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常一再被問最喜歡的季節,我總是脫口而出,秋天。非得說點緣由,無非是氣候宜人,不像夏天溽熱,不及嚴冬凜冽,春天嘛,太容易感冒,只有這秋光融融,不冷不熱,不燥不黏,最是舒服。
每年這時,馬路兩邊的樹葉在綠綠黃黃間交錯出濃濃的秋意。去菜市場買菜,會有一種“果然是秋冬的感覺了”。當季上市的新鮮蔬菜,南瓜、蓮藕、百合、山藥、芋艿、番薯、栗子,每一樣都透著秋季貼己的溫厚,還有堆成小山頭一樣的柿子和山楂,讓人單單只是逛上一圈就已滿心喜悅。
季節的交替在廚房有著特別分明的信號。秋雨蕭瑟,一鍋冒著熱氣的煮物顯得格外暖心,下班回到家中,丟進任何喜歡的食材,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家人圍著這一小鍋,便吃得周身暖融融。《生活如此甜蜜》中,香港新生代設計師Wesley,在日常中就是一個烹飪美食的行家。系上圍裙,準備食材,精心烹制,加上一些藝術點綴,再開瓶紅酒,呼朋喚友來分享,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一個不會生活的設計師,又如何為別人創造美好生活。
當然秋膘貼起來,品嘗美味之余,一想到秋冬過后寒冷過后發胖的自己,卻不免退卻三步。
對于這樣的擔憂,輕食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這種早就在歐美很流行的飲食方式,現在也漸漸被我們所熟悉和了解。我們本期的專題《秋日輕食記》,就身體力行嘗試這種飲食習慣,它的秘訣就在于,提倡應季而食,多吃果蔬,優選肉食;少油寡鹽,低熱低脂;吃健康的食物,攝取正確的能量。飯吃七分飽,不節食也不素食,不用瘋狂運動,讓更多有效的營養充分作用,身體自然呈現輕盈健康的狀態。正所謂,讓季節做最好的營養師,還原出食材自然的滋味,就像這秋末窗邊的暖陽,和煦淡雅,舒適宜人。
當然在秋日里,最不該吝嗇的,就是戶外的時光。本期姿勢專訪的主持人沈夢辰,她的心愿就是,在院子和草坪上,種上很多漂亮的花。“要么讀書,要么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秋日里一場文藝的出行》,告訴你背上背包,讓身體流浪,讀一本書,讓精神馳騁。秋光短,莫辜負,頭頂的藍天和身上的暖陽,就是旅途中的陪伴,出去走走,享受這秋帶來的醉人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