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既符合水利工程建設的根本目的,又是項目建設必須面臨的問題。本文結合奴爾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對水土保持方案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措施,從而為有效應對項目建設產生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壞問題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水土保持
1、引言
水利工程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造福于民。但是從工程建設的過程來看,沒有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和水土保持的監督管理,必然會造成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和植被的破壞,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就成為水利工程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2、工程概況
奴爾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策勒縣境內奴爾河中下游出山口處,工程壩址分別距離策勒縣城126km、和田市226km,地理坐標為東經80°55′~81°01′,北緯36°06′~36°14′,是攔控奴爾河涇流的主要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為 0.69億m3,正常蓄水位2497m,死水位 2465m,死庫容0.19億m3,調節庫容0.45億m3,主壩最大壩高80m,壩長740m,電站總裝機6.2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0.217億kW·h。工程主要任務以防洪、灌溉為主,并兼顧水力發電等綜合利用任務。
該工程的興建,將解決奴爾河流域灌區長期存在的春季缺水問題,加快策勒縣農業經濟發展;將為全縣的水土資源開發,工農業生產發展和人民生活用電提供保障;對于穩定邊疆,當地人民脫貧致富,民族團結和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該工程2016年8月5日開工,計劃工期40個月,根據工程建設計劃2016年9月初截流,2018年5月底發電及泄洪工程完工,2018年6月中旬導流洞下閘蓄水,2018年10月工程全部完工。
3、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奴爾水利樞紐工程規模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由碾壓式混凝土瀝青心墻砂礫石堆石壩、導流兼泄洪沖沙洞、溢洪洞、發電引水系統及電站廠房等組成。項目區位于奴爾河流域中下游的低山丘陵區,土壤類型主要為棕鈣土;項目區以草本植物為主,其間夾雜有零星灌木,主要有芨芨草、冷蒿、冰草、檉柳、枸杞、錦雞兒等,林草覆蓋率<5%,從項目區自然環境概況、水土流失現狀調查及引起土壤侵蝕的外營力和侵蝕形式分析,工程區土壤侵蝕類型主要為輕度風蝕、輕度水蝕,原生侵蝕模數為1500t/km2·a。工程區水土流失容許值為 1500t/km2.a。項目區屬于國家“三區”公告的重點監督區,水土流失防治執行一級標準。工程建設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一是水庫淹沒和工程永久占地對當地草場資源的影響;二是水庫大壩的阻隔及水文情勢變化對下游生態環境的影響;三是主體工程區、工程管理區、料場區、渣場區、施工道路區、施工生產生活區、施工輸電線路區、淹沒區、移民安置區等區域存在的地表擾動、植被損壞等水土流失破壞。
4、工程建設中的水土保持方案
4.1 水土保持方案設計
在奴爾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階段,業主委托設計單位編制完成了《奴爾水利樞紐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2014年1月通過了自治區水利廳的審查審批。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業主單位嚴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復文件要求組織施工,落實好水土保持各項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態保護,緩解和控制項目建設時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和竣工驗收制度,并按要求做好水土保持監測工作。
4.2 方案的施工組織
4.2.1 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機構,保證各項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實施與管理,并對資金的管理和運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水土保持資金專款專用。
4.2.2 組織編制完善水土保持設施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貫徹落實工程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和竣工驗收制度,按照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完善水土保持設施總體設計、招標設計和技術施工設計等后續設計,按設計要求組織施工。
4.2.3 在細化設計的基礎上,對符合公開招標實施的水土保持設施工程,委托招標代理公司進行公開招標,擇優選擇具有水土保持資質的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要按水土保持方案和批復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組織施工,監理工程師對質量、進度進行監督和管理。
4.2.4 加強管理,督促主體工程施工單位落實好水土保持措施。在主體工程招標時,將水土保持措施納入施工招標文件,招標單位響應招標文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并安排專項資金開展工作。中標單位須嚴格執行合同及招標文件,保證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得到落實。主體工程建設期間開展水土保持專項檢查,同時建立獎懲激勵制度,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盡量減少地表擾動和植被破壞,保持地形原貌。
4.2.5 積極落實水土保持竣工驗收制度。依據《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辦法》和相關規定,需制定《奴爾水利樞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驗收管理辦法》,在水土保持設施具備驗收條件時,業主單位向批復水土保持方案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驗收申請,主持驗收單位組成專家驗收組對方案中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情況及內業資料進行檢查,出具驗收文件。當水土保持專項驗收合格后,主體工程方可試運行和進行竣工驗收。
4.3 開展水土保持監測
按水土保持批復文件要求,施工期間由業主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監測資質的單位進行監測,按照《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L277-2002)和本方案中的監測要求,由監測單位編制監測計劃并實施,監測內容為(1)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狀況監測包括地形、地貌和水系的變化情況,建設項目占地和擾動地表面積,挖填方數量及面積,棄土、棄渣量及堆放面積,項目區林草覆蓋率等;(2)水土流失動態變化監測包括水土流失面積、程度和總量的變化及其對下游及周邊地區造成的危害與趨勢。
5、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結合奴爾水利樞紐工程實際建設情況進行分析,項目前期、建設期必須按照水土保持工程“三同時”制度開展各項工作,嚴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和方案批復內容,落實資金、監測、監理、管理等保證措施,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進行水土流失防治,同時布設監測小區,對防治效果進行監測,確保水土流失各項防治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奴爾水利樞紐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新疆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14,1)
[2]黃伶、饒建輝、高瑞,《芻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J].江西水利科技,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