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正定實際情況和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規律,正定希望可以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電子商務+旅游文化+農產品+農村消費”的電商發展路徑,讓正定縣獨具特色的地方產品、傳統產業,尤其是農產品、旅游文化走出去。
天剛回暖,正定縣西平樂鄉南化村村民吳濤就已經忙得不可開交,為了給自己的1200畝地施肥澆水,他要親自到村里聯系幫工。
大家可千萬別小瞧了他,他現在不僅是這1200畝農場的場主,還是一家淘寶店的店主,一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一所市級眾創空間——V8眾創空間的聯合合伙人。
雖然返鄉創業僅一年多時間,但去年11月份,他在網購平臺策劃的首次紅薯眾籌活動大獲成功,幾萬斤紅薯被一搶而空。
“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在發生著變化。農業,也正在積極和互聯網進行融合。”作為農民的兒子,作為懷揣農業致富夢想的創業者,吳濤顯然有著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做法。
其實,在正定,像吳濤這樣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產業的創業者還有很多。他們依靠一臺電腦和一根網線,依托農村原有的傳統產業,將各式各樣的產品銷往了全國各地,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的農村電商生力軍,改變著家鄉,也改變著自己,使正定這座千年古城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為什么是正定?
2014年12月25日,對于吳濤這些農村電商創業者和整個正定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天。在這一天,縣商務局傳出喜訊,正定成功入選并被列定為首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政策春風迎面而來。
正定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說起正定,人們都會想起趙子龍。它是三國名將趙子龍的家鄉,歷史上曾與保定、北京并稱為“北方三雄鎮”,素以“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樓”著稱。并且,在正定古城眾多名勝古跡中,始建于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的隆興寺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群,有著“京南第一古剎”之稱。
這樣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與極具現代氣息的電子商務有著怎樣的淵源呢?河北省140多個縣(市、區),正定何以從中脫穎而出,入列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為什么是正定?面對記者的疑問,正定縣商務局副局長羅勝利微微一笑,“正定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據他分析,發展電子商務,正定的優勢主要集中在區位、產業基礎、發展空間等多個方面。
正定縣,競爭力位居石家莊市第一,全國縣域經濟發展潛力排名113名,轄區面積46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9萬人,201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75億元,年均增長8.5%。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5萬元,比2010年增加1.8萬元。羅勝利表示,“發展電子商務,正定大有可為。”
從地理區位看,正定地處冀中平原,作為石家莊的重要交通線路,京港澳、京昆等高速公路環繞縣域,全縣各村均可在15分鐘之內通向高速路;坐落在正定的石家莊國際機場,已開通60多條國內外航線;“京廣高鐵”正定機場站每天有25次列車經停,已經成為國內繼上海虹橋機場之后第二個實現空、鐵聯運的國際機場。
從產業布局看,經過幾年的發展,正定已成為一、二、三產業并重,經濟基礎雄厚,綜合實力較強的縣份。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到12.5:43.1:44.4。農業方面,正定地勢平坦、土質肥沃、耕作便利、地下水資源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發展優勢,是國家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基地;工業方面,初步形成了板材家具、紡織服裝、化工醫藥、食品飼料、機械制造五大優勢產業,涌現了常山藥業、小蜜蜂工具、兄弟伊蘭、常山紡織等一大批優勢企業,正在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車、生物制藥、電子信息和環保科技四大新興產業;服務業方面,有“南有義烏,北有正定”之說。正定是全國商貿名城,商貿傳統悠久,目前全縣各類市場達到60多個,市場經營面積達331萬平方米,物流設施面積45萬平方米,形成了沿107國道綿延6公里的市場走廊。
電子商務最大的優勢在于高效和線上線下的O2O融合,這無疑對物流的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定縣目前正在充分發揮商貿名城優勢,積極打造省級商貿物流產業聚集區,其中包括總投資70億元的正定國際商貿城物流基地和總投資30億元的深國際石家莊(正定)現代綜合物流港兩個大型物流項目。
“電子商務進農村是一項民生工程,通過提高農民的電子商務應用能力,讓農民充分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無論是工業品下行,還是農產品上行,正定都更容易起到示范帶頭作用。”羅勝利認為,正是基于此種考慮,正定才得以順利通過評審,成功入列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政府忙“搭臺”
