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水資源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論,系統而又全面地分析永勝縣水資源現狀,對影響永勝縣水資源安全的相關因素予以篩選分類,解釋各因子對水資源安全的影響機理,從而探討保障永勝縣水資源安全的有效機制和戰略體系構建等相關問題。以理論開拓和實際應用的全方位視野為目標,探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安全保障體系與戰略選擇。
【關鍵詞】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水資源管理;水價
一、引言
永勝縣位于中國南部山區,水資源從量上來說是相當豐富。正是這種量上的豐富,讓人們對永勝縣的水資源都抱一種比較樂觀的態度,在管理上沒有危機感,從而污染、浪費現象嚴重。事實上,對水資源的理解不僅要從量上,還得從質上。本文希望通過質與量的結合對永勝縣的水資源的管理現狀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介紹,結合國家對水資源管理的要求發現永勝縣在水資源管理上的不足,再結合國內外管水的一些先進經驗,對永勝縣的水資源的管理提出一些建議,旨在達到國家 “節水型社會、節約型社會”的目標。本文的研究能對永勝縣的水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了解,而不是簡單地將認識停留在水資源豐富的表面上,要學會節約用水、合理管水。
二、水資源管理理論基礎構建
本文水資源管理理論基礎。對水資源進行管理具有深刻的理論背景,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其中可持續發展經濟學中的效率、公平;價值觀與財富觀理論是對水資源進行管理的基本理論基礎。環境經濟學中的外部性理論則是對水污染治理進行宏觀上管理的理論基礎。關于水資源相關研究動態。對水資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大塊:方面是水資源價值與價格的研究,另方面是水權的研究。對水資源價值與價格進行綜述,介紹了國內、國外關于水資源價值與價格相關的專家與文獻,也相當于展示了水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的整個發展歷程;另方面是水權的研究。水權在我國起步較晚,研究還不夠透徹。在對水權進行綜述時,同樣分國外與國內兩部分。對國內水權的綜述,集中在不同學者對水權的定義上。文中也有說明,我國的水權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化。
三、水資源管理內容的現狀分析
首先是水資源概念界定:水資源的含義覆蓋面較廣,本文主要從質上和量上兩方面對水資源進行概念的界定,概念的釋義來自《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和聯合國等權威組織及機構。在對水資源的概念進行解釋后,本文還對城市水資源的特點進行了說明,城市水資源除了具有水資源的不可替代性、流動性、時空分布不均勻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外,還因特殊的環境條件和使用功能表現出系統性、有限性、脆弱性、可恢復性、可再生性的特點。正是因為水資源具有這些特點決定了對水資源進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是水資源的經濟特性。水資源作為一種資源,一部分進行社會生產過程產生經濟價值,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它參與了價值的創造,從而具有需求特征、供給特征、產權特征三種經濟特性。三種經濟特性的存在決定水資源有價。這些特征是我們加強水資源管理的經濟基礎。然后是水資源管理的內容。由于水資源的供給相對比較固定,對水資源的管理主要集中在“需求”的管理上。需求管理是為了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綜合運用行政的、法律的和經濟的手段來規范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人類行為,從而實現對有限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它汲及節水管理、約束機制和直接干預與規劃三方面。
永勝縣水資源管理現狀分析,主要內容包括了永勝縣水資源總量、蓄水動態、供用水量、水環境狀況、水資源管理五方面著手,根據永勝縣水務局的《水資源公報》上的相關資料及數據,繪制相應的圖形及表格,旨在對永勝縣水資源有一個總體的了解。然后,永勝縣水資源管理問題分析。永勝縣水資源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污水處理嚴重不足;湖泊填占導致水域面積減少。大面積填湖降低了湖泊的調蓄能力,造成了對城市原有降水和蓄排水之間平衡關系的破壞,惡化了城市排水條件,使湖泊所在地帶暴雨期間極易形成漬水,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水環境局部惡劣。江河受到污染,湖泊在面臨水域面積減少的同時,也遭受著水質惡化的命運。湖泊富營養化污染嚴重,多數湖泊水質惡化態勢明顯;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不管是生活,還是生產用水方面,永勝縣的水資源浪費現象都是相當嚴重的。
四、永勝縣水資源管理對策分析
水價一直是一個人們比較關注的話題。本文分析了水價的構成,強調合理的水價必須綜合多因素,并建議永勝縣采用階梯式計價。加強水環境保護。加強水環境的保護需要政府從宏觀上給予調控。同時作為一個國家級項目,永勝縣水專項是當前的一個熱點。永勝縣水專項是永勝縣政府為了加強永勝縣水環境總體建設而進行的示范工程。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由于永勝不是控水城市,對于水資源,理論上永勝縣是可以多用的。但對應大量的用水則是大量污水的產生。因此,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則是我們當前的首要問題。強化節水管理。由于永勝縣水資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在國家“創建節水型社會、節水型城市”的號召下,永勝縣也必須走節水的道路。深化對現行水務集團的改革。盡管永勝縣水務局已建立,但由于涉及部門較多,相關的條件及管理并沒有十分到位。因此我們還需深化對永勝縣水務集團的改革。水資源問題的出現,使人類面臨來自自然界的另一種嚴重挑戰。這種挑戰與自然災害等以往自然界挑戰的不同之處在于,這種挑戰的根源是人類自身,它表明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影響已經足夠強大,以至于一些活動已經可以引起自然界前所未有的強烈反應;而且這種強烈的反應又對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構成了可能的威脅,即嚴重的水資源危機。這正如恩格斯所言: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我們的每一次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參考文獻:
[1] 童芳、董增川、金菊良:《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級評價的GPPIM模型》,《水利水電技術》,2006年第37卷第8期。
[2] 王浩、秦大庸、陳曉軍、王建華:《水資源評價準則及其計算》,《水利水電技術》,2004年第35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