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某輸水工程引水隧洞TBM施工為例,分析了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提出通過超前地質預報加強對不良地質體的預報與預測,并分析了不同地質情況可采取的處理措施。
【關鍵詞】輸水隧洞;不良地質段;TBM施工
某水庫引水工程設計引水隧洞長度在km,其中有大約60.84km隧洞由法施工為主,輔以鉆爆法的施工方式。設計隧洞斷面為圓形,直徑為m。考慮施工空間及地質條件因素,工程確定設備型式為開敞式,并結合全環內通式襯砌模板臺車對隧洞進行同步襯砌。
1、工程地質
工程區域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區域斷層分布較多,僅主洞線附近約有29條斷層,其中F3、F11、F13、F14、F41等大型壓扭性斷層對圍巖穩定性影響最為嚴重,使得隧洞圍巖破碎程度較大,Ⅳ、Ⅴ類圍巖所占比重較大,影響了隧洞正常開挖與后期圍巖穩定性。
1.1 工程地質問題
對隧洞施工標段地質條件進行調查,得到引水隧洞施工主要面臨的工程地質問題有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圍巖巖穩定性較差。施工標段圍巖主要為微風化—新鮮,巖性抗壓強度較高,穩定性良好。但隧洞圍巖賦存條件十分復雜,區域斷層分布較多,僅主洞線附近就有29條斷層;斷層類型以壓扭性斷層為主,對區域圍巖穩定性影響最為嚴重。同時在高地應力作用下,圍巖破壞與失穩類型多樣,并有發生巖爆的可能。其二,隧洞涌水。隧洞施工標段整體涌水量較小,僅部分異常地段涌水量會增加,預計最大單寬流量在m3/h。
2、超前地質預報
由于輸水工程線路較長,工程地質勘探中不免存在遺漏之處。為保證隧洞施工的順利進行,需要加強對不良地質體的超前探測與預報。工程超前地質勘探采用采用法,并結合鉆探、、等綜合勘探措施,對不良地質體進行判別。掘進工作面在臨近不良地質體前,往往有一些地質征兆,如掌子面圍巖破碎情況、渣料成分、塊度大小、掘進機工作參數等,通過綜合分析以了解地質體情況。結合工程施工情況,對施工中常見不良地質體前兆標志進行簡要分析。
2.1 斷層破碎帶
遇斷層破碎帶之前,隧洞掘進出圍巖節理裂隙發育程度將明顯增加,巖體破碎情況加劇,強度下降,巖體風化程度有顯著增強;挖掘出的渣石顏色異常,有黃、紅、褐等不同顏色。同時,對于嚴重的斷層破碎帶,TBM掘進過程中機械會發生震顫,掌子面會發生較大的響聲,嚴重時掘進刀盤會被擠壓卡死,無法進行切削施工。
2.2 突水、突泥
掘進面巖體節理裂隙組數明顯增多,滲水情況嚴重,滲水帶有一定水壓,滲出水流較為渾濁。
3、不良地質段TBM施工技術
3.1 過斷層破碎帶
隧洞掘進斷層破碎帶時,可能產生拱頂坍塌、埋沒刀盤、刀盤工作異常、涌水等問題,影響隧洞掘進與襯砌的順利進行。針對不同斷層影響情況,工程需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可通過調整支護參數與支護方式。針對小斷層情況,工程設計在掘進過程中,撐靴以上巖面采用錨桿+Φ8@15cm×15cm鋼筋網進行貼面支護,錨桿間排距控制在800mm-1000mm;如巖石破碎程度較大,則適當調整鋼筋網規格,采用Φ8@10cm×10cm規格鋼筋網。同時,如斷層破碎段圍巖變形較為嚴重,可選擇性采用鋼拱架進行加強支護,拱架與系統錨桿支架焊接牢固;為增加拱架支護的穩定性,各拱架之間用Φ22縱向連接筋進行連接。特殊情況下,亦可采用人工噴射混凝土方式進行封閉支護。
隧洞變形過大也是施工中常見問題,對于此可采用“兩封一灌”方式,兩封即底板鋼拱架與隧洞表面澆筑的混凝土,在圍巖外部形成一封閉的支撐骨架,提供徑向應力,增加圍巖結構的承載能力;一灌即對圍巖進行固結灌漿,改善圍巖承載結構,通過內外支護結構共同確保圍巖的穩定性。
3.2 地下水處理措施
TBM掘進過程中應加強對突發用水情況的預測與預防,地下水處理方式為應采取“以排為主,排堵結合”。
滲漏水處理。施工中應加強對洞內用水征兆的分析,針對不同的滲漏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對于輕微的涌水情況,如出現不連續滴水點、巖面濕潤或沿裂隙緩慢滲出,可直接采用噴射混凝土進行封堵;如巖面濕潤程度較嚴重,還需要鼓風進行吹干。噴射混凝土制備過程中可加入一定速凝劑,以使得混凝土快速凝結。對于隧洞內出現線流或股流的情況,可首先在在出水點挖掘排水孔,并設置塑料排水管,將涌水引至隧洞排水溝;同時采用混凝土對隧洞表面進行封堵,在排水孔周圍噴射混凝土時,應以排水孔為中心逐漸向周圍進行噴射施工。視涌水情況,適當增加排水孔數量。
地下涌水處理。當掘進面接近富水帶時,應首先采用超前地質鉆孔進行勘探,掌握前方施工段水文地質情況。根據鉆孔涌水情況,分析水壓、水量等內容,并采取適宜的涌水處理方法。如探放過程中鉆孔水量與水壓仍未明顯降低,則需要進行超前預注漿方式。在超前預注漿之前, 隧洞掘進應留設厚度不小于m的不透水層,作為注漿施工的止漿盤,同時還需要對止漿盤四周裂隙進行封堵防滲。如工作面已經掘進到富水帶,掌子面涌水量較大,并伴隨有隧洞塌腔的情況,應立即停止工作面施工;處理方式采用雙液灌漿,通過下行式注漿方式逐步推過富水帶。
4、結語
考慮工程施工的需要,工程選用開敞式TBM,其與雙護盾TBM相比在不良地質段施工難度會增加。工程實踐證明,通過加強超前地質勘探,并在不良地質地段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能夠有效保障施工安全,將不良地質段對TBM施工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蘇華友,張繼春,史麗華. TBM通過不良地質地段的施工技術[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09:1635-1638.
[2]孫洪凱,祁海燕,潘旭,等. TBM在隧洞不良地質條件下的施工技術[J]. 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6:78-79+82.
作者簡介:郝雷,男,(1987.05—),山東沂水人,畢業于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大專,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