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于1916年8月25B的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如今管轄著遍布全美國的412處景點,在積極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已成為全球趨勢的今天,我們可以向美國學些什么?
湖光山色,藍天白云,泉溪爭流,棕熊麇鹿,峽谷熱泉,瀑布盆地……看著食草動物排成一隊慢吞吞地行走在清麗的河湖邊,神奇熱泉蒸騰出的霧氣徘徊在樹林之間,繽紛的色彩錯落分布在廣袤的大地之上,“90后”女孩封瀟瀟被深深地震撼了。
這一天是2016年8月25日,對于封瀟瀟來說,這樣的經歷不同尋常,留學美國的第七個年頭,她終于第一次來到了美國著名的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以下簡稱黃石公園)。對于這個來自廣州的學生來說,到黃石公園就像一個夢,她一直憧憬著可以親自踏入這片神秘的土地,而踏人這片土地的那一刻,她突然覺得,夢想照進了現實。而這一天,對于美國而言,同樣不同尋常,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國家公園管理局迎來了它的百歲誕辰,在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數以千計的市民為此舉辦了熱鬧的“生日派對”。
百年理念:自然,不該只屬于一個時代
一百年前,1916年的這一日,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PS)正式設立。
那一年,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設立了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為美國自然資源的守護者,其使命正如同年頒布的《美國國家公園管理法》所宣稱的那樣:“保護自然風光、野生動植物和歷史遺跡,為人們提供休閑享受,同時不能破壞這些場所,將之傳給后代。”
當威爾遜總統設立國家公園管理局時,美國已經有35個國家公園和古跡遺址。從壯麗的荒原到巍峨的山脈,從幽美清冽的冰川湖泊到浩瀚的歷史文化遺跡,今天,國家公園及古跡遺址已經遍布美國50個州。
對于大多數生活在21世紀的人來說,國家公園的存在似乎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但退回百多年前,這完全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是一次徹底的創新。國家公園的誕生是基于這樣一個理念:這樣的自然,是不該屬于某些個人的,甚至不該只屬于一個時代。它屬于大家,屬于當下和未來的永恒。
這一段值得被紀念的歷史最早可溯至1860年。那時候,美國一群保護自然的先驅者,鑒于優山美地山谷中的紅杉巨木任遭砍伐,而積極促請國會保存該地,終于,1864年林肯總統簽署了一項公告,將優山美地區域劃為第一座美國州立公園。
而同樣是在那時,當探險家們最初向人們講述他們在黃石地區看到的那些不可思議的地熱現象時,公眾曾一度認為那些是編出來的故事。1870年夏末,一支科學考察隊走進了這個地區,之后的幾次考察中,隨隊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的畫筆和相機將黃石的宏大壯麗帶回了美國東部,他們的觀察和報告終于讓人們相信黃石的存在,黃石的神奇也終為人們所承認。1872年,當時的總統格蘭特簽署法令以聯邦的名義保護這一地區。有趣的是,黃石所在的懷俄明地區當時還沒有成為獨立州,政府無法按照更早的優山美地模式將它交給某個州政府代管,于是,黃石只能由聯邦政府直接管理,美國第一座國家公園的桂冠便戴到了黃石頭上。
無心插柳造就的美國國家公園,把對大自然的保護從地方政府提高到國家和全民的層次,從而陰差陽錯地翻開了人類文明史上的新篇章。
在美國國家公園建立初期,從聯邦政府、自然保護主義者、到來公園旅行的游客和生活在公園周邊的百姓,沒有人明白國家公園該如何運作。因為熱愛自然而希望對自然進行保護,這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一個全新的認知。如何切實地保護自然,則需要全新的文明規則和尚未被我們了解的科學知識。
保護自然的艱難探索
國家公園的自然保護最初只是紙上談兵的概念,沒有聯邦財政的支持,沒有具體的法律來規范游客和參觀者的行為,加上當時為鼓勵西部開發而實行的鼓勵私人圈地經營,國家公園的建立并沒有真正起到對大自然的保護作用。游客在黃石公園的地熱噴泉口涂鴉刻字紀念自己到此一游,優山美地的千年巨樹被挖出可以開車穿過的隧道來吸引游客,公園附近的農牧民將自己的牲口趕進國家公園的草甸放養,更糟糕的是,偷獵者把槍口瞄準了公園中那些本該受到保護的野生動物。
北美大陸曾有過千萬計的野牛,在西部移民的過程中,這些曾遍布美國的龐然大物被屠殺到幾近絕種。黃石公園里,茍延殘喘著最后幾百頭生活野牛。當盜獵者的槍口瞄準了野牛時,因為沒有相應的法律可循,管理人員對肆無忌憚的盜獵者無計可施。
讓人頗感諷刺的是,誕生于1872年的黃石公園乃至所有國家公園的保護法規得以通過竟然得益于一個叫埃德加-豪威爾的盜獵者。1894年3月,當黃石公園的管理員當場抓獲這個盜獵者時,他正在剝著剛被他槍殺的幾頭野牛的皮。面對管理人員的斥責,豪威爾滿不在乎地回應:“你們能把我怎樣?把我的工具和槍全沒收了,不過就26美元。”
當時著名的自然雜志《森林與河流》的出版人喬治·格內爾被這個事件徹底激怒了,他對國家公園急缺保護的現狀痛心疾首。他動用了所有的資源,用媒體的力量讓百姓們知道了國家公園面臨的危機并寫了無數請愿書寄進了白宮和國會。兩個月后,美國總統克里夫蘭簽署了《黃石國家公園動物保護法案》,國家公園的環境保護終于有了法律保障。
