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是通過對固安縣某賓館安裝的兩臺燃氣熱水鍋爐從運行情況進行檢驗,并且對運行情況過程中的情況進行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熱水鍋爐;PH值;相應措施
1、概述
我市固安縣某賓館2011安裝的兩臺WNS2.8-0.7/95/70-Y(Q)燃氣熱水鍋爐。編號為1#的鍋爐在2014年8月運行中發現前管板漏水,用戶停爐向我所申報進行鍋爐內部檢驗。檢驗員到現場進檢驗。打開人孔檢查發現鍋爐的煙管腐蝕嚴重,有兩棵已形成穿孔,宏觀檢驗觀察發現煙管(水側)表面密集存在大小不一的點狀潰瘍銹皰,腐蝕表面覆蓋褐色腐蝕產物,去除表面腐蝕物后觀察,其內部是黑褐色粉末狀物質,將這些粉末清除后則發現大量深度不等、分布不均的點狀腐蝕凹坑。經認真測量統計,大多數點腐蝕深度在2mm左右,直徑范圍多在3~8mm。鍋爐內部基本無水垢。編號為2#的鍋爐未發現穿孔,腐蝕情況與1#爐基本相同,從以上觀察到的腐蝕現象可以初步斷定該腐蝕屬于氧腐蝕。
2、運行情況
該賓館共兩臺熱水鍋爐,主要的用途是冬季兩臺全部運行為賓館供暖,其他時間兩臺鍋爐按每月輪換,通過熱交換器為賓館提各種日常生活熱水。爐房水處理系統中沒有除氧裝置,未進行爐內加藥除氧,供熱系統封閉,供熱管網系統失水量很小。檢驗人員從鍋爐房提取鍋爐生水、軟化水和鍋爐水,分別送試驗室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為:軟化水和爐水溶解氧(0.50mg/L、1.50mg/L)及pH值(8.2)不合格。從分析結果還可以看出,爐水的溶解氧比標準要求高出15倍,屬嚴重超標,且pH值低于標準規定的范圍。
3、原因分析
3.1 循環水中PH值偏低:如果循環水中PH值偏低,低于國家規定的PH值(10—12)的要求,那么溶解的PH值對金屬的腐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實踐證明,當鍋爐水的pH值低于1O時極容易發生氧腐蝕;而pH值為10~12時,可使金屬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可避免或減緩鍋爐本體的氧腐蝕。所以對熱水鍋爐來講,應控制熱水鍋爐及其水系統的循環水的pH值在1O~12之間,間歇運行、停爐不保養:熱水鍋爐在停爐期間,如果不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那么進人鍋爐內的氧氣會跟潮濕的金屬表面發生氧化反應,從而會產生嚴重的氧腐蝕。這種停用期間產生的腐蝕往往比鍋爐運行時產生的腐蝕還要嚴重,因為停爐時鐵被腐蝕,在不同的情況下會生成高價氧化鐵Fe3O4,成為鍋爐運行時氧的代用品,是腐蝕電池的陰極去極化劑,由于這化學反映會一直不斷的循環進行,會使鐵在此基礎上繼續發生腐蝕,從而導致高價氧化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低價氧化物,在鍋爐下一次停用后已還原的鐵銹由于吸收空氣中的氧又重新被氧化生成高價氧化鐵,并且在鐵銹下面因充氧濃度不同,會產生強烈的濃差腐蝕,使氧化鐵大量增加,當鍋爐再度運行時,它們又都參與陰極反應過程,鍋爐如果這樣長期的交替運行和停用,氧腐蝕將會越來越嚴重。
3.2 運行溫度、壓力低:該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為賓館提各種日常生活熱水。出口溫度為70℃,屬低溫運行。此時循環水中的溶解氧不易析出。反而會增加氧的擴散速度,這也是臥式外燃鍋式低溫熱水鍋爐煙管和上半部鍋殼腐蝕迅度較快的一個重要緣由。
4、預防措施
4.1 給水除氧給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氧是造成熱水鍋爐氧腐蝕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使用熱水鍋爐的同時需要配備有可靠的除氧措施,以減少鍋爐氧腐蝕 。控制鍋內PH值。如果把鍋水的PH值控制在(10-12)范圍內,就可以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達到避免或減少氧腐蝕的發生目的.當然了,鍋爐實際運行中,水的PH值在不斷發生變化,當PH值低于10的時候,這時向鍋內投人一定量的堿性藥劑,可以提高鍋爐里水的PH值.當PH值低于10時,可增加磷酸三鈉和氫氧化鈉藥量進行調整,以達到規定指標.所以,要想控制好爐水的PH值,就要定時化驗PH值.
4.2 加強對停用鍋爐的保養,當熱水鍋爐停用時,要對其進行保養.最好采用干法保養,放水必須干凈,把受熱面上的水垢都清除掉,并關閉給水管道上的閥門及排污閥,并用小火烘出潮氣,然后加入生石灰或鍋爐保護劑.確保鍋內壁燥,就能有效的防止停用期間的腐蝕.
4.3 提高鍋爐出口溫度,據經驗熱水鍋爐出口水溫在70-80℃時腐蝕量大,運行時一般應控制在90℃以上。才能達到減緩氧腐蝕的目的。
4.4 加強鍋爐房管理,對管網系統跑、冒、滴、漏現象進行有效治理,減少鍋爐的軟化水的補充,降低鍋爐運行成本。防止系統失水,減少進入鍋爐及其水系統的溶解氧含量,做到間接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