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村建設及經濟發展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重點。我國農村地域廣闊、供水工程數量眾多,但是規模較小、利潤較低、運行管理質量較差。隨著農村供水工程的不斷發展,如何進行運行管理,以提高其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本文針對新疆阜康市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給出了相關的管理建議。
【關鍵詞】農村;供水工程;建設;運行管理
1、阜康市農村供水工程現狀
阜康市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北部,地處天山東段(博格達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阜康市地勢自東南向西北緩緩傾斜,其地貌南部為天山支脈博格達山、中部為山前沖積平原、北部大部分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阜康市的地形較為復雜,農村飲水工程具有面廣線長的特點,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具有規模小、多樣化、分布散以及運行管理機制不完善等特點。
在進行農村供水工程建設階段需要根據按照建設征地實物指標調查的規范要求,完成征地范圍內的人口、房屋、附屬建(構)筑物、零星林木、其他附著物及專項設施等實物指標的類別、數量、質量、權屬和其他有關屬性的調查,分戶(單位)建表,逐戶、逐人、逐項詳細登記調查,并進行確認、公示、復核;在實物指標調查的同時還要調查收集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的社會經濟、自然資源、區域或行業發展規劃以及人文歷史、風俗習慣、民族文化等有關資料,全面了解、掌握建設征地區的基本情況,研究建設征地對當地社會、經濟的影響;為編制移民規劃大綱、移民安置規劃報告和補償費用概算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
2、農村供水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供水管理機制尚不完善。目前,阜康市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在進行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管理時存在權責不清、職責不明的現象。在進行供水工程建設時由于無人管理或管理不嚴格,使得工程建設中存在許多問題。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完成之后,供水管理優涉及到環保部、水務部門、建設部門、衛生部門等多個部門,而且沒有健全的管理機制。除此之外,沒有明確規定由那個結構為供水人員頒發上崗證明,導致持證上崗制度很難推行。
2.2 農村供水工程立項過程存在問題。立項是為了確保該項目具有可行性,立項階段應建立立項小組對該項目進行認真的調查和可行性分析。在編制《立項建議書》之后提交立項申請。供水工程項目的建設需要認真的對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并經相關部門同意之后,開設聽證會,在獲取廣大群眾認可之后方可進行立項。但是,目前的供水工程建設往往并沒有對當地的水文地質、生態環境等進行多方調查就進行盲目立項,開展供水工程建設,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2.3 農村供水工程管理不規范。施工階段,在項目施工之前應做好整體的規劃,應做好開工前的調查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計劃。但是,目前許多施工單位并沒有在開工之前對現場的施工環境、水文地質等情況進行勘察,盲目施工,導致工程進展緩慢,困難重重,使得人力、財力、物力均有很大浪費。除此之外,農村供水工程監理不規范、監控不到位以及合同管理力度不夠等等,都對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或運行管理產生了消極影響。
2.4 部分水廠的布局不合理,供水規模較小,水質較差。由于前期我國的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管理,某些部門的管理缺位,導致許多水廠在建設和運行管理中存在下述問題:第一,部分水廠的布局不合理。有些水廠的供水范圍較小,有些行政村以及自然村存在多個水廠同時供水的現象,導致資源的重復投資和浪費。水廠的建設規模較小,制水成本較高,并且很難進行良性循環。第二,農村的供水規模論證不充分。有些水廠在選擇水源時缺乏戰略眼光,只重視眼前利益,無法滿足長期的供水需求。第三,農村供水工程本身具有施工難度大、技術負責、工程成本高等特點,因此,為了確保工程的順利展開就必須確保資金的充足,并能及時投入到建設當中。但目前,供水工程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資金投入不足、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及工程質量。第四,供水水質較差。部分水廠為了降低成本,對供水設施的資金投入較小,使用的制水藥品和消毒材料較少,導致供水水質較差,無法保證出廠水的安全。
3、加強農村供水建設及運行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農村供水運行管理監督機制。農村供水安全需要指標包括:供水量有保證、供水水質達標以及取用水方便。為了促進農村供水運行管理的順利進行,首先應該逐步完善節水相關的法律法規,實行政策改革。可以通過對農業用水價格的調整、制定惠農政策、對農民進行節水意識培訓等措施,來逐步引導農民進行農業農村供水工程建設,使農民群眾主動投入到農村供水運行管理中。其次,通過劃定農村供水工程的水源保護區,提高對水資源的保護力度,防止水源污染。最后,可以通過建立水質監測實驗室,對農村供水水質進行檢測,確保供水健康、安全、達標。
3.2 建立農村供水工程用戶參與機制。由于農村供水工程涉及到每一個用戶的生活,因此,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機制必須獲得用戶的認可之后才能得以順利推行。因此,我國大力推行用水戶的參與機制。在建立農村供水工程用戶參與機制時應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積極引導用戶參與到管理中來。提高用戶的安全用水理念,培養用戶飲用衛生、健康、達標水的理念,使用水戶主動參與到用水管理中來,以提高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水平。
3.3 加大宣傳力度,逐步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在大力推廣農業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的同時,應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群眾認識到我國目前的水資源緊缺現狀,樹立水資源危機意識,提高節水意識。將被動的進行農業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轉變為自發的節水行動。對與農民而言,水資源與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一樣,是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在進行節水宣傳過程中,應從為農民利益出發的角度進行宣傳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進行節水宣傳。農業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的早期資金投入較大,回報見效較慢。因此,多數農民對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并不高,可以通過建立農村合作社,政府部門加以惠農政策扶持,來激勵農民進行農村供水工程建設。
3.4 實現統一管理。為了大力推廣農業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應進行節水管理體制改革,將多頭管理轉化為統一管理。目前,我國已經有部分地區實現了水務的統一管理,并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對農業農村水工程建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農業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發展過程中應遵循責權利有效統一的原則。想要提高農業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的水平,就應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和權利,即明確各責任人可以決定的成本支出范圍,以及支出的形式,進而有效控制水務管理。
4、結束語
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與運行管理的主體為政府,因此政府應加大管理力度和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完善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及運行管理機制。除此之外,政府部門應進行角色轉換,
從管理者變為服務者,合理規劃水源,建立健全相關的配套設施,并進行供水技術培訓,并采取用戶參與機制,逐步實現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的規范化。
參考文獻:
[1]曹邦卿.新農村建設中供水工程模式選擇與安全運行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9(25):12197-12198+12204.
[2]徐佳,李文斌.淺議農村供水工程清水池建設運行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水利,2015(22):54-55.
[3]吳衛軍.關中平原農村聯村集中供水工程運行管理現狀分析與模式探討[J].陜西水利,2016(01):63-64.
[4]張亞萍.淺析銅川市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陜西水利,2012(05):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