毫無疑問,美國是世界公認的最早以國家力量介入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和最早建立國家公園管理體系的國家,也是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較為成功的國家。根據美國1970年頒布實施的《國家公園事業許可經營租約決議法案》:“國家公園體系是不管現在還是未來,由內政部長通過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的以建設公園、文物古跡、歷史地、觀光大道、游憩區等為目的的所有陸地和水域。”美國國家公園體系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制度最先建立、最完善的。現在,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著18個類型,62個國家公園,391個國家公園體系成員,12000個歷史遺址和其他建筑,8500座紀念地和紀念館。
“我們非常感謝當年美國那些已經意識到生態價值并致力于保護自然景觀和生態多樣性的人們,他們的本意可能只是保護‘黃石’這個地方以及之后的其他地方,并希望能給人類帶來利益,然而他們絕對想不到當初的舉措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如此大的好處。”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唐納德-墨菲說道。
黃石國家公園、大煙山國家公園,以及蘭格爾圣伊萊亞斯國家公園和保護區,這些都是美國世界遺產遺址,都包含了豐富的湖泊資源。
“由于這些資源能夠使人類得到延續和興旺,我們必須要確保,就像我們祖先那樣,讓這些資源能夠持續下去。我們這么做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在使用和享受這些資源的同時,我們也可以保護它們。”唐納德·墨菲舉例說,“在美國,我們總是非常警惕地監控本土物種,將那些破壞脆弱的湖泊生態系統平衡的一切有害入侵物種統統清除。比如說,我們正在大力遏制和清除一種在黃石湖中快速繁殖的非本土物種——湖紅點鱒。這種湖鱒對本土黃石殺手鱒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黃石殺手鱒是許多本土鳥類和哺乳動物,如禿頭鷹和大灰熊的主要食物來源。此外,這個公園正在策劃一項新的工程,它希望借恢復西坡殺手鱒的產卵地來恢復本土漁業。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阻止這些魚類走向瀕臨滅絕的境地。” “美國最可貴的經驗是其管理理念”
作為自然保護區的始祖,美國國家公園保護生態平衡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2016年夏天,《自然·通訊》期刊發表的一份報告說,諸如美國國家公園的自然保護區確實能夠對區域中的大量物種起到一定保護作用。聯合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利用一個全球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分析了此前收集自不同地區的大量樣本,包括在359個自然保護區內1939處地點收集的樣本以及這些保護區外圍4592處地點收集的樣本。他們對比后發現,與外圍收集的樣本相比,在保護區內收集的樣本中包含的生物個體和物種數量分別多出15%和11%。
為此,積極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已經成為全球的趨勢,在美國體育學院副教授、全美國家專家團成員董二為看來,國家公園最大作用就是保護,對生態的保護,對自然的保護。他表示,國家公園的功能是教育下一代,讓自然資源代代相傳。
董二為去過很多美國本土的國家公園。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大沼澤地國家公園。該公園位于佛羅里達州的南部,沒有像黃石公園或者大峽谷那樣氣壯山河的氣勢,只有沼澤和水草。但是大沼澤地國家公園背后的故事卻很精彩。“1904年在佛羅里達州前州長Napoleon BonaparteBroward的積極努力下,才保護下來。由于人口膨脹,加之受到開發迪士尼主題公園等項目的影響,現在只有大沼澤地國家公園才能體現佛羅里達州大開發前的原貌。”董二為在教學時也會把這些內容傳授給美國的學生,這無形當中對美國學生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那么,美國成功的國家公園經驗可以給中國帶來什么樣的啟示呢?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代表處高級項目經理王蕾認為,第一個啟示是:建立國家公園體系有利于對現有的保護地體系進行整合。“國家公園兼具遺產資源的保護、教育、科研、游憩等方面的多種功能,其規范的管理模式代表了一種能夠平衡自然文化遺產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關系的遺產管理模式。在新保護地管理體系中建立國家公園管理單元,能夠充分發揮新體系規范管理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吸引其他自然文化遺產管理體系逐步并入新體系,對最終實現我國自然和文化遺產及保護地管理模式的重大革新。”
第二個啟示是:應根據公益性質建立其管理體系。王蕾表示,美國最可貴的經驗是其管理理念——1992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在其發布的《美國國家公園21世紀議程》中明確表述:“我們國家的歷史遺跡、文化特征和自然環境有助于人們形成共同國家意識的能力——這應是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核心目標。”其資金機制、管理機制、經營機制、監督機制都是為完成這一使命服務的。“這種理念不會因為國情、體制不同而不適用,也不會因為資源的基礎條件存在差異而難以借鑒。”王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