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的經濟組織,是營利性的經濟實體。企業不僅要關心生產和流通,更重要的是要關心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經濟活動的基礎,是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晴雨表,是企業實現科學管理的中心環節。近年來通過對國有書刊印刷企業的了解與調查,筆者發現一些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普遍存在著以下問題,以便和同行做交流與切磋。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1 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執行不嚴格,造成成本費用高,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近幾年書刊印刷企業百元成本費用連年上升。2011年書刊印刷行業百元銷售成本費用平均為112元,2013年上升到133元,剖析這些企業的財務管理,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漏洞:普遍存在財務管理松懈,內部制約機制不到位,沒有嚴格執行原材料管理、產成品管理和費用審批制度等。
2 財會基礎工作不到位, 財務管理混亂
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調查發現,一些企業削弱了會計基礎工作,賬目混亂,財產不實,數據失真;一些會計人員素質不高,水平低,造成記賬隨意,差錯嚴重,甚至出現會計資料散失; 最為突出的是一些企業結算環節異常, 資金緊張加劇;不少印刷企業應收賬款數額較大,且應收款項拖延時間長,形成呆賬和壞賬,這些因素隨時可能給企業造成資產損失或虧損。
3 企業投入產出比例失衡,資金使用效益差
印刷企業長期以來技改投入和對外投資與產出比例失衡,效益低下,造成企業負債增加、資產嚴重流失。在資金運用上,一是企業對內資金投入分散,盲目購進設備。筆者通過對書刊印刷廠的調查發現, 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逐年上升,多數企業存在銀行借款及其它借款占負債總額的比率高于50%以上,大大加劇了企業的財務風險;二是企業對外投資失控,對外投資往往缺乏必要的充分的調研和可行性論證,或對已有投資項目財務管理監管的力度不夠,漏洞較大,造成資產嚴重流失。
造成以上問題或弊端的原因是紛繁復雜的,下面筆者從財務工作方面來分析, 主要原因是財務管理工作不規范而導致的,其主要表現如下:
3.1 領導人重視不夠是導致財務工作長期滯后的根本原因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領導只顧抓生產, 抓產值, 忽視生產運行中的管理和監督, 對財務方面反映出來的問題既不認真研究, 更不認真解決,造成企業經濟效益低下, 甚至出現虧損。領導重視是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先決條件。
3.2 執行財務制度缺乏縝密性和科學性
在產權制度尚未改革之前, 一些企業對資產資金的使用缺乏縝密性, 沒有必要的預測和控制, 企業短期行為嚴重。
3.3 財務人員素質低下
有些會計人員缺乏敬業精神, 造成會計基礎工作無序, 甚至違反會計職業道德, 致使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處于失控狀態。
3.4 企業對會計工作的定位失誤
一些企業把財務管理當做賬房先生, 把財務工作當做“算效益”、“算成本”的“御用工具”, 沒有把搞好財務管理看作是企業實現科學管理的中心環節, 因此不可能充分發揮財務活動促進企業合理組織生產經營的功能,遑論財務的預測與決策、控制、核算與分析等功能。
4 規范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采取以下的對策與措施
4.1 切實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領導
企業廠長(經理)對財務管理工作負有領導責任。領導者要想真正對財務工作負起責任, 并指導企業財務工作,積極支持和保障財務部門履行好財務管理職責,帶頭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財經法規, 主動接受企業財務部門和職代會、董事會、監事會的監督檢查, 教育企業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忠于職守, 認真行使管理職權, 確保企業對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進行有效的管理、監督和控制。
4.2 提高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以“兩則”為指針規范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一項面廣又復雜的系統工程, 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 要在不斷提高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財務管理制度。要認真學習《財務通則》、《會計準則》、《會計法》和有關財經法規,按照“兩則”的規定, 努力實現財會管理體制與核算模式的改革,逐步建立新型的科學的規范化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4.3 調整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企業在資金投向和占用結構的調整中, 要徹底根除“天女散花”式的資金使用方法和盲目投人,集中優勢資金, 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展優勢產品,使資金投人從總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在投資決策中要做好投資預測性分析, 加強投資項目的管理, 確保把資金成本降到最低。在存量資金管理中, 要采取強有力措施, 加速資金的周轉, 降低資金的占用成本。要盤活存量資產, 加快存量資產的合理流動, 充分發揮存量資產的經濟效能。
4.4 加強企業經濟往來核算,強化購銷活動的財務管理
企業要強化各種往來款項的責任和監督, 并實現制度化,防止時間久了賬目不符, 形成壞賬呆賬,造成企業債務不清或資金損失。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清欠措施, 加大應收賬款的回收力度,使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4.5 堅持以財務管理為中心
財務管理工作要參與企業經營決策, 把握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動態和方向, 保證經營目標的實現。特別要注重成本費用管理, 降低成本費用支出, 使成本管理工作成為搞活企業的重要途徑。把成本指標分解到機臺和職工, 并與個人經濟利益掛鉤。要建立嚴格的財產出人庫手續和存貨定期或不定期盤點制度; 對不良資產要查明原因, 防止資金的沉淀, 真正把企業成本控制住。在節流的同時, 更重要的是開源。還要不斷精減人員, 真正把企業勞動生產率搞上去, 最大限度降低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這才是最有效的成本管理。
4.6 搞好財會人員的教育與培訓, 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通過舉辦政策法規學習和業務培訓等方式幫助財務人員提高業務技術水平,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勝任工作; 還要注重發揮財務人員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如實反映和監督財務活動的職能, 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走向健康發展的軌道, 為企業的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魏明海.公司高管的會計責任[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2]薛云奎.會計理念[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
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社會保險管理中心 安徽省黃山市 2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