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蓋如垠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有人曾調侃蓋如垠的仕途險象環生,經歷了許多大案,同僚紛紛落馬,他卻屹立不倒。而隨著蓋如垠的落馬,他被大家調侃為從大慶走出的“第五虎”。
十八大后落馬的老虎中,已有4人與大慶淵源頗深。原福建省長蘇樹林、原中石油副總經理王永春,曾先后擔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韓學鍵正是在黑龍江省委常委、大慶市委書記任上落馬。原黑龍江省軍區司令員寇鐵,年少時遷居大慶,并求學、成長于此,退休后在大慶置有豪宅,還以老領導身份頻繁出席大慶的各項活動。
落馬的蓋如垠,可以說是從大慶走出的“第五虎”,有人甚至以“五虎將”來嘲諷他們。一名當地人士苦笑道:“‘一城五虎’這種紀錄,實在不怎么光彩。”
車工出身的高官
1953年出生的蓋如垠,17歲時便進入沈陽一家工廠成為車工,并很快成為廠里的勞模。28年后,歷經多個崗位歷練的蓋如垠當選沈陽市副市長,得以躋身正廳級干部序列。同一年,蓋如垠調任哈爾濱副市長。
蓋如垠有句口頭禪,“我是工人出身”。據說這與一名高人的指點有關。在國企扎堆的沈陽,不少干部都是工人出身,但有人身居高位后便想包裝一番。比如原沈陽市常務副市長馬向東,本是工人出身,讀了一個在職學歷后,就被說成學者型領導。蓋如垠擔任遼中縣委書記時,一名老領導告誡他:“你不要跟這個風,說自己是工人出身不丟臉。”
一名與蓋如垠有過接觸的人士評價說,蓋如垠文化不高,但肯學習鉆研,悟性高。初到哈爾濱時,蓋如垠分管旅游,他自嘲是門外漢,“對旅游的事一問三不知”。不過后來名聲大震的“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正是在蓋如垠任上搞起來的。
到大慶工作后,蓋如垠又學習了很多石油化工方面的知識,后來,各種專業術語幾乎張口就來。一名曾去大慶采訪的媒體人介紹,記者喜歡蓋如垠的講話風格,能把專業的石化技術講得很生動。“甭管準不準確,起碼能讓外人明白。”
蓋如垠講話時不怎么引經據典,但他的一些大白話,卻令外界印象深刻。
2002年,蓋如垠由哈爾濱副市長調任大慶市長。主政中國的石油重鎮,是蓋如垠仕途的高潮,但此時的大慶,卻處于油田減產、國企改制的關鍵時刻。而他與大慶另外幾個“老虎”的糾葛,也由此開始。
與蘇樹林“唱反調”
與中國大多數資源型城市類似,大慶也面臨大企業、小政府問題,尤其是地企合作的問題。彼時,大慶石油管理局的一把手是蘇樹林,兩個作風強勢的領導聚到一起,不時會產生摩擦。
一名大慶人士介紹,兩人共事時相處得很不愉快。蘇樹林與蓋如垠交惡,并非因為個人私怨,而是在處理油田下崗職工的方式上分歧太大。油田減產后,大批工人面臨分流。企業拿出的方案是買斷工齡,一共8萬職工,每人平均能領到10萬元。作為政府一方,蓋如垠卻提出建議,與其拿80億來買斷工齡,不如把錢投到大慶發展新產業,這樣既能發展經濟,職工也能繼續工作。兩邊的方案可謂各有利弊,不過最后,政府一方的建議未被采納。
蓋如垠對此頗有微詞,多次在公開場合發牢騷,甚至還對媒體講。一些上訪職工,拿著新聞報道去找油田,質問為何不采納政府建議,非要砸大伙的飯碗。蘇樹林火冒三丈,向黑龍江省上級中石油的領導告狀,說蓋如垠“胡說八道”。但蓋如垠并沒收斂,接受采訪時,依然舊事重提。
此外,蓋如垠提到的另一件事也令蘇樹林很不愉快。當時的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王啟明發明了第三次采油技術。使用這種技術后,短期內油田產量會提高,但之后采油的難度會更大。蓋如垠在談及大慶的轉型時曾說,王啟明本人并不贊成這種開采方法,但沒有辦法,國家需要石油。這番言論,蘇樹林聽起來十分刺耳,認為對方危言聳聽。
與韓學鍵結下“真梁子”

蘇樹林與蓋如垠的矛盾,說到底還是想為各自單位多爭取一些利益。盡管二人在大慶時經常拍桌子吵架,但離開各自崗位后,彼此還能坐到一起喝酒。
