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現階段的農村飲水主要以傳統、落后的分散式供水方式為主,安全飲水形勢比較嚴峻,及時、有效地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成為了當務之急。當下,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不僅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點要求內容,也是提升農村生活環境和質量、加快小康建設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是通過借鑒相關文獻和資料來具體分析我國現階段農村飲用水的基本現狀、不安全的類型、成因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對策措施等。
【關鍵詞】農村飲水;水質;供水;對策
農村飲水安全,顧名思義,是農民能方便、及時獲取干凈、足量的生活飲用水,換言之,就是確保人民群眾能夠喝的上干凈衛生的水。正常情況下,在農村供水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集中供水,二是分散供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的必需品。我國一直沒有對農村飲水工程進行明確的定性,在農村飲水工程的投資上一直備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爭議。由于我國當下的農村飲水政策是根據傳統的飲水制度制定的,因此,投資主體應該是國家、政府和人民。
1、現階段農村飲水安全的基本現狀
2005年,我國政府對農村的飲水現狀進行一次大型普查,結果顯示飲水安全的人數占農村總人口的65.7%;飲水不安全人數占農村人口的34.3%。在飲水不安全的人數中,水質不達標的人數占70%,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氟超標、地下水污染嚴重。
眼下,農村飲水的安全工程可以分為四大類:實現鄉鎮供水一體化工程、多村聯合供水工程、單村供水工程、單戶工程。鄉鎮供水一體化工程、多村聯合供水工程和單村供水工程是進行集中供水,我國約有3.4億人采用這種方式,而單戶工程主要是進行分散供水,采用這種方式的人口占63.5%,由此可知,我國當下的農村飲水還不夠安全,而且方式相對落后。我國衛生部有進行過調查統計,在我國全國范圍內患有飲水型氟斑牙的人數高達2000多萬,患有氟骨病的人數就有150多萬,因此,還需早日解決這些問題。
2、農村飲水不安全的類型及成因分析
2.1 農村飲水不安全的類型分析
2.1.1 飲用水水質不符合要求
據調查顯示,我國飲用水水質不符合要求的人數占飲水不安全人數的86%,水質不符合要求的飲用水包括飲用氟超標的水、苦咸水、污染嚴重的淺層地下水、未經處理或者細菌超標嚴重的地表水等。對于長期飲用高氟水的人民群眾來說,輕者會造成氟斑牙,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骨質疏松、甚至會影響腸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等。
2.1.2 無法保證飲用水水源的用量
我國很多還城市和地區沒有充足的生活用水,尤其是西北偏遠地區,存在著嚴重缺水的問題,當生活飲用水不足時也會影響農村人民群眾飲水的不安全問題。比如江蘇丘陵山區的儀征、句容等丘陵山區及豐、沛等西部偏遠地區。
2.1.3 個別偏僻村莊無供水設施
對于沒有供水設施或者供水設施簡陋的城市和地區來說,設施問題會成為影響農村飲水不安全的因素之一,如果采用傳統的飲水習慣,比如,從水庫或者河流中獲得生活用水,這也會造成飲水不安全的問題。
2.2 農村飲水不安全的成因分析
2.2.1 水環境嚴重污染
雖然我國的經濟和科技在不斷發展中,但是由于企業、工廠的排污力度與日俱增,農業、農藥造成的大量污染,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惡化中。我國經過對污環境的不斷調整后,水環境有所改善,但是仍有很多地區的河流、湖泊等水質還存在著較為惡劣的情況。
2.2.2 飲用水水源法規不完善
我國很多農村的飲用水水源的法律法規存在不完善的情況,甚至有的地區存在著違反飲用水源保持法律法規的行為,也有少數地區是不適合作為生活飲用水的水源地。
2.2.3 供水技術薄弱、設備落后
在農村地區不少的供水企業存在著規模小,技術落后的問題,由于硬件的一些原因則不適合農村安全的飲水。
2.2.4 供水工程老化失修、施工質量差
有些農村地區的供水工程存在著嚴重老化、失修的問題,其材質本不符合供水要求,施工的質量還很低,甚至出現嚴重漏失的問題,這遠遠不符合去供水的正常標準。
3、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對策措施
3.1 加強水源地周邊環境治理
為了能有效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的問題,需要針對周邊的環境進行治理和保護,時刻關注水源的水質和人為的影響,通過不斷加強對周邊環境的治理和監測進行掌握水源的情況,充分做好相應的準備和應急處理措施。
3.2 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當下,我國的農村飲水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和生命健康,國家和政府還需進一步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確保農村飲水的安全??梢詮霓r村的地形、人口分布、水源等方面進行考慮,選擇出最佳的模式為農村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支持。
3.3 農村供水規?;D變
由于傳統的農村供水規模已不能滿足當下廣大人群群眾對水的需求,所以,還需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模式轉化,一般情況下,是從分散型轉向集中型。農村集中供水的優勢較多,持續、安全、有效等,這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3.4 建設用水戶的運行機制
建設用水戶的運行機制主要是指通過建立相應的機制來明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農村飲水安全管理,通過這種運行模式來實現達到安全飲水的目的,同時,也為農村飲水安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3.5 做好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農村飲水的安全問題會隨著外界因素的改變而改變,為了能更好的適應各種實時的變化,可以通過建立農村飲水安全的應急管理體系和機制來應對,這樣能有效達到應急的處理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保障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
4、結束語
雖然我國在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方面取得一些成績,不少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我國當下仍有近三億人都在飲用著不衛生、不安全的水,因此,國家和政府還需進一步加強工作力度,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喝上干凈、衛生的水。
以上就是對現階段農村飲水安全現狀分析及解決對策的具體介紹,由于本人對其研究的不是太全面,所以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也是本人以后繼續要學習和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李代鑫.楊廣欣.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9,(10):43-45.
[2] 張磊.農村飲用水安全面臨的形勢及對策[J].四川水利,2011(5).
[3] 馬超德.中國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實踐[J].中國水利水電.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