全身而退,成就了他“在大崩盤之前拋出的富豪”的最高榮譽。
這次對大崩潰的判斷,則來自一位美國金融界極高位置的朋友對巴魯克說的話。他認為當時的工商業將出現“狂風似的繁榮發展”,巴魯克對這種狂熱的樂觀情緒再一次表現出他的冷靜。這也是他的另一個觀點:群眾永遠是錯的。
兩大教訓得來的投資準則
巴魯克在股市的投資生涯起起伏伏有賺有賠,在一次咖啡交易中吃了大虧之后,他總結道,其他人犯下的錯誤常常只會讓我們更加急切地想做同樣的事情。或許在每個人的心中,不僅燃燒著不滿的神圣火花,而且會產生愈顯示自己比其他玩家技高一籌從而贏得游戲的強烈愿望。
雖然對建議的有用性深表懷疑,他還是總結出十條投資準則。
1.不要投機,除非你可以把投機當一份全職工作。
2.謹防理發師、美容師、侍應生,實際上要謹防任何人給你帶來“內部”信息或者“特別信息”這樣的好東西。
3.買入某只證券之前,必須弄清楚一切可以弄清楚的關于這只證券的公司、公司管理和公司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公司的盈利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
4.不要企圖在底部買入、在頂部賣出,誰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除了騙子。
5.學會如何迅速地接受損失、干凈利落地處理損失。不要指望能做到一貫正確。如果已經犯下錯誤,盡可能快速止損。
6.不要買入太多不同證券,最好僅持有幾只可以持續關注的證券。
7.定期重新評估所有投資,看看不斷變化的情況是否已改變這些投資的前景。
8.研究自己的納稅情況,了解何時賣出證券可以獲得最大稅收優勢。
9.始終以現金儲備的形式保留一部分適量資本。永遠不能將所有資金投資出去。
10.不要試圖做個萬事通,什么投資都想做。堅守自己最熟悉的領域。
而在評估單個公司的時候,他認為應仔細考察三個主要因素:一是公司的真實資產、手頭所持現金占其負債的比例、物質財產價值幾何。第二就是公司的產品或者服務是否是人們想得到或者必須擁有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家公司管理層的品格和智慧。
人性思考者
巴魯克喜歡研究人性,他經常在當時華爾街重要人物喜歡光顧的華爾道夫酒店觀察,并得出自己的一套理論。
他認為,股票市場可稱為總體反映社會文明的晴雨表。股票價格會受到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的影響,這些發生的事情在證券市場又以人參與的方式表現出來。股市產生的波動,所記錄的是人類由于人性對這些事件做出的反應。
換句話說,股市就是人,是人在努力閱讀未來。正因為人類具有這種孜孜閱讀未來的特性,股市才變成一個戲劇化的競技場。人們在市場上用他們的優點和弱點彼此對抗,以貪婪之心進行比拼。
這樣的分析后來被著名的投機者索羅斯接受并重新解釋。索羅斯認為人們對市場的心理反應對市場的波動再次產生反饋與作用。
對于監管,巴魯克支持對股票市場加強監管,他認為對投機進行監管的過程,實際上是在監管人性。通過監管人們可以得到保護從而免遭投機性損失。監管可以鏟除違背誠信獲取不義之財的人,努力做到保護弱者免受強者的欺凌,但是,任何法律也不能保護一個人免受自己所犯錯誤帶來的傷害。因為在股票市場中,很多人堅持認為,不用辛勤付出也能賺取金錢,他們認為股票市場是產生奇跡的地方。
事實上,巴魯克在他95年的漫長一生中犯了不少錯誤。他也說,任何人都不能做到一貫正確,要是投資者十次中有三四次正確,如果對于已經出現失誤的投資快速止損,也能賺到很多錢。
【文章主要資料來源:《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巴魯克自傳》[美]伯納德 巴魯克 著,張偉 譯;《伯納德 巴魯克——一位天才的華爾街投資大師》[美]詹姆斯 格蘭特 著 求蘭英 譯;好搜百科2016.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