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并不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和瑞典就已經提出來高壓噴射灌漿的技術。本文就簡要探討了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施工工藝,并分析了它在壩基防滲處理中的實際應用過程。
【關鍵詞】高壓噴射灌漿;工藝原理;工藝流程;水庫壩基
1、關于高壓噴射灌漿技術
1.1 定義
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在工程領域中簡稱“高噴”,它是一種利用高壓漿液或高壓水來形成高速率噴射流束,對地層土體進行切割、沖擊的強力工程技術。在水利水壩工程中,高噴可以為壩基形成墻狀凝結體,進而提升壩基的承載能力與防滲水能力。
1.2 高噴技術對于病險水庫防滲加固的意義
對庫容在10萬m3以上的水壩而言,其失事的主要因素就是壩體壩基漏水管涌,特別是對我國一些上世紀60~70年代修建的老水庫,由于它們普遍采用的是土石壩結構,由于當時的施工技術能力有限,所以在壩基防滲方面處理措施并不完善,如今年久老化后出現壩基滲漏現象也非常正常。在面對這樣存在安全隱患的病壩,為了解除它對水庫所存在的潛在危機,恢復水庫的最大效益發揮,就有必要對水庫壩基進行防滲漏方面的加固維修。
從技術角度講,高噴技術實質上是對水庫壩體壩基形成一道防滲墻,這道防滲墻主要通過鉆機鉆孔到需要處理的薄弱位置,再利用高壓射流沖擊來實施攪拌,最后由水泥漿與地層土石顆粒共同混合形成最終的防滲凝結體,實現對壩基的防滲加固作用。嚴格來說,高噴技術對原壩體的結構影響非常小,而且其工程造價也相對低廉,在針對這樣年久失修的病險水庫修復來說是具有很明顯的優越性的。
2、高壓配射灌漿技術的工藝原理
2.1 沖切摻攪作用
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工藝原理主要是利用高壓射流,并在強裂的沖擊下,使漿液在有效范圍內快速擴散,填充土層,與土石粒混合硬化后形成凝結石,從而改變原有的地層結構及組成,提高防滲能力和承載力。
2.2 升揚、轉換作用
不同于其他水利工程施工技術,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具有很大的獨特性,施工速度快,節省了施工時間,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質量。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施工原理是在空氣的作用下將水、氣、漿等從噴嘴中噴出,經過一定的反應后達到破壞地層結構的目的,并對其起到升揚的作用。另外,高壓噴射灌漿施工技術還可以將土石碎屑等填入地層中,填充土層,剩余的空隙由漿液進行補充,起到轉換的作用。
2.3 擠壓、滲透作用
除了起到升揚及轉換作用之外,高壓噴射灌漿技術還起到擠壓和滲透的作用,這也是被廣泛用于水利建設施工中的重要原因。由于高噴射流強度與射流距離成反比例關系,距離越大,強度反而越小,當距離達到一定時,強度就會衰減至射流束的末端,從而對底層起到擠壓的作用。在噴射環節完畢之后,接下來就進行靜壓灌漿,對有效范圍內的土層起到滲透作用,最終使凝結體與周圍土體緊密結合,在外側形成滲透凝結層,提高防滲性能。
2.4 位移握裹作用
由于地層結構復雜,含有很多較小的塊石,在大能量的噴射之下,加之升揚、轉換作用,將漿液填滿塊石的周圍縫隙。需要注意的是,在遇到較大的塊石或者塊石區域時,要降低噴射速度,提高噴射強度,將大塊石進行位移及松動,同時,重復填滿漿液的步驟,將漿液滲入塊石空隙中。通過高壓噴射擠壓、余壓及滲透等綜合方式,產生握裹凝結作用,從而形成連續的、密實的凝結體。
3、高噴的施工工藝流程
高噴的施工工藝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本文將作出一一解析。
3.1 鉆孔
鉆孔首先要利用水平尺來衡量機身水平,在墊穩墊平機架的基礎上實施鉆孔。鉆孔的偏差不應該大于1~3cm,而且其鉆入基巖的深度應該保持在1.0~1.2m左右,最終的終孔要在現場監理的檢查允許下才算完成。在鉆孔過程中應該考慮對孔斜率的嚴格控制,理論上來說鉆孔的孔深如果大于15m時,就應該考慮采用磨盤鉆實施鉆孔,每鉆進5m左右就用斜測儀進行一次孔斜率測量,如果發現測量結果超出標準就要立即進行修正,有必要時需要重新鉆孔。
3.2 下噴射管
