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生,著名將領楊成武將軍之女。1983年,經聶榮臻元帥親自推薦,楊俊生被調入中國武警部隊工作。當時,中國武警部隊的裝備基本是沿襲陸軍的裝備模式,為建立有武警特色的裝備體系,楊俊生投入大量心血,有時甚至到了玩命的程度。1996年7月,楊俊生晉升武警少將警銜,是中國武警部隊組建以來第一位女將軍。
曾被寄養在狼牙山下農戶家中
楊俊生的父親,是解放軍中聞名天下的“三楊上將”之一的楊成武將軍。但是,楊俊生的童年卻是在一位普通農民家里度過的。
那是1943年底,侵華日軍在華北進行瘋狂的“大掃蕩”運動,致使根據地軍民物質生活極度匱乏,主要食物就是黑豆、麥麩等飼料。12月26日,在狼牙山腳下易縣的一個小山村里,一個弱小的女嬰被惡劣的生活條件所迫,提前3個月來到了人間,這個生不逢時的女嬰就是楊俊生。
面對初降人世的小生命,楊俊生的母親、地委婦委副書記趙志珍心中充滿了憂慮:天天吃黑豆的艱苦生活怎么能養活早產3個月的孩子呢?然而,母親沒有想到,在那羸弱的小小軀體里,竟蘊藏著頑強的生命力,小俊生奇跡般地活下來了。
持續了近7年的中國抗日戰爭終于看到了曙光,1944年新年過后,晉察冀軍區八路軍就連續出擊,擴大根據地。作為晉察冀第一分區司令員的楊成武更忙了。趙志珍也忙起來,把襁褓中的楊俊生托付給易縣狼牙山腳下一個小山村的老鄉家。
楊俊生的養父名叫趙玉,是位老地下黨員,養母名叫盧秀,是一位淳樸的農村婦女,他們把楊俊生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來撫養。鄉下半個月左右才能趕一次集,趕集的時候,養父母生活再難也要買半個燒餅,夾一小塊驢肉,專門留給楊俊生吃。她咬不動,大人便把食物嚼碎了喂給她吃。
窮僻的山村沒學堂,鄰村只有一所私塾小學,新式學校還沒光顧這窮山溝。楊俊生懂事后,常常大清早就跑到院門口,等著看村里幾家大門樓的男孩,背著書包,邊說邊笑著去鄰村上學,看不見了才回屋……
直到1949年解放后,楊俊生才回到父母身邊。此后,楊俊生與養父母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直到養父母相繼去世。
軍校生涯體驗了軍人的艱辛
1961年,楊俊生高中畢業,如愿以償地穿上了軍裝,進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臨行前,楊成武問女兒:“俊生,你現在已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了,應當知道,穿上這身軍裝,意味著什么?”
盡管是高等工程技術院校,但對學員們的日常管教與作戰部隊沒有什么差別,正規而嚴格。開課前的3個月軍訓,楊俊生就初嘗了軍人的艱辛。那段時間,楊俊生聽到起床號就打怵。一天半夜,一聲急促的號聲又把大家從睡夢中驚醒———“不好,緊急集合!”楊俊生翻身下床打背包,不知怎的,總是放在枕頭包下的背包帶不見了!黑暗中,她到處摸索,急得滿頭大汗,大家都已沖出屋門。原來,忙亂中,鄰床學員把她的背包帶“摸”走了!
