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母張氏,生于1884年11月17日,亡于1968年7月23日,壽終84歲。
據祖母生前介紹,她與我祖父張鳳儒結婚時16歲,婚后生育了我父親張維明、叔張維發、姑張老貴。
1915年,祖父去世,此時祖母31歲。成了寡婦的她,帶著年幼的孩子,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
祖母是一個勤勞能吃苦的好祖母。我祖父逝世后,她成了寡婦,帶著年幼的兒女,被舊社會的官僚反復欺壓。由于眼睛哭瞎了,祖母不能外出或下地勞動,只能每天在家拄著拐杖,用沖谷子的工具———對窩,沖米給全家人吃。祖母就這樣堅持了好幾年。
祖母是一個淳樸善良、講文明道德的人。解放前,她經常教育我的父輩和我們孫輩講文明道德,還要遵紀守法、勤勞致富,不要做壞事。我們全家子孫后代都聽從祖母的教誨。
1949年,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得到解放。我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得到了黨的教育培養。我還參加了革命工作,先后在中坪、珠藏、永和、天文、雍陽等區和縣人大工作,積極完成了黨組織分配的各項任務。
新中國成立后,祖母還像先前一樣,仍教育我們要遵紀守法、勤勞致富。我每次回家看望祖母時,她總會用她溫暖的手拉住我,教育我當干部不要吃人害人,做事要問心無愧、頂天立地。直到我答應了,祖母才把手放開讓我走。不僅如此,祖母還告訴我要認真、積極工作。
祖母的教誨,使我在工作中成為一個兩袖清風的好干部。我應該好好感謝她,更應該時常提醒自己應該做一個頂天立地、嚴于律己的人。
如今,我退休了,但仍堅持不斷地讀書看報,這也與祖母的教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今年90歲的我,經常會夢見祖母,夢見她拉著我的手對我進行教育的偉大身影。
本刊作者:張金銀
貴州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