不出村就能“買全國賣全國”,農村電商成為了強農、惠農、便農的新平臺。然而,較高的物流配送成本,落后的農村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品標準化、管理經驗等多重關卡也制約了電商進農村的步伐。推動電商進農村,撬動廣闊農村市場,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大力支持。
“電子商務的發展來勢洶洶,作為我們政府部門,對這項工作也是非常重視,義不容辭地要把這項工作做好。”據羅勝利介紹,為了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相關工作,正定縣專門成立了由縣長為組長、主管副縣長為副組長,15個職能部門、8個鄉鎮行政一把手為成員的縣農村電子商務進農村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辦公室,出臺工作制度,明確各自分工。“我們基本上是每半月召開一次聯席會,不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為的就是及時研究解決遇到的問題,確保各司其職,整體推進,重點突破。”
羅勝利表示,按照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原則,正定縣政府主要在完善政策、創新機制、搭建平臺上做足文章,重點依托大型電子商務企業開發建設電子商務平臺,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國大便利店、郵政三農服務站為基礎,利用城市配送體系和公共物流平臺開展商品統一配送,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系統工程。
回顧一年多的工作,羅勝利給出了四個字——初見成效:首先,完成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組織機構建設、出臺本地電子商務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和項目管理制度;其次,完成農村寬帶及移動寬帶普及工作,全縣行政村寬帶覆蓋率達到100%;第三,完成電子商務進農村公共服務中心、網絡平臺和配套系統建設;第四,完成縣、鄉級倉儲配送中心建設,以及所有村級服務網點的建設。
“全縣154個行政村,已經確定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154個,110家已經開通運營。”據羅勝利介紹,除了慧聰網在正定設立全省首家電商園區外,京東商城、蘇寧易購也將終端網點下沉到正定,易聯網信、柔暢網絡、鄉村家園、農團聯盟、芒果商城、pinzh365也紛紛在正定農村“跑馬圈地”,家具板材網、家家旺家居網、意門商城、瑞天歡樂購、“新農寶”電商等一批面向農村消費的特色平臺已經啟動;全縣很多商家乃至農戶家庭開始涉足互聯網領域,在淘寶天貓開店的活躍商家就高達到3900家。
創業者臺前唱戲大企業幕后助力
4月5日上午8:30,一場由正定縣商務局主辦,該縣農村電商服務中心承辦的培訓活動在V8眾創空間路演大廳舉行,當記者匆匆趕到這里時,吳濤早已協助中心人員完成了會場布置、學員簽到等工作,開始拿出筆記本,專心聽講學習。
“這次培訓主要內容就是農村農業電商。對我來講,非常接地氣,非常有價值。”吳濤告訴記者,“時代變了,互聯網的運營也要隨之改變。”
私人農場定制、動物領養、蔬菜定制……吳濤為艾德農場描繪的未來藍圖,讓人充滿期待。
在正定,考察農村電商,塔元莊電子商務進農村體驗店也是必選之地。自從開業,負責人房倩就忙得腳打后腦勺,每天除了幫村民在網上選購商品、下單、收快遞、送貨,還要回答村民們各種各樣的網購問題,“網上會不會買到假貨啊?”“代收快遞,收不收費?”
對于大家的顧慮,房倩很理解,網購對于很多上了年紀的村民還屬于新鮮事物,習慣了面對面交易的他們,要想接受一種新的消費方式,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體驗店走進農村居民的身邊,就是要引導他們來體驗,一旦網上消費的習慣養成了,對網購的顧慮自然就消除了。”
體驗店生意興隆,除了村民嘗鮮,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它的背后有“靠山”。據正定縣商務局負責電商工作的于金華介紹,像塔元莊這樣的電商體驗店,是正定村級電商終端服務網點之一,經過承辦企業河北瑞天的嚴格考核評審,中標成為運營企業。“河北瑞天屬于集體制供銷合作社,在正定擁有2個商品配送中心、10個直營店、210個村級加盟點。像塔元莊這樣設立在瑞天超市的體驗店,正定還有100多個。”
另外,在于金華看來,正定農村電商蓬勃發展,慧聰網可謂功不可沒。2013年慧聰電子商務產業園正式落戶,開啟了正定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新紀元;2014年年底,正定入列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它又承擔起了整個服務系統和管理系統的承辦任務,同時還成為了正定整個電商品牌設計的合作者之一。
“慧聰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實現農村電商基本功能,也就是解決老百姓如何買進來、賣出去以及農村綜合服務平臺的問題;二是根據正定縣農業生產實際情況以及網絡銷售的需要,規劃設計規模化種植,從而實現一村一品,實現正定縣的品牌體系;三是引進項目、資金,和地方的農業體系相配合,實現訂單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從根本上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聰慧網河北公司副總裁王庚這樣告訴記者,“我們的目標就是緊盯農民需求和困難,打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
北賈“淘寶村”的煩與憂
板材家具是正定的特色產業之一。在正定縣城西部,緊鄰201省道有個著名的“淘寶村”北賈村,在這里,依托板材家具加工,以幾根網線、幾臺電腦、幾部手機,生意滿天下的淘寶戶隨處可見。
記者慕名而來,然而媒體報道中的熱火朝天、干勁十足的景象并未出現。“忙什么啊?一天也就幾單生意,有什么好忙的?”午睡剛起來的王青精神有些萎靡。王青,85后,2014年開始在淘寶上開店。據他介紹,生意紅火的時候,每天幾十單很平常,而現在的生意,只能用“慘淡”二字來形容。
