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擦耳巖水庫工程金屬結(jié)構(gòu)的設計及特點,設計在充分考慮設備制造、安裝、運行的情況,合理布置金屬結(jié)構(gòu)設備,為今后此類工程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擦耳巖水庫;金屬結(jié)構(gòu);布置設計
擦耳巖水庫壩址位于平塘縣苗二河鄉(xiāng)上寨村,壩址以上集水面積799km2,水庫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兼顧供水和發(fā)電。年供水量為1656萬m3/a,裝機容量為5MW,年發(fā)電量1692萬kW.h。水庫正常蓄水位744m,死水位為724m,總庫容3561萬m3。根據(jù)樞紐整體布置,共設置閘門11扇、攔污柵2扇、門(柵)槽13道,啟閉機設備15套,清污機1套,閥門3套。
1、泄水系統(tǒng)金屬結(jié)構(gòu)
1.1 表孔弧形工作閘門
根據(jù)水庫月平均水位長系列數(shù)據(jù),庫水位每年有足夠的時間低于堰頂高程,可滿足工作閘門檢修要求,故不設檢修閘門。
溢洪道布置在大壩中部,設置3孔,閘門孔口尺寸為6m×8.7m(寬×高,下同),設計水頭(HS)為8.2m。面板外緣R=12m,支鉸中心距底檻H=6m,采用主橫梁斜支臂結(jié)構(gòu),設置側(cè)止水及底止水。每扇閘門采用1套QHLY-2×400kN-5m液壓啟閉機操作。油缸懸掛在閘墩側(cè)墻上,液壓泵站設置在左側(cè)壩頂處748.7m高程啟閉機室內(nèi),為保證泄洪安全,設置備用動力。
1.2 泄洪底孔進口事故閘門
在每條泄洪底孔進口處設置1扇事故閘門,底檻高程為719m,孔口尺寸為5m×7m,HS=28m,采用平面定輪鋼閘門,主支承為簡支輪,下游止水形式,設置頂、側(cè)止水及底止水,門頂設置φ0.3m壓蓋式充水閥。閘門采用1套QPG1600kN-32m卷揚式啟閉機操作,啟閉機布置在761.7m高程的啟閉機室內(nèi),檢修通過室頂預設的吊鉤采用臨時起吊設備進行。該閘門動水閉門,在事故處理完畢后小開度聯(lián)動門頂充水閥充水平壓,待△<5m后靜水啟門。門槽采用II型門槽,設置鋼襯,在門槽后設置0.8m×5m通氣孔。
1.3 泄洪底孔進口弧形工作閘門
在事故門下游處設置弧形工作閘門,底檻高程為719m,孔口尺寸為5m×6m,HS=28m,運行方式為動水啟閉。面板外緣R=10m,支鉸中心高度距底檻H=8m,采用主橫梁直支臂結(jié)構(gòu)形式,設置側(cè)止水、底止水及轉(zhuǎn)鉸止水與P形止水相結(jié)合的頂止水。閘門采用1套QHSY1250kN/500kN-8.2m液壓式啟閉機操作,啟閉機室布置在孔口頂部,液壓泵站(1工1備)設置在738.2m高程啟閉機室內(nèi),為保證泄洪安全設置備用動力。閘門設置Π型檢修平臺(727m),供閘門檢修使用。
2、引水發(fā)電系統(tǒng)金屬結(jié)構(gòu)
2.1 引水發(fā)電進口攔污柵
在引水發(fā)電洞進口處設置1扇攔污柵,底檻高程717m,孔口尺寸為7m×5.25m,設計水位差為4m,運行方式為靜水啟閉,為保證發(fā)電效益,采用機械清污,設置1套GD50kN-34m全跨液壓懸掛式清污機,清污報警水壓差為1m,安裝在753.4m高程上。清污、倒渣及檢修設置在壩頂高程上,清污機設置為上游側(cè)移動卸污,再采用手推車將污物運至指定地點。攔污柵采用1套QP2×100kN-6m卷揚式啟閉機操作,啟閉機布置在756.9m高程的啟閉機室內(nèi)。
