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電混凝土工程施工對混凝土的強度、工作條件以及其應用效果,都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必須合理運用施工技術以及加強施工管理,從而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保障其安全運行。本文簡述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影響因素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特征,對水利水電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其施工管理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水利水電;影響因素;混凝土工程;施工特征;施工管理
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影響因素
影響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管理的因素比較多,主要有:(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為地質地貌特征及形態、地質的類型及結構等等。(2)人為因素。人為因素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為管理施工人員的工作技能、職業素質、團隊合作意識等等。(3)不可抗力因素。自然災害、戰爭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也促成了水利水電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不確定性;勻地域間的施工管理方法差距大。由于各個區域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存在差異,因此在施工管理方面需要實施的方法及工作計劃也不同。
2、水利水電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特征
(1)混凝土施工的溫度控制較為嚴格。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為了避免澆筑后的混凝土出現溫度裂縫、表面凍害等問題,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應該充分考慮施工場地的氣溫條件,對混凝土采取必要的溫度控制、表面保護以及接縫灌漿等預防措施。(2)施工技術相對復雜。因為水利水電工程的特殊用途和施工環境的影響,工程自身往往較為復雜,需要使用的混凝土種類比較多樣。(3)混凝土工程量大、工期較長。(4)水利水電混凝土工程施工受季節的影響。整個施工過程往往受季節的影響較大,處于斷斷續續的狀態。
3、水利水電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3.1 模板施工技術。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在處理好的基層或做好的調平層上,清掃雜物及浮土,然后才能立模板。立好的模板要與基層緊貼,并且牢固,經得起振動而不走樣;如果模板底部與基層間有空隙,應把模板墊襯起,把間隙堵塞,以免振搗混凝土時漏漿。立好模板后,應再檢查一次模板高度和板間寬度是否正確。為便于拆模,立好的模板在澆搗混凝土之前,其內側涂隔離劑或鋪上一層塑料薄膜,鋪薄膜可防止漏水、漏漿,使混凝土板側更加平整美觀,無蜂窩,保證水泥混凝土板邊和板角的強度、密實度。
3.2 拌制施工技術。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在入場前應檢查各種人場材料,不合格的不入場;嚴格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單拌制混凝土,減水劑必須稱量后裝塑料袋。拌和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拌和深度,重點檢查拌和底部是否有“素土”夾層。混凝土符合要求時,拌合物攪拌均勻、顏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離析。不符合要求時,應查找原因,及時調整。并要求有專人負責揀除土塊、超尺寸顆粒及其它雜物;混凝土澆筑要振搗密實,不得有漏振和過振,特別是內模有漏振現象和模板跑漿。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運輸要求保持混凝土的均勻性,不漏漿、不失水、不分層、不離析。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3.3 混凝土攤鋪施工技術。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攤鋪運至澆筑現場的混合料,一般直接倒向安裝好的模板的槽內,并用人工找補均勻,有明顯離析時應重新拌勻。攤鋪時應用大鐵鈀子把混合料鈀散,然后用鏟子、刮子把料鈀散、鋪平,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鏟用扣鏟法撒鋪混合料并插入搗幾次,使砂漿搗出,以免發生空洞蜂窩現象。攤鋪時的松散混凝土應略高過模板頂面設計高度的10%左右。施工間歇時間不得過長,一般不應超過1小時,因故停工在1小時以內,可將已搗實的混凝土表面用麻袋覆蓋,恢復工作時將此混凝土耙松,再繼續鋪筑;如停工1小時以上時,應作施工縫處理,如在中途遇雨時,一面停止鋪筑,設置施工縫,一面操作人員可繼續在棚下進行抹面等工作。
4、加強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管理
4.1 合理勘測,精心設計。健全的設計工作是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的先決條件,要想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順利進行,需要做好前期的勘測工作,為項目的設計提供依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之前,要結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實際,要聘請技術過硬的工程設計人員,對施工條件進行綜合的分析和勘測,分析地質條件與水文環境,得到有效的數據。勘測設計時不能僅僅從工程施工條件和施工效益角度考慮,還要對施工環境進行測評,確保工程建立之后不會對當地環境產生惡劣影響。同時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施工工藝和施工設計,在滿足工程相關功能要求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的成本,提高工程的可實施性。
4.2 建立健全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制度。(1)加強質量管理,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加強質量管理要貫穿于水利水電工程全過程,首先,加強設計過程質量控制,健全設計文件的審核、會簽、批準制度。工程設計要符合國家及水利行業有關工程建設法規、工程勘測設計規程、技術標準的要求;其次,在工程施工時要做好“三控制”、“兩管理”、“一協調”,用經濟手段制約建設各方,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質;再次,改進監控方法,提高檢測水平;最后,要加強對全體水利項目職工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知識的培訓。(2)創新管理模式。加強管理模式的創新,是推動水利建筑行業整體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要加強對國內外管理方式的引進和學習,并結合水利建筑業的總體發展趨勢,把握好水利建筑行業管理方面的發展方向及其熱點。
4.3 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涉及層面廣泛性及不確定性,實施施工和負責管理工作的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職業素質和更高的技術水平及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施工的管理人員需要培訓工程施工相關的法律法規、經濟管理相關知識、工程建設施工管理專業知識、行政管理相關知識、現場施工相關專業技術等。
5、結束語
當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應用最廣泛的施工材料是混凝土,其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著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只有科學合理進行混凝土施工,才能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何浪等.淺析水利水混凝土電工程施工技術[J].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2012
[2]張吉祥.水利水電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加強的研究[J].中華民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