蓋如垠與韓學鍵之間卻正好相反,在大慶搭班子時,身為市長的韓學鍵對一把手蓋如垠言聽計從。但自己當上書記后,立刻將前任的做法推倒重來。
2004年,蓋如垠升任大慶市委書記,韓學鍵由齊齊哈爾調往大慶任市長,兩人搭檔了4年。面對強勢的蓋如垠,韓學鍵處處謹小慎微。一次,韓學鍵現場拍板決定了一所學校的遷建事宜。文件報到蓋如垠那里,他卻遲遲不作批示,最后遷建的事不了了之。“蓋如垠就是用這種方法教訓副手,沒有我的同意,你說的話壓根不算數。”
據大慶當地人士介紹,蓋如垠脾氣不好,膽子大,但工作能力強,在大慶的口碑還算不錯。蓋如垠訓下屬時,爆粗口是家常便飯。對下屬送來的文件不滿意,他一把扔在地上,對方還得賠著笑臉撿起來。不過大慶的干部也認為,蓋如垠不記仇,也不整人。有個被蓋如垠罵得受不了的局長,頂撞了兩句,事后這人還當了區委書記。
蓋如垠的大膽,在處理GDP統計數據一事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有一年,因為油價上漲,大慶的GDP多出幾百億。當時有人認為應如實上報,也有人認為,大慶處于轉型關鍵期,正在爭取國家扶持政策,不要去顯富。蓋如垠最后決定,把這幾百億抹掉。
因為此事,國家相關部委領導人意見很大。但時任黑龍江省委領導卻幫蓋如垠講話,說大慶只不過在統計數據時把油價漲跌的因素考慮進去,不能算弄虛作假。蓋如垠也說道:“大慶少報GDP,并非弄虛作假,而是實事求是。”部分大慶人至今還因此事稱贊蓋如垠:“老蓋為了替大慶爭取利益,敢于承擔責任。”
2008年,蓋如垠離開大慶,調任省委常委、副省長,接任大慶市委書記的便是韓學鍵。當上一把手后,韓學鍵一改往日的低調。在韓學鍵的力推之下,大慶成立了由市委直接領導的社會工作委員會、經濟工作部、群眾工作部,3個部門的負責人均由市委常委兼任。
一名當地人士介紹,組建這些機構后,韓學鍵作為一把手的權力更集中,某些與蓋如垠關系親密的市委常委,權力卻被削弱。緊接著,韓學鍵還在處級干部這個層次進行調整,一些被視為蓋如垠人馬的干部受到排擠。
蓋如垠與韓學鍵的個性差異很大,蓋始終板著臉,韓卻是個笑面虎。兩人和企業老板關系都很好,但對待下屬時卻不一樣。蓋如垠與下屬保持距離,下屬向他送錢,幾乎都被拒絕,而韓學鍵在提拔干部時大肆收錢。
據悉,韓學鍵落馬后,曾交待過蓋如垠的問題,這或是導致蓋如垠接受調查的導火索之一。
對蓋如垠的評價有褒有貶
2009年,蓋如垠出任黑龍江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在大慶的強勢作風被移植過來,“造城書記”的名聲遠播。有3件事,足以說明蓋如垠造城的決心。據說蓋如垠在哈爾濱當副市長時,就愛往棚戶區跑,并對棚戶區改造提過很多建議。不過因為只是副市長,他的很多主張未被采納。當上市委書記后,終于能大干一場。第二件事,蓋如垠從大慶調回哈爾濱任副省長時,看到哈爾濱的市容就皺眉:“怎么跟10年前一個樣,不好好整整肯定不行了。”一年之后,他便赴任哈爾濱市委書記,有了親自操刀的機會。最后一件事,是說蓋如垠為了造城,不僅和人斗,還敢和天斗。哈爾濱天氣寒冷,有效施工期只有6個月。他要求施工隊用棉被把水泥包起來防霜凍,冬天照常施工。
蓋如垠上任當年,哈爾濱棚戶區拆遷面積達173.1萬平方米,建成回遷房127.8萬平方米。此外,蓋如垠還改造拓寬老城區路網,徹底改造哈爾濱陳舊的地下管網設施。一名哈爾濱的出租車司機說:“盡管蓋如垠沒少干壞事,但也干了些好事。”
一名熟悉黑龍江政情的人士說,在哈爾濱,對蓋如垠的評價有褒有貶。
蓋如垠主政哈爾濱時,公務員長期加班,下面怨聲載道。加之其兒子蓋闊通過各種方式插手工程,大家都在議論,蓋如垠拼命造城,既是為了改變城市面貌,也是為了自家錢袋子。
“這或許和蓋如垠的心態有關。”上述人士說,當上大慶市委書記時,蓋如垠51歲,似乎還能更上一層樓。主政哈爾濱時,蓋如垠已經56歲,他大概認為自己的仕途到此為止了。
(摘自《廉政瞭望》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