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函數是一個較抽象的概念,而教材只給出一種描述性的定義,增加了我們理解反函數的難度。本文從反函數的有關性質、求法和巧妙應用等幾個環節入手,對反函數進行全面認識。
性質1 函數y=f(x)在某一區間上存在反函數?圳該函數在該區間上是一一映射。
性質2 原函數的圖像與其反函數的圖像關于直線y=x對稱。
性質3 原函數的定義域是其反函數的值域,原函數的值域是其反函數的定義域。
性質4 f [f(x)]=x,x屬于y=f(x)的定義域;f[f (x)]=x,x屬于y=f(x)的值域。
性質5 原函數與其反函數的單調性相同,原函數與其反函數的奇偶性相同。
性質6 函數f(x)為增函數,若y=f(x)的圖像與y=f (x)有交點,則交點必在直線y=x上。
性質7 函數f(x)為減函數,若y=f(x)的圖像與y=f (x)有交點,則交點至多有一個在直線y=x上。
性質8 函數f(x)是單調函數,若y=f(x)與y=f (x)有不在直線y=x上的交點,則函數f(x)是單調減函數。
一、反函數的存在問題
例1 函數f(x)=x-2ax-3在區間[1,2]上存在反函數,則a∈( )。
A.(-∞,1] ?搖?搖?搖?搖?搖?搖 B.[2,+∞)
C.(-∞,1]∪[2,+∞)?搖?搖 D.[1,2]
解析 由性質1可知,函數f(x)=x-2ax-3在區間[1,2]為單調函數,所以a?埸(1,2),
故選C。
評注 函數y=f(x)在這一區間上單調與其在該區間上存在反函數不等價。
二、求反函數的問題
例2 函數f(x)=log1+(x>0)的反函數f (x)=( )。
A.(x>0)?搖?搖?搖 B.(x≠0)?搖 C.2-1(x∈R)?搖 ?搖 D.2-1(x>0)
解析 求反函數有三步驟。
步驟一:求函數f(x)的值域,由x>0可得1+>1,所以y>0。
步驟二:用y表示x得1+=2?圯x=(y>0)。
步驟三:對調x、y,注明反函數的定義域,
即y=f (x)=(x>0)。故選A。
評注 求反函數的“三部曲”是基礎,是理解反函數的“根”。
三、與反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有關的求值問題
例3 函數f(x)=x-1(x≥1)的反函數為y=f (x),則y=f (2)的值為( )。
A. B.- C.1+ D.1-
解析 函數f(x)=x-1的定義域是[1,+∞),值域是[0,+∞),
所以y=f (x)的定義域是[0,+∞),值域是[1,+∞),
選項B、D都不對。
令2=x-1,解得x=±,又y=f (x)的定義域是[0,+∞),
所以x=。故選A。
四、與反函數圖像有關的問題
例4 已知函數y=logx的反函數是y=f (x),則y=f (1-x)的圖像是( )。
解析 要得到y=f (1-x)的圖像,需把y=f (x)的圖像關于y軸對稱后,再向右平移1個單位,又y=logx與y=f (x)的圖像關于直線y=x對稱,故選C。
五、反函數的巧用
例5 對定義在區間I上的函數g(x),記g(I)={y|y=g(x),x∈I},已知定義域為[0,3]的函數y=f(x)有反函數y=f (x),且f ([0,1))=[1,2),f ((2,4])=[0,1),若方程f(x)-x=0有解x,則x= 。
解析 由性質1和性質3可知:
當x∈[0,1)時,f(x)∈(2,4];x∈[1,2)時,f(x)∈[0,1)。
而y=f(x)的定義域為[0,3],
故當x∈[2,3]時,f(x)的取值應在(-∞,0)∪[1,2]∪(4,+∞)中。
故若f(x)=x,只有x=2。
例6 設函數f(x)=(a∈R,e為自然對數的底數),若存在b∈[0,1]使f[f(b)]=b成立,則a的取值范圍是( )。
A.[1,e] B.[1,1+e] C.[e,1+e] D.[0,1]
解析 f(x)=為單增函數,由性質4可知f[f(b)]=b?圯f(b)=f (b)。
由性質6可知f(x)與f (x)的交點在直線y=x上,
所以存在x∈[0,1],使f(x)=x有解,
即存在x∈[0,1],使x=成立。
化簡為x-x+a=e,
令F(x)=x-x+a,G(x)=e,x∈[0,1]
若上式成立,則y=F(x)與y=G(x)的圖像有交點。如右圖,a即為y=F(x)與y軸交點的縱坐標,隨著a的變化,y=F(x)的圖像上下移動。數形結合可得a∈[1,e],故選A。
在對應過程中,反函數中的變量關系與原函數發生了反向變化。反函數提供了觀察變量關系的一個新視角。對反函數知識的學習能激活發散思維,培養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