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在實際的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也逐漸的顯現出來,阻礙了企業對國內外市場的把握和參與競爭。這就要求企業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要做到管理精細化,拓展財務管理領域,追求財務活動的高附加值,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本文就實施精細化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子公司;精細化財務管理;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集團公司對旗下子公司實施精細化的財務管理不僅有利于提高集團公司的整體經濟效益,而且對集團公司的未來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只有真正把子公司的財務信息及時掌握,才能挖掘財務活動的潛在價值,實現集團公司整體性的發展目標,提升集團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
一、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意義
在市場經濟的催化下,為實現做強、做優、做大,達到規模效應,提高競爭優勢,形成競爭核心競爭力,以母子公司為發展模式的現代企業集團迅速崛起,以主為依托發展涉及不同產業的多種業務,并不斷發展、壯大。這使得財務管理的鏈條拉長,財務管理的難度、深度也隨之增加,無論是集權式、分權式、還是混合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對其下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將產生重大的考驗,一旦發生監管不到位,出現監管上的空白,必然對集團統一的財務報表體系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的會破壞集團的財務管理體系,影響集團整體性的發展目標。所以,集團公司對子公司實施精細化財務管理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以轉變財務工作職能、轉變財務工作領域、轉變財務工作作風為核心,細化財務管理內容,以科學的管理手段和制度為平臺,通過不斷拓展財務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挖掘生產經營活動的替在價值,追求財務活動的高附加值,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二、實施精細化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子公司財務工作職能轉變不夠
受到傳統財務管理的影響,財務工作職能往往停留在事后的報賬、記賬等會計核算工作上,僅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等基礎上,加強財務會計核算的相關工作,而在事前、事中控制上未能發揮財務專業的審核把關。子公司往往只針對集團公司下達的年度考核指標開展工作,應付集團公司日常的監督和檢查,不能主動重視財務管理來推到財務工作向經營管理型轉變,難以實現全方位和全過程的動態控制。
2.子公司財務預算的精細度、廣度不夠
子公司的財務預算一般是根據經集團公司下達的年度經營目標自行編制的,很多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預算只需要報備,不需要對其進行審批,加上子公司為了能獲得更多的財權支配,在財務預算的編制上盡量采用籠統、原則的方法,以便在執行中能靈活掌控,增加使用彈性,使得財務預算偏離實際,不具控制性,也難以分析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利于財務目標的實現。
3.子公司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集團公司立全面、嚴格、細致的統一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是保證集團公司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集團公司內的財務工作行為規范。然而,很多集團公司旗下子公司呈現內部財務管理混亂,缺乏健全的內部財務制度、嚴格可行的工作規范,造成財務信息質量下降,并不能做到對財務信息的規范化管理與上報,與集團公司缺乏有效溝通,甚至為了達到自身的經營考核,選擇與集團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濫用會計科目,核算粗放,難以保證子公司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并且集團公司合并財務報表增加難度。
三、精細化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針對集團公司對子公司實施精細化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企業應該立足于公司的實際財務,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完善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精細化管理:
1.強化子公司財務工作職能轉變
集團公司應根據實際,推動子公司的財務工作職能轉變,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強化子公司財務工作職能從記賬核算型向經營管理型轉變,不斷拓展財務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充分發揮經營活動的財務審核把關,是子公司實施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核心,是提高財務管理能力的關鍵。通過建章立制來推動子公司財務管理職能轉變,在事前、事中參與經營管理活動,提出財務專業審核意見,真正把事前、事中控制落實到實處。
2.推行全面預算管理
集團公司在子公司內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可以使子公司內部的經營管理活動更加富有合理性和統一性,實現集團公司對子公司財務的動態管理。集團公司需要以當前整體性的發展目標為基礎,制定年度的目標任務,并進行合理的分解后下達到各子公司,子公司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集團公司下達的目標任務進行確認后,以銷售預測為起點,對生產、成本及現金收支等進行預測,編制預計資產負責表、預計利潤表、預計現金流量表,報集團公司審批。集團公司將子公司的預算進行匯總,得出總預算,并根據下達的目標任務,充分考慮預算的精細度、廣度,以及可執行性,對子公司的預算進行審核,最后由集團公司批復后下達給子公司執行,以此對子公司的各種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支配、控制、考核,達到實現既定經營目標的目的。
3.統一子公司財務管理制度
集團公司應根據子公司的實際情況,結合集團公司整體的經營特點,制定全面、嚴格、細致、可行的統一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子公司的財務決策審批程序和賬務處理程序,統一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強化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并在制度執行過程中不斷修訂完善,進行精細化校準,以保證子公司在日常經營活動中保持規范化,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避免會計操作隨意性、濫用會計政策,規避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
4. 完善企業的財控監管體系
集團公司對子公司進行精細化財務管理的前提,是企業必須具備完善的財務監管體系,健全的財務監管制度,有用的財務監管力度。為此,集團公司須加大對子公司監管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統一財務核算軟件,對財務的操作過程進行實時監督。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強化企業的風險預警監督的同時,制定出明確的監督制度,組建由財務、審計、經營管理等部門為基礎的監督檢查小組,建立檢查臺賬,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對發現問題的及時督促整改落實。集團公司應該對子公司的財務部門進行有效的指導和監督,明確該部門在相關管理中的責任,避免混亂財務狀況的產生。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興的企業管理運營的模式下,集團公司對子公司實施精細化的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同時,因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積極地采取適合企業財務運營狀況的有效措施,加強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加大監控力度,優化企業內部產權結構,完善子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才能實現集團公司的整體性發展戰略,在社會市場經濟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鄭玲.現代企業精細化財務管理策略初探[J].新西部理論版,2013,12:20-105.
[2]陳立新.試論集團公司如何實施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J].經濟視野,2014,1: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