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氣候變化問題,主要是指由于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即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活動,特別是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中的經濟活動,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氣候變化。自1750年以來,全球累計排放了1萬多億噸二氧化碳,其中發達國家排放約占80%。國內自愿減排交易是相對《京都議定書》中清潔發展機制的發展,在市場機制相伴形成的非強制性減排項目交易行為。伴隨碳排放量指標的分解和實施機制的深入,中國作為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潛力市場,我通過在開展公司新能源項目國內自愿減排交易過程中,歸納有關國內自愿減排交易的市場機制、碳市場與應對氣候變化、全國碳市場發展情況以及公司今后在碳市場建設的工作思路。
【關鍵詞】國內自愿減排;國內自愿減排交易;碳市場
一、自愿減排交易的定義、政策及措施
自愿減排(VER,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是指個人或企業在沒有受到外部壓力 的情況下,為中和自已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而產動從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購買碳減排指標的行為。參與自愿減排的減排量需經國家主管部門在國家自愿減排交易登記簿進行登記備案,經備案的減排量稱為“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自愿減排項目減排量經備案后,在國家登記簿登記并在經備案的交易機構內交易。國內外機構、企業、團體和個人均可參與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量交易。
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就《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問題作出了明確安排,啟動了綠色氣候基金,確定2020年后進一步加強公約實施的安排。2015年12月12日,經過艱苦的談判,在法國巴黎舉行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第21次締約方大會,會議達成了一項舉世矚目的成果文件《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議》。在會上有184個國家提出了國家的自主減排行動目標。中國政府承諾: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60—6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為20%左右;2030年森林的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另外中國政府還宣布在2017年建立全國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中國政府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不僅是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更是自身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根本要求。為此,將采取積極措施,確保實現上述目標。中國政府控制溫室氣體的主要政策措施:1、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國家重大戰略,2、加快產業結構調整,3、分解落實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下降目標,4、建立健全各級政府溫室氣體排放統計與核算體系,5、國家建立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考核體系,6、在全國42個省市開展以降低碳排放強度為核心的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7、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健全應對氣候變化管理體系,8、積極探索運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規范自愿碳交易活動,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開展建立國家碳排放交易市場準備工作,部署研究征收碳稅的時機和條件;9、加強宣傳教育。
二、全國碳市場發展概況
(一)全國碳市場覆蓋范圍
2013年6月18日,我國第一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深圳市碳市場啟動,之后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湖北和重慶碳市場相繼啟動,標志著我國探索通過市場機制實現低成本減排邁出了重要一步。七個試點碳交易市場的覆蓋范圍既有相似之處又各有特色。
(二)碳市場發展規模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七個碳排放權試點二級市場累計成交4978.7萬噸,成交額14.1億元。其中公開交易成交量3607.6萬噸,成交額10.95億元,成交均價30.36元/噸;協議轉讓成交量1371萬噸,成交額3.54億元,成交均價25.86元/噸。
三、CCER交易在建設全國碳市場中的作用及市場展望
CCER交易既是碳排放權配額交易的重要補充,有利于形成統一碳市場,還是活躍碳市場、盤活碳資產的重要途徑,因此,CCER交易將在建設全國碳市場、完善碳資產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CCER交易是形成全國統一碳市場的紐帶,通過CCER交易可實現區域碳市場連接,使區域碳市場配額價格趨同,促進形成全國統一碳市場;CCER交易是全國碳市場配額價格發現的助推劑。CCER市場價格應能反映VER項目平均減排成本并得到交易各方認可。全國碳市場中,CCER交易無論是用于配額抵消還是作為碳金融產品交易,都必然與配額交易連接,CCER價格必然影響到配額價格,進而影響配額供需,使配額價格趨于體現市場供需情況和真實減排成本,促進配額價格的市場發現;CCER交易是調控全國碳市場的市場工具。建設全國碳市場的核心目標是采用市場機制實現低成本減排,因此,必須調控全國碳市場交易價格,降低企業履約成本,仍可通過CCER及其碳金融產品交易實現對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有力調控。
國家發改委對初期的全國碳市場做了估計,首先由五個傳統制造業加服務業構成,傳統行業包括電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服務業包括航空。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碳市場排放量會涉及到20-30億噸,如果僅僅考慮現貨,估計交易額會在12-300億元,如果進一步考慮考慮期貨,交易金額會大幅增加,活躍性也將大幅提升,交易金額可能達到400億到1200億元,這些數據都是有測算基礎的。
未來全國碳市場全面擴容后,預計未來全國配額市場可達60億噸, 根據歐盟換手率經驗,未來我國碳市場成交金額或達萬億,碳市場相關產業鏈面臨千億需求, 這個產業鏈中必將發展出幾個百億市值的龍頭公司。
參考文獻:
[1]《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2]中國碳交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