2.2 引水發(fā)電進口事故閘門
在攔污柵下游處設置1扇事故閘門,底檻高程為717m,孔口尺寸為3.5m×3.5m,HS=30m,采用平面定輪鋼閘門,主支承采用簡支輪,閘門采用下游止水,設置頂、側(cè)止水及底止水。閘門采用1套QPG800kN-34m卷揚式啟閉機操作,布置在756.9m高程的啟閉機室內(nèi)。該閘門動水閉門,在事故處理完畢后小開度聯(lián)動門頂充水閥充水平壓,待△H<5m后靜水啟門。
2.3 尾水管出口檢修閘門
在尾水管出口設置2扇檢修閘門,底檻高程為703.1m,孔口尺寸為5.026m×2.489m,HS=21m,運行方式為靜水啟閉。采用平面滑動鋼閘門,主支承為滑塊,采用廠房內(nèi)側(cè)面板及止水方式,設置頂、側(cè)止水及底止水,采用機組排水系統(tǒng)從下游充水平壓,待△H<1m時靜水啟門。閘門采用1套QP2×100kN-20m卷揚式啟閉機操作,布置在725.5m高程的啟閉機室內(nèi)。
2.4 生態(tài)放水管出口檢修及工作閥門
在引水發(fā)電鋼管中部分DN500mm岔管為生態(tài)放水管,管中心高程為716.25m,閥門選用Z45X-10DN500彈性座封閘閥,壓力等級為1MPa,運行方式為動水啟閉,操作方式為手動。
3、供水系統(tǒng)金屬結(jié)構(gòu)
3.1 供水管進口攔污柵
在供水管進口處設置1扇攔污柵,底檻高程為721m,孔口尺寸為2m×1.5m,設計水位差為3m,由于過柵流速較小,設置人工提柵清污,為倒渣及檢修方便,將檢修平臺設置在壩頂高程上。攔污柵采用2套SH20kN-5m手拉葫蘆操作,手拉葫蘆懸掛在啟閉機排架前主梁的下部,安裝高程約為751.7m。
3.2 供水管進口事故閘門
在攔污柵下游處設置1扇事故閘門,底檻高程為721m,孔口尺寸為1m×1m,HS=26m,采用平面定輪鋼閘門,主支承采用懸臂輪,閘門采用下游止水形式,設置頂、側(cè)止水及底止水。閘門選用1臺QPG250kN-30m卷揚式啟閉機操作,布置在752.3m高程的啟閉機室內(nèi)。該閘門動水閉門,在事故處理完畢后小開度充水平壓,待△H<2m后,靜水啟門。
3.3 供水管工作閥門
在供水管出口處設置1套工作閥門,管中心高程為721.5m,直徑為DN800mm,閥門選用活塞式多功能控制閥,運行方式為動水啟閉,操作方式為手電兩用。
4、施工導流系統(tǒng)金屬結(jié)構(gòu)
在導流洞進口處設置1扇封堵閘門,孔口尺寸為4m×5m,底檻高程為711m,HS=33m,運行方式為低水頭動水啟閉,下閘水頭為2m,2h啟門水頭5m。采用平面滑動鋼閘門,主支承為滑塊,設置頂、側(cè)止水止水及底止水。門槽采用II型門槽,設置鋼襯。閘門臨時借用供水管進口事故閘門QPG250kN-30m卷揚式啟閉機操作,待閘門位后,啟閉機移至供水管事故閘門處。
5、結(jié)語
貴州省平塘縣擦耳巖水庫工程初步設計已于2016年6月完成,待審查完成后進行金屬結(jié)構(gòu)施工圖設計工作。
參考文獻:
[1]貴州省平塘縣擦耳巖水庫工程初步設計報告,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16.
作者介紹:覃志強(1988.7-),男,貴州省思南縣人,工程師,從事水工金屬結(jié)構(gòu)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