“不只是我們一家,現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在村里,王青屬于淘寶戶中的新手,不過,即便是最早靠開網店發家致富的那批老淘寶戶目前的生意也是不盡如人意。
“開網店這事,現在鬧得有點像是‘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競爭對手多了,利潤一降再降,原來賣一個鞋柜幾乎是對半兒掙,現在也就掙四五十元。”最終,王青向記者透露了他的真實想法。
利潤的大幅降低看似來自商戶數量的增加,背后卻是嚴重的產品同質化問題。
“目前發展的主要瓶頸是缺乏自主創新。”同為北賈村85后淘寶戶的王成這樣告訴記者,村里的淘寶商戶每天都會專門搜索本地的同行店,某款產品一旦暢銷,很快便會引來同行蜂擁上新,直接導致利潤一降再降。
面對同質化競爭的問題,淘寶戶們各有各的選擇。有人注重產品加工,希望從源頭盡可能降低成本,也有的人選擇多開幾家網店,“網撒大了,總能多撈幾條魚。”
也有人注重品牌,選擇進行產品創新。譬如王成。
“我要做原創!”藝術設計是王成的老本行,在他看來,“做孤品,做原創,產品附加值自然也會有所提高。”
不過,做原創,王成也有自己的苦惱,“資金的問題,人才的問題,本地加工工藝落后的問題,這一切都讓我有種束手束腳的感覺。”
對于困擾商戶們的諸多問題,于金華表示,政府已將此列入議事日程,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具體辦法,不久將會出臺支持政策。
下一站:全域電商
按照正定的農村電商發展規劃,2016年是正定電子商務產業的跨越年,也是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工程和實現農村電商全覆蓋的決勝年。
“下一步,我們要做全域電商,不只是農業,我們要串成線,連成片,將電子商務拓展到各個行業,包括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等等。”羅勝利表示,結合正定實際情況和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規律,正定希望可以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電子商務+旅游文化+農產品+農村消費”的電商發展路徑,“讓正定縣獨具特色的地方產品、傳統產業,尤其是農產品、旅游文化走出去。”
對話
記者:2014年年底,正定縣正式被納入了首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行列。請問,發展農村電商,對正定的經濟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
羅勝利:電子商務進農村首先是由商務部提出的,主要是因為中國整個農村的消費環境和流通環境都比較差,它的一個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決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的問題,通過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讓老百姓受益。
就正定整個縣域來講,我們的電子商務普及率還比較低,很多方面還只是進行了初步的接觸。尤其是,在“互聯網+”大戰略的前提下,我們的一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應該說還只是剛剛開始。
記者:落實這項工作,正定有什么具體的實施方案或者發展規劃嗎?目前政府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羅勝利:為了順利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試點創建工作,我們新出臺了《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實施方案》兩個紅頭文件,擬定了《正定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規劃》,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分為三個階段,助推正定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上一個大臺階。
2015年是我們的發展年,2016年是提升年,2017年是跨越年。2015年發展年屬于打基礎的一年,主要是按照商務部和省廳的要求,建設縣級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三級倉儲物流配送體系、村級服務網點以及相關的宣傳培訓等四大項工作。
進入2016拓展年,我們就要把它們串成線,連成片,不只是農業,我們希望可以將電子商務拓展到各個行業,包括旅游產業、文化產業。正定不只是工業大縣,也是文化強縣、旅游大縣,發展相關領域的電子商務,我們大有可為。
記者:2017年,正定又想要實現怎樣的跨越呢?
羅勝利:2017年,應該是出成果的一年,我們要通過全面鋪開,實現質的跨越,讓正定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在電子商務應用上都得到長足的發展。
記者:國家財政給每個示范縣撥的那2000萬元支持資金,正定是如何使用的?
羅勝利:這2000萬的財政補貼,我們專門有個資金分配方案,基本上是按照部委省廳下發的文件里的資金切塊比例來進行分配。現在已經下撥到企業的是60%,剩下的40%要等項目驗收結束后再撥給企業。
記者:據了解,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商務部就要對正定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相關工作進行考核了,請問100分滿分的話,您給正定打多少分?
羅勝利:90分以上吧。我們不僅對工業品下行的問題很重視,也很重視農村產品的上行問題。這個應該是我們這一年多來工作的最大亮點。產自正定農村的特色產品,一是家具板材,二是糧油作物,三是源自種植養殖大村和農業合作社的瓜菜產品。發掘產品,創新品牌,圍繞農村產品上行,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已經產生了一些成果。