噴射管應該按照設計方案被下放到一定深度,并保持噴嘴對準噴射方向,這也是確保防滲墻質量的重要環節。為了防止噴射管在下放過程中出現噴嘴堵塞,可以適當利用低壓送水、送漿、送氣來輔助下管,這也是在為下放噴射管加裝臨時防護措施。
3.3 噴射灌漿
噴射灌漿是整個高噴工藝流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在噴射管下放到設計深度并完成安裝以后,就可以按照要求進行1~3mm的噴射。在噴射過程中應該按照預定標準對噴射速度、旋轉角度進行隨時調整,例如在提升過程中設計噴射高度,保證送水送氣送漿的穩定實施。噴射之后要對管內進行清潔沖洗,避免超重殘渣遺留在管路中,同時也是為了避免下次高噴實施時孔內堵管現象的出現。
3.4 充填
在凝結體的形成過程中,其頂部很容易形成因漿液析水現象而導致的自然凹陷。所以在高噴施工結束以后要對鉆孔孔位進行灌漿充填,保證孔口漿液面不會繼續出現凹陷下沉現象。以下為壩基高噴的整個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
圖1高壓噴射灌漿施工工藝流程圖
總體而言,高噴工藝在病險水庫壩基的防滲處理方面主要采用的定噴、旋噴和擺噴三種方式,而且三者在耗漿量、噴射速度和噴射范圍上各有優勢,能夠形成較好的互補配合施工效果,對壩基具有良好的防滲加固作用。
4、水庫壩基防滲處理施工工藝
4.1 高噴技術的施工工藝
在施工前首先要對墻體的位置進行確定,要保證施工建立墻體的地方無障礙,且平整。還要對軟土進行土質改造,降低施工過程中地基不穩造成建筑坍塌的隱患,要時刻清除障礙,為能順利進行施工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在墻體的位置確定后,要對噴墻做好管理,要控制好灌漿的壓力,速度等問題,最后使漿液達到沸騰的狀態。從而保證墻體密度均勻,無夾層、蜂洞。一旦有管道堵塞的現象發生,應當立即停止施工,進行維修防護工作。
在施工前首先要選擇一組經驗豐富,素質較高的隊伍,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工作隊伍,才能創造出色的工作業績。隨后要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責任到人,要進行詳細的分工,還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防,建立完善的預防措施。人員安排好后,需要對使用的機械進行檢測,確保機械能正常使用,并備好機械的相關配件,防止各種突發事件。
在施工過程中,首先應該對材料進行檢測,尤其是對水泥要進行詳細的檢測。存放過久或者受潮結塊的水泥不宜再使用。其次,是對鉆孔的沖洗,鉆孔應使用風水輪流沖洗,直至無堵塞物,水源清澈后停止。并且,還要通過壓水壓氣檢查,防漏防滲。最后,在進行灌漿的過程中要對儀器的裂縫進行實時的關注,防止凝固體被損壞。
在施工之后,工程師應該對照圖紙,進行逐一的核對和檢查。同時,還要及時掌握地層內部的動態變化。
5、結束語
高噴灌漿屬于地下隱蔽工程,對施工參數必須嚴格控制,才能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其中高噴管的提升速度、高壓水的壓力、水泥漿液的比重、回漿量等是高噴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
控制好鉆孔偏斜度是高噴成墻的關鍵工序。若孔斜過大,會造成搭接錯位或搭接不上等。為此,在鉆孔前必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首先鉆機安裝必須牢固平穩,且須用水平儀找平;然后對鉆桿進行垂直度檢查,保證鉆桿順直;鉆進過程中鉆機操作必須輕壓慢鉆,確保鉆孔孔斜率不大于1%。
參考文獻:
[1] 盧曉鵬.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在云南病險水庫加固工程中的應用[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2,32(5):82-85.
[2] 徐有前.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在大壩防滲加固中的應用[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3):436-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