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藁城區農業節水灌溉現狀,并對其發展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藁城區;農業節水;現狀;建議
藁城區總耕地面積82萬畝,是典型的井灌農業區,農業用水量占全區總用水量的80%以上。由于近年來連續干旱,農業用水量逐年加大,地下水位急劇下降,灌溉條件惡化,井泵更新加快,農民澆地成本大幅增加,加重了農民負擔,嚴重制約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減少地下水開采、緩解水危機,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始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區委、區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始終將其作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來抓。在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全區各級共同努力,我區節水灌溉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2000年以來,全區累計發展節水灌溉面積71.4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87%,完成節水工程投入3.7億元,其中國家投入1.75億元。
通過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全區實現了年節水4000萬方,節地近6500畝,增產糧食950萬公斤,年直接經濟效益3850余萬元,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而且減少了地下水的開采量,減緩了地下水位下降,從而防止水環境惡化,促進了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利用。同時,通過林田路綜合治理,既有效地發揮了防風固沙作用,又涵養了水源,改善了田間生態環境,實現了農業生產和農業生態環境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在我區節水灌溉發展過程中,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布署
為促進我區節水灌溉的發展,我區專門成立了節水灌溉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副區長任組長,水利、農業、林業、農開辦、計劃、財政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全面負責節水灌溉工作的組織發動和協調。為確保全區建設計劃的有效落實,領導小組將任務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落實到工程項目,并將完成情況作為考核其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定期督導考核,嚴格獎懲。有關鎮村都成立了相應組織,具體抓工程實施,并層層落實責任制,從組織領導上保證了節水灌溉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
2、項目帶動,加大投入
搞好節水灌溉關鍵是投入,為此,我區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總攬,多層次、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堅持以項目引資金,各有關部門積極謀劃,加大項目的爭引跑辦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區項目,大力爭取國家資金。近年來,我們先后爭引和實施了節水增產重點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國家計委大型優質麥基地建設、農業部標準糧田建設、農村小型水利公益設施建設、省級農業綜合節水技術示范、國家及區級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一批項目,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充分發揮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全面推動了我區節水灌溉工作的開展。二是增加財政投入,區、鄉政府不斷增加對節水灌溉建設的投入,并將國家和省區重點項目的配套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確保及時足額到位。三是積極引導農民群眾投工投勞,節水工程的受益主體是農民,投入主體也是農民,我們在節水工程建設中堅持農民自愿,注重實效的原則,引導農民群眾興修農田節水工程,充分調動群眾發展節水灌溉的積極性。
3、建管并重,注重效益
在節水灌溉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堅持林田路綜合治理、規模發展,集中實施以標準化機井房、節水管道、田間道路及林網植樹為主的標準化農田建設。同時在建設中嚴把質量關,一是規范建設資金管理,建設材料實行政府采購,統一招標,把住材料質量關。二是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施工,把住技術關。首先由技術人員對各項目村進行統一規劃,逐井逐塊測量放線設計,各村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專業施工隊,由技術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后,負責工程的施工安裝。三是嚴格落實水利工程質量責任制和技術責任追究制,加強工程質量的檢查驗收,確保建一處,成一處,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為確保工程長久發揮效益,我們實行了嚴格的工程管理辦法和維護制度,做到建管并重,強化管護。一方面,充分發揮水利部門的職能作用,加強管理,搞好服務,組織技術人員,定期進行巡回服務。對工程建設及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同時實行井長負責制,各井設一名井長,負責組織本井組人員,對本井組的井機泵及節水工程及時維護,以及田間道路平整及林網樹木的管護等,保證工程良好運行,發揮最大效益。
幾年來,我區節水灌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工程技術、管理措施及資金投入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對此,結合我區農業灌溉現狀及耕作習慣,提出以下對策:
3.1 在工程技術措施方面,積極開展廉價實用管材及配套設施開發研究,推廣干、支地下管道輸水加小畦灌溉節水模式,徹底取代土壟溝輸水,最大限度地減少灌溉過程中的輸水滲漏,減少灌溉定額,節約水資源,降低灌溉費用;同時節約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實現大田灌溉現代化。
3.2 在管理技術措施方面,加強作物需水及灌溉取水監測研究,推廣優質耐旱作物品種、節水灌溉制度、秸稈還田等管理節水措施,大幅度壓縮農業灌溉用水量。
3.3 在資金投入方面,一是加大財政支農資金向節水灌溉建設投入力度;二是積極爭引項目,引進資金;三是制定合理的優惠政策,提高農民投入積極性,加大社會投入力度,充分吸引農民及社會的閑散資金,形成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以農民投入為主體,以信貸資金、社會資金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