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基本沿用北洋時期的軍銜制度。但由于當時軍閥割據(jù)、戰(zhàn)亂頻仍,軍銜的設(shè)置非?;靵y,并且沒有統(tǒng)一的軍銜授予機構(gòu)。既有國民政府授予的軍銜,也有軍事委員會授予的,甚至還有北洋政府加封的、南方政府加封的、軍閥自封的。一時間上將滿天飛。1933年在中央陸軍軍官學(xué)校的一次會議上,蔣介石說道:“國軍同列強相比,戰(zhàn)斗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shù)不清了。”
到了1934年,隨著局勢的穩(wěn)定,國民政府批準組建軍事委員會銓敘廳,制定軍隊人事整頓以及升遷辦法,并重新評定軍銜。1934年7月24日,國民政府重新制定并公布了《陸??哲姽僦票怼罚?guī)定:陸海空軍軍官分為上(將)、中(校)、初(尉)三等,每等分為上、中、少三級,三軍均以上將為最高軍階。1935年3月,國民政府頒布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決定把上將分為一級上將、二級上將,并增設(shè)特級上將。特級上將只授予蔣介石一人過。
(摘自《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