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小蒸發器的容積、構造、安裝高度等原因,決定了其蒸發量大于E601型。但是在實際觀測中,6-10月存在小蒸發器觀測值小于E601型蒸發器的現象。由于特定的氣候因素,分析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旨在使我們認識到這種現象的發生絕非錯誤,而是一種特定條件下的正常、合理的觀測資料。
【關鍵詞】E601型蒸發量;20cm蒸發量;大于
目前,全球氣候日趨變暖,氣候變化更加異常,隨著國民經濟不斷發展,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急劇增長,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面蒸發觀測,是為了探索水面蒸發及蒸發能力在不同地區和時間上的變化規律,以滿足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為水資源評價和科學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據。
1、蒸發觀測儀器
用于水面蒸發量人工觀測的儀器主要有E601型蒸發器和20cm口徑蒸發器兩種(20cm口徑蒸發器一般稱為蒸發皿)。
1.1 E601型蒸發器
E601型蒸發器主要由蒸發桶、水圈、測針、溢流桶四部分組成。其材料是用玻璃鋼材料加工制造,具有防腐、抗凍、保濕、隔熱的優越性能。埋設于人近地面(地下61cm,地上7.5 cm,水面積3000 cm2,水深約為60 cm)。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和穩定性,比較接近自然水體蒸發狀況。
1.2 20cm口徑蒸發器
20cm口徑蒸發器主體是一壁厚為0.5mm的金屬器皿,內徑為20cm,高約10cm,側壁上有一倒水嘴,上部可裝防鳥柵。其安裝于距地面高度為70.0cm(水面積314 cm 2,水深2 cm)。具有易于安裝、觀測方便的優點尤其適用于結冰期間觀測使用,但由于暴露在空間且體積小,不同于自然水體的自然景觀,受上下、四周各種附回熱的影響大,基代表性和穩定性差。
2、影響水面蒸發的因素
影響水面蒸發的因素有兩類:一類是氣象條件,如太陽輻射、飽和水汽壓、風、溫度等;另一類是水體自身條件,如水質、水深、水面面積、水面情況等。
3、蒸發器觀測水面誤差來源
3.1 儀器測量誤差
測針安裝在測針插座上時,如果插座歪斜,或安裝不當,測針呈傾斜狀態;臺稱沒有放平或沒有調到零點。
3.2 人為觀測誤差
包括測針是否剛接觸到水面就停止旋進或補水不到位,還有包括讀數是否正確。
3.3 環境影響帶來的誤差
降雨量觀測和溢流量計算產都會產生誤差,特別是陰雨天蒸發量小,真正觀測量有時會被這些誤差掩蓋,甚至出現計算的蒸發量為負值。鳥類飲水等固素。
3.4 風沙誤差
由于我區風沙較大,風沙吹入蒸發儀器中造成誤差。
3.5 濺水誤差
較大雨滴降落到蒸發器的水面上,可濺起一定高度,并形成一層雨霧隨風流動降入地面。正好落在器口邊緣的雨滴及降落在防鳥柵上的雨滴也要能濺入器口。
4、E601型蒸發量大于20cm蒸發量原因
一般情況下,如果氣溫的變化較為平穩,決定了20cm蒸發量大于與E601型蒸發量,屬于正常情況。但是在實際觀測中,當某日氣溫隨天氣的變化急劇下降或出現連續幾日出現降水過程時,往往出現601型蒸發量大于20cm蒸發量的情況。從兩種儀器的蒸發原理和兩種儀器的結構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原因。
4.1 風力影響
當本地受到空氣影響,我區往往為偏北風,氣溫急劇下降時。流經小蒸發器上的冷平流也相對較強,也就加劇了器內水溫下降,飽和水汽壓減少,使小蒸發變慢,而E601則相反。
4.2 冷空氣影響
由于小蒸發器容積小,器身裸露在外,在受到冷空氣侵襲后,水溫迅速下降,從而使飽和水汽壓隨溫度的下降而減少,致使蒸發速度變慢。而相比較,由于E601蒸發量自身埋設于地面,外圍又有水圈,蒸發桶內的水體較多,約為小蒸發器的205倍。致使水溫經常高于小型蒸發器水溫,而飽和水汽壓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大,水溫越高,水面蒸發越大。
4.3 土壤保溫作用
當氣溫急劇下降時,土壤仍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溫度。由于土壤具有的保溫性, E601蒸發量體內的水溫度維持較高,并且器身土壤緊貼,彼此間又有熱量轉換。
4.4 器內水溫影響
測量8月3日~8月6日彭陽站岸溫、20cm蒸發器、E601型蒸發器內的水溫變化過程,見圖1。
從圖1上中可以看出,正常天氣下,受氣溫影響,氣溫越高(越低),兩種儀器器內水溫也隨之升高(降低),且20cm蒸發器水溫較E601型蒸發器內的水溫變化明顯,升高幅度更高(更低),而E601型蒸發器內的水溫由于具有保溫性,升溫(降溫)較為緩慢;同時由于北方天氣晝夜氣溫變化明顯,一般情況下,夜間20cm蒸發器水溫較E601型蒸發器內的水溫較低;受降水影響,由于雹雨(冰雹)一般水溫較低,使得小蒸發水溫極速降低,但E601蒸發量則影響較小。
5、結論
(1)通過上述分析,使我們認識到,影響蒸發的主要因素是溫度、濕度、風力等氣象因子,它們決定了一個區域蒸發量的大小。
(2)正常情況下,由于兩種儀器的構造和安裝要求不同,決定了20cm蒸發器的蒸發量大于E601型蒸發器的蒸發量,但在一定的氣候因子下,也會出現相反的現象。為此,
我們在加強提高觀測人員敬業精神的同時,應該做好資料的“四隨”工作,確保資料的合理性、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傅志偉. E601型蒸發量大于20cm蒸發量原因分析[J].氣象,2011(11):55-56.
[2] 趙永勝,趙琪. E601型蒸發量與20cm蒸發量原因分析[J].新疆水利,2003,(5):59-62.
[3] SL630-2013,水面蒸發觀測規范[S].
[4] 王春澤,喬光建,等. 水文知識讀本[M].
[5] 朱曉原,張留柱,姚永熙,等. 水文測驗實用手冊[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