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內的多家高校中“慕課”被運用在了多門課程之中,其中包括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課。著眼于現如今“慕課”在課程中的廣泛運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應當對站在理性的角度看待“慕課”參與到“慕課”中,不要過于拘泥在技術層面,而是應當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目的,注重教育教學的本質問題,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慕課”有機的結合統一,讓“慕課”成為對傳統思政課堂教育的補充,從而進一步推進思政教育對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慕課”
一、“慕課”在高校思政課運用的背景
慕課(MOOC)是一種開始于美國的新型教學模式,在2014年首次運用到了國內的思政教育課中。“MOOC”實木可得英文簡稱,其中“M”代表的是英文單詞massive(大規模)第一個“O”代表的是open(開放)第二個“O”代表的是online(在線)最后“C”則是course(課程)“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也就是說“慕課”慕課是一種將互聯網融入傳統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慕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普及主要是由以下的幾點原因推動的:第一,互聯網在全球的廣泛運用解決的“慕課”走進高校思政教學課堂的技術性問題;第二,全國高校思政教育統一教材的使用為“慕課”的運用奠定了基礎;第三,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困境為“慕課”的引入帶來了契機。由此可見,慕課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運用存在著必然性。
二、“慕課”在高校思政課堂的作用
(一)“慕課”打破了傳統學習的時空界限
“慕課”的主要教學方式是通過網絡來實現的,所以不存在傳統的班級制度,學生只要通過注冊就可以在網絡上學習相關的課程,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全國高校的學生只要在有時間有網絡的情況下,就能夠通過網絡獲取全國各高校不同思政教師的優秀教學資源。同時“慕課”也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性,使得優秀教師的教學內容能有成倍擴散的效果,除了本校的學生之外,其他高校的學生也能通過“慕課”的方式獲取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
(二)“慕課”突出了高校學生的主體地位
“慕課”之所以被廣大的高校學生所接受,究其原因在于“慕課”的課程設計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慕課”的學習方式,不再是被動的接受教師傳達的知識,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也不再扮演固定的角色,可以隨時轉換自己的角色。在思政教學中,學生通過“慕課”可以自由的選擇學習的內容,并且考試的內容也將針對學生的選擇進行,更加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所占的主體地位。同時“慕課”也將原本的大班教學的模式轉變成了小組討論的模式,讓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也更加趨于平等。
(三)“慕課”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當今社會,我國地區的發展仍然存在這明顯的差異,這就導致經濟發達的地區教育資源明顯比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要更加優質,這也使得地區與地區、高校與高校之間的教學質量達不到平衡。而“慕課”的資源共享性在高校中的廣泛運用則大大改善了這一缺陷。通過互聯網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也可獲取各高校優秀教師的教學資源,使得各高校教育資源質量之間的差距達到了一定的平衡。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慕課”的運用策略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運用“慕課”的模式應當從以下的兩個方面考慮:
(一)明確“慕課”和課堂教學之間的關系
“慕課”和教堂教學之間都有各自明顯的有事,但也有一定著不足之處。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應當將“慕課”和課堂教學相結合,將“慕課”作為課堂教學輔助部分,來實現高校思政教學育人的目標。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模式“慕課”在教學資源的傳播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但這并不代表著“慕課”可以取代課堂教學的地位,課堂教學使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及時的對問題進行溝通解決,并且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更好地吸收消化,這是“慕課”所做不到的,所以在高校的思政教學中應當堅持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將課堂教學和“慕課”相結合從而更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強化學生自主意識,提高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的能力
“慕課”的學習過程主要通過網絡來實現,教師和學生不在同一空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也不處在相同的空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真是課堂氣氛的調動,再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就必須靠學生的自我控制來達到學習的目的。“慕課”教學方式的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實現,首先就要培養學生能夠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并且讓學生能夠端正自己嚴于律己的學習態度。其次網絡的運用需要先進的操作技術,所以也要針對學生的網絡應用能力加以培訓。最后要讓高校學生能充分的了解和熟悉“慕課”,讓學生自己主動參與到“慕課”的學習中。
四、結語
“慕課”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的運用還屬于初級階段。對網絡技術的發展、師資力量的培養以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養成都還處在不斷進步的過程。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對“慕課”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優勢不斷地研究與探索,以期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更好的發揮“慕課”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從而發掘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來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鄭娟.“慕課”視域下的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2).
[2]李梁.“慕課”視域下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