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經過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損失過半,解放軍將戰線壓至長江一線,國民黨統治面臨垮臺的命運。此時,蔣介石的后院又起火了。國民黨桂系白崇禧、李宗仁公開要求他下野,與共產黨和平談判。面對這種形勢,蔣介石不得不考慮退路了。
蔣介石采納了歷史地理學家出身的張其昀的建議,決定著手經營臺灣,作為今后的退身之所。1948年12月29日,國民黨行政院長孫科發布命令,正式任命蔣介石的親信陳誠為臺灣省政府主席。
陳誠得令后,于1949年1月5日即遷入臺北主持政事。1月18日,蔣介石再任命陳誠兼臺灣省警備區總司令;3月,再任命陳誠為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委。這樣,陳誠總攬了臺灣的黨、政、軍大權,開始替蔣介石經營臺灣。
1949年元旦,新華社發表新年獻詞,提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口號。同日,蔣介石通過中央社發表“新年文告”,呼吁“國共和談”。1月5日,毛澤東為新華社起草評論《評戰犯求和》,將蔣列為戰犯,拒絕和蔣介石談判。1月14日,中共再發表《關于時局的聲明》,提出了八項和談條件,第一條即懲辦戰爭罪犯,并將蔣名列戰犯名單之首。蔣介石已無退路,只有下臺。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總統。
1949年1月10日,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在其上海的辦公室里接見了蔣介石的大公子蔣經國。蔣經國拿出一封蔣介石的“手諭”,上面明令俞鴻鈞盡快將全部庫存的黃金、白銀和美鈔運往臺灣。當時,國民黨經過“幣制改革”,發行金圓券,將民間的幾乎所有黃金和美元收歸國庫,估計有庫存黃金390萬盎司以及7000萬美元的外匯和相當于7000萬美元的白銀,合計約5億美元。
在蔣介石的指揮下,這筆巨額財富由海軍艦只全部搶運到臺灣。被搶運到臺灣的還不只是金錢。在上海解放前的幾個月里,蔣介石動用軍艦將大批機器設備、布匹等物資向臺灣轉移,僅從上海一地就裝走了1500多船。蔣介石還讓國民黨資源委員會委員長孫越崎將一些重要的工廠拆遷運臺,將珍藏在南京故宮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宮所藏歷代古玩字畫精品,全部搶運到臺灣。
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當天,百萬大軍在一千里戰線上橫渡長江,蔣介石苦心經營達三個月的長江防線瓦解。解放軍在4月23日占領南京,國民黨政府“首都”失。
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14日,廣州失守,“國民政府”再遷四川,蔣介石也趕到重慶指揮,并在此度過了他在大陸過的最后一個生日———63歲生日。
11月30日,重慶失守,蔣介石逃往成都。12月7日,行政院長閻錫山率國民政府各部門從成都逃往臺灣。12月9日,云南省主席盧漢起義。10日,西康省主席劉文輝宣布起義。自此,成都已成為解放軍四面包圍之中的一座孤城。就在劉文輝宣布起義的當天下午,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時,蔣介石帶著兒子蔣經國,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倉皇逃往臺灣。
1949年12月10日,解放軍15兵團已接管了廣州飛機場,但飛機場仍留有國民黨人員。在蔣介石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前,成都機場人員與廣州機場聯系,了解廣州方向的天氣情況,由于他們過去在一個系統,都非常熟悉,廣州的機場得知蔣介石乘坐的飛機將在下午3點左右到廣州上空,直接飛往臺北。
白云機場立即將這個情況報告到15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洪學智處。廣州白云機場解放軍接管負責人建議,可以用戰斗機把蔣介石座機迫降下來,或者是干脆打下來。洪學智在了解了這一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將情況報告給時任15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的葉劍英。葉劍英表示要請示中共中央,但中共中央的指示久久不來,洪學智當時要求“干脆先斬后奏,先打下來再說?!钡~劍英認為“中央沒有回音就不能干?!?/p>
由于沒有及時得到中共中央批準,葉劍英又不同意打蔣介石的座機,于是,蔣介石終于順利飛過廣州,逃到了臺灣。
(摘自《羊城晚報》2015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