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社會日漸發展促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這就使得城市用水數量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資源危機,水資源短缺問題以及水資源利用不合理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生態補償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水資源利用方面存在的矛盾,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對生態補償機制對水資源利用影響作了分析,提出了生態補償機制對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的途徑,為提升水資源實際利用率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生態補償機制;水資源利用;影響;途徑
一、前言
改革開放促使我國經濟呈現飛速發展,雖然提升了我國綜合國力,但是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經濟日漸發展促使工業化發展進程日漸加快,環境問題日漸突出,特別是水資源短缺問題,對人們生產生活造成了非常大影響,同時也影響了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生態補償機制對水資源利用的影響
所謂生態補償,實際上就是利用收費或者是收稅的形式來提高行為成本,盡可能減少損害環境行為,保護資源有效性。所謂生態補償原則,實際上就是堅持“誰受益、誰補償”、“誰破壞,誰恢復”、“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通過市場、經濟之間的結合來調節環境,構建平衡和諧的發展環境。作為水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中的重要內容,生態補償機制旨在于轉變生產者、經營者以及開發者的水資源認知理念,也就是認為水資源屬于公共物品并不需要進行付費,生態補償機制主要社會認識到水資源的生態功能價值。生態補償機制打破了傳統認知理念,樹立了“誰受益,誰付費”理念,轉變了“先污染后治理”水資源利用形式,培養人們生態意識,提升人們保護環境責任意識,潛移默化之間影響人們行為,深化生態意識,提升人們自覺行動意識,有效環節環境上存在的巨大的矛盾。從水資源發展角度來看,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中出現政府參與度不夠以及企業缺乏社會責任等問題,由于政府在水資源管理工作過程中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不作為行為以及企業在水資源補償機制方面呈現出“與我無關”的態度,使得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
三、生態補償機制對水資源利用途徑
1、明確政府工作職能
在進行水資源污染治理工作過程中,政府需要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進而認識到自身在其中的主導作用,避免出現不作為現象,提升決策有效性,有效環節水資源危機。政府及其相關管理工作部門需要重視環境保護工作,認識到自然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影響,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重視政府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營造公平的分配環境,注重生態建設投入工作,充分發揮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要作用。政府還需要從衡量政績的標準角度著手,轉變過去為了能夠追求短期經濟利益而犧牲環境的政績工作理念,結合經濟增長工作目標,提升水資源利用有效率。面對經濟利益方面的巨大驅動,政府及其現相關管理工作部門需要借鑒西方水資源利用歷史,避免出現先污染然后治理的水資源利用模式,履行自身職能,提升環境保護工作有效性。政府以及相關管理工作部門需要認識到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作用,堅持“一票否決”制度,轉變過去不作為現象,面對愈加退化生態環境以及環境發展中存在的激烈矛盾,政府需要發揮導向和監督作用,構建有效的水資源利用保護問責制度,發揮群眾在監督的監督作用,充分調動各項輿論監督力量,避免政府在水資源利用以及踐行生態補償機制過程中出現不作為行為。
2、構建政府與企業的合作機制
政府可以結合生態補償機制使用情況以及水資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構建政策傳導工作機制,鼓勵企業參與到實際工作中。對于水資源利用工作中,正確采取了較為嚴重的治理措施,但是企業在參與過程中缺乏信息解讀能力,政府需要結合水資源利用現狀來構建政策傳導的工作機制,將生態補償機制內容有效傳遞給相關企業,促使企業了解相關政策內容以及政府態度,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履行自身公民責任,實現企業經營與水資源利用有效結合,轉變過去過于注重短期利益的發展狀態,提升環境管理參與工作積極性,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有效結合,發揮生態補償機制影響最大化。政府需要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轉變過去誰污染、誰治理的工作理念,而是實現水污染、誰支付的現代化水資源利用理念,發揮生態補償機制的影響力,避免單純提交罰金,調動企業積極參與到水資源利用以及水資源保護活動中。諸如,煉油廠是對水資源影響較大的行業,其生產活動對于地下水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這就煉油廠在提交罰金之外,還需要結合行業發展要求來構建環境發展補償工作項目,構建有效的供水系統,為當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灌溉用水提供保障,盡可能彌補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危害環境行為,嚴格抑制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出現“搭便車”的行為。
四、結語
作為人類生命之源,水資源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資源問題實際上屬于經濟問題,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隨著經濟的飛速增長促使水資源需求壓力不斷提升,特別是城市化發展以及工業化發展等促使城市水資源使用壓力不斷增加,同時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斷增加,這就需要環節經濟與水資源之間的矛盾,充分發揮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要作用,提升水資源利用有效性,有效環節水資源需求壓力,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玉龍,路寧,李梅.水資源利用壓力下的政策選擇——生態補償機制[J].中國水利,2008(06):19-21.
[2]唐玉青.水資源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1):19293-19296.
[3]萬容.水資源生態補償模式分析與機制構建[J].社會科學家,2010(02):83-86.
作者簡介:楊華(1976-),女,貴州玉屏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水文分析及水利計算工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