訓練結束后,楊俊生被分配到導彈自動控制系。在哈工大學習的日子里,楊俊生整天“泡”在導彈自動化控制專業知識的海洋里,數不清的數據,數不清的圖紙,數不清的學術名詞、概念,數不清的公式、計算……
在學校里,楊俊生活潑好動,業余愛好廣泛,排球、乒乓球、短跑樣樣在行,曾與他人合作獲校乒乓球雙打冠軍。平時喜歡把頭發剪得短短的,戴上帽子像個小男孩。這身打扮,不認識她的人絕不會想到她竟是將門千金,一次還鬧出了笑話,有人當著她的面說:“這個小男孩還挺漂亮的。”
幼年的艱苦生活磨礪出了她吃苦精神,長期的集體生活鍛煉了她的獨立生活能力,而軍校生涯則培養了她的軍人素質。這些經歷都為她今后的人生做了鋪墊。
然而,“文革”浩劫擊碎了她的夢想。1968年,楊俊生被分配到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僅一個星期,父親楊成武就被打倒下獄,楊俊生立即受到牽連,被關押起來,備受折磨,近10年沒有自由。
聶榮臻元帥親自推薦調入武警
1983年,中國武警部隊重新組建,經聶榮臻元帥親自推薦,楊俊生由戰略導彈部隊調入武警工作,任武警總部干部處副處長。此后,楊俊生又被調到武警總部技術裝備部任部長,主管數十萬武警部隊的裝備工作。這一年,楊俊生40歲。
武警部隊的干部來源有衛戍區的、有鐵道兵的、有工程兵的,也有民警系統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而且缺編數量較大。楊俊生深知自己肩上擔子的份量。
當時,中國武警部隊的裝備基本是沿襲陸軍的裝備模式,基礎薄弱,而且不適應武警部隊的特點。為迅速改變這種狀況,建立有武警特色的裝備體系,楊俊生投入大量心血,有時甚至到了玩命的程度。
1988年,楊俊生一行人到上海為部隊購車,一次在和汽車銷售公司的人吃飯時,經理開玩笑地對她說:“你要是喝一杯酒,我就給你們多增加一臺計劃內車輛指標(一輛計劃內車比計劃外車要節省5萬元錢)。”楊俊生本來不會喝酒,她知道這是經理在激她,但又想,一臺車可省5萬,那可以為武警節約多少錢啊。于是,她端起酒杯豪爽地一飲而盡,連喝了17杯。最后,經理由衷地說:“就沖你這種拼命精神,我說話算數!”回去后,楊俊生躺倒了,但這次購車卻為部隊節省了不少經費。
1994年,為增加武警空中執勤手段,武警部隊決定從美國引進飛艇技術,這個任務就交給了楊俊生。正犯著腰腿病的楊俊生開始馬不停蹄地奔波。1995年初,準備了一年多的飛艇要試飛了。首航那天,楊俊生要坐上飛艇參加試飛。誰知,天公不作美,地面刮起了大風,空中風力超過了8級,超出了正常飛行條件。
駕駛員請示楊俊生是否放棄這次飛行計劃,楊俊生果斷下達了如期進行試飛的命令,并率先坐進了飛艇里。飛艇在風中搖搖擺擺地升空,如同一葉航行在風浪中的小舟,從首都機場沿三環路飛行一圈后,終于安全降落。從飛艇上下來,楊俊生被顛得頭暈腦脹,臉色發白,但卻為首航成功歡欣不已。
后來,飛艇在北京“世界婦女大會”、43屆乒賽上頻頻亮相,并多次執行特殊任務的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為科技“領頭羊(楊)”
1996年,楊俊生不再擔任裝備部長職務,調任成立不久的科技開發部主任。
在楊俊生的主持下,中國武警部隊的科技開發工作取得長足進展,研制成功了許多警用殺傷性和非殺傷性武器和防護裝備,填補了許多空白。武警部隊也增加了許多一流的新裝備,其技術標準接近當今世界先進水平。
比如,威力巨大的WJ94型裝甲車、高精度警用狙擊步槍、世界一流的警用防彈衣、防暴榴彈發射器、警用多用途排障車及警用反恐怖尖端設備等,都已成為中國武警部隊的最新裝備。
1995年,楊俊生開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翌年7月,楊俊生被晉升為武警少將警銜,成為中國武警部隊組建以來第一位女將軍。
(摘自《